遍寻名医、久治不愈的5岁儿童顽固便秘,1个行医诀窍打开疗效关键!
2023/4/4 0:40:00 中医书友会

    

     1

     理想的疗效

     离不开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大家好,以前看病如果效果不好,总是从自身找原因,比如说,自己的辨证是否准确? 用药是否对症? 有时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够,甚至怀疑人生! 很少从病人身上找原因。

     今天听了林志欣老师讲的医患同盟关系这节课,一次诊疗过程的成功交付,离不开医惠双方共同努力,又颇覆了我的一个固有错误认知。

     为了避免疗效不好避免医患矛盾,应该在诊疗过程中,就给病人明确他们应负的责任。

     回想了一下,这方面我过有一个病例,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年前,治疗了一个便秘病人,女,5岁,便秘近5年,看了很多医生,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名医院效果都不好,常年反复,排便就靠开塞露,如果不用开塞露就十几天不便,家长说每次去药店,开塞露必须买一袋子,心里才踏实。

     当时我也不敢接诊,很犹豫,后来我觉得,这个病人北京上海都去过,排除了很多器质性病变,比如说先天性巨结肠等病,我应该试试。

     治疗了近一个月,效果不好,问了下一些生活习惯:不按时吃饭,周末早上睡到自然醒差不多11点,爱吃零食不吃菜,就吃士豆丝,不太运动,没有便意不上厕所……

     我明白了,病人生活习惯有问题,这些习惯恰恰就是引起便秘非常重要的因素。

     于是给家长宣教,强调每天按时吃饭,多吃蔬菜,适当水果,多运动,重点强调,每天定时蹲便,不管有没有使意,到点就要蹲。家长很重视,但是排便还要靠开塞露。

     正当我想放弃让她另请高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每次排便的时候把孩子的小便盆放到客厅,边看电视边看排便,一般蹲半小时以上。

     我告诉家长:蹲便期间要专注,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游戏,蹲便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后来大概调理了几个月,不用开塞露,一周可以便5-7次。

     医患同盟,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共同完成好整个医疗过程。

     通过这个病例,我深深体会到,医患同盟对疾病疗效的重要性,要改变不正确的行医理念。

     林老师讲的太好了!以后还要努力学习,不断体会,天天进步!

     ——行医班2期学员

    

     ↓今日案例来源:2期学员群内分享讨论↓

    

    


     看病,切忌只见“病”,不见“人”

     临床行医,既需要”看病“,也需要”医人“!

     作为中医大夫,既要有辨证论治的硬功夫,又要有能够与患者高效沟通、建立信任的软实力!毕竟,再好的药,病人不喝也没用~

     但临床上,不少医生常常忽视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或缺少妥善处理焦虑、建立医患同盟的行医技巧,导致患者缺乏信心持续流失,或因缺少充足的信息共享而影响疗效,自己也因为不擅与患者打交道,导致行医学习多年,门诊量始终难以突破瓶颈,甚至越干越累……

     为了帮助更多中医同道突破这道行医关卡,我们邀请到了经营医馆近20年的林志欣老师,为大家系统补上这曾经由师傅们口传心授的“出师课”。

    

     经营医馆的17年来,林志欣老师曾经营、创办、改造过近十家大型中医馆,深度合作200+医生,见过名医大师,也帮助过大量没名气、没背书、没根基的”三无”医生实现门诊量和职业价值的快速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林老师总结出了一整套医生自我定位、职业规划、理解患者、以及提升诊疗服务和快速建立口碑的行医方法论。

     目前通过职业帮扶和行医课的教学,这套方法已经帮助了数百位中医大夫,实现了短期内门诊量的增长和心力的增强。

     其中有的医生,最高曾在3~6个月增长了三五倍的门诊量,且病人的复诊率、口碑转介绍,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行医,同样需要策略。有时候选对方向,可能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一个好医生,不仅医术要硬,更要有一颗理解患者的仁心。综合实力、心性成长一起提升,才是最快的明医成长之道~

     ↓往期学员反馈:学习后门诊忙起来啦↓

    

    

     ↓扫码查看【行医诀窍】介绍

    

     林师主讲的口碑讲座限时优惠中

    

     原价99,最低¥9.9入手

    


     扫码火速入手

    

    

    戳此了解行医诀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