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键词,解密医生的好口碑从何而来?
2023/4/7 中医书友会
口
碑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口碑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医生的门诊量和职业发展。
口碑是中医大夫的招牌,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患者获取方式。
但是,要建立好的口碑并不容易。很多医生执业多年,疗效虽然不错,但是口碑美誉度、患者量却始终卡在瓶颈,难以突破。
于是有人说,中医的口碑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的,需要足够的经验,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真的是这样么?上周,我们请教了在医生职业发展上有深入思考的林志欣老师,对“口碑”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好口碑”,不仅靠疗效
各位灵兰的同道,大家好,我是林志欣,是灵兰行医课的主讲人,也是一名医馆经营者。从业至今,我有幸合作共事过的医生有200多位,其中有当地名医,也有民间中医和青年医生,不同医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我都有幸参与并帮他们解决过。不过,在与不同类型医生共事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医生对于口碑的建立和传播这方面存在一些误解,也没有太多方法,往往就是等、熬。但事实上,思路一变,加上一些行医方法,结果就截然不同。这点我们行医课近400位学员是验证过的~因此,今天我受灵兰的邀请,跟大家分享一下这17年来我在帮扶医生的过程中,对于口碑建立的一些思考、实践经验和好用的方法技巧。咱们今晚的话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口皆碑的好医生?”,我想先给大家提个问题:病人为什么会给医生做口碑推荐?
很多医生认为,患者是否推荐的核心因素是医术高或者疗效好。确实,疗效是口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要先给大家讲个有意思的口碑案例——
我有个朋友,是厦门一家大型中医馆的董事长,他因为结婚迟,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所以夫妻俩一直找我们医馆的一位医生调理,大概看了有2年多时间,病历本钉在一起都有一本书那么厚了,但最后,他们还是做了试管婴儿才怀上孩子。
后来,孩子大了点,有点头疼脑热的问题依然找这个医生,疗效依然差强人意。但我这个朋友,在自身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依然推荐他家人、朋友、同事找这个医生看病,累计得推荐了几十人。
前段时间,我俩一起吃饭时,他非常纳闷的问我:志欣啊,你说我疗效不好,但还不断推荐病人,甚至我家人有一点疑难的病,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医生,还是他。这是为什么啊?
治不好,还有好口碑甚至推荐。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种情况很离谱?其实这不是个例,我认识很多医生都有类似的情况,没治好依然成为铁粉,推荐家人朋友来看病。
那我现在问问大家,这种口碑是因为疗效或者医术产生的吗?肯定不是吧。
我们要明白,很多看似随机,但经常发生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其本质逻辑。只有找到本质逻辑,才能对症下药。医疗背后也有很多患者行为的逻辑。一旦读不懂病人,就很难做好医生。
这和我们中医看病是一样的,抓不到核心,有时候病怎么治好的不知道,病为什么没治好,也不知道。
回到我朋友的问题上,为什么疗效不佳,还持续的口碑推荐呢?——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医疗口碑产生的本质逻辑是安全感!
因为那个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给我朋友极致的安全感。我这个朋友虽然自己疗效不佳,但对这个医生的医术、人品依然高度认同,不管什么病,交给他放心。 对,放心!!!
我重复一遍,医疗口碑产生的本质逻辑是什么呢?一个超级关键的词:安全感。
信任的背后就是安全。医生常说获得病人的信任很难,不如说医生没有方法给到病人安全感。
在医疗服务中,谁能给更强的安全感,谁就更容易产生口碑!医疗越安全,你就越有口碑。
好口碑的关键:可感知的专业能力
那么,医生怎么做,才能给病人超越预期的安全感,成为病人口口相传的好医生?其中有一个核心点,就是专业能力。大家应该都认可这点,是不是。
但我要提醒一点——很多医生对“专业能力”的理解有偏差,觉得专业能力就是把脉、开方、扎针这些。觉得能看的病多,这就是专业。
但患者眼里的专业,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曾经见过病人去找一个很有名的中医大夫看病,医生专业能力很强,但病人看完后出来后,药都没拿,就产生了负面评价,说“看病这么快,也没说清楚我的病,再也不会找他看病了”?
你可能说这是服务或者态度不好的原因,但实际这是因为诊疗交付的缺失,伤害了病人的安全感。
为什么,因为病人不懂专业知识,也没法客观评价医生的水平,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在诊疗过程中朴素的感知来判断,这个医生是否专业。
所以,病人判断医生专业能力就两个维度——诊疗交付和疗效结果,但疗效结果是滞后的,你总得吃完药他才能有疗效反馈嘛。
因此,医生在看病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辨证论治的硬实力,还要有能让患者强烈感知到你的专业性,并获得安全感,这种诊疗交付的“软技能”。
在我们临床中,因为诊疗交付问题而导致的负面口碑举不胜举。我们常见的场景是,一个医生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显得很专业,病人一句听不懂。病人看病完依然很晕,很蒙圈,依然没有安全感,这就是失败的诊疗交付。
安全感就是信心。病人愿不愿意吃你的药,慢性病情况下能不能守住方,出现异常情况愿不愿意继续相信你,这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诊疗交付时建立的安全和信任。
所以,中医同道们,我们讲行医课,强调行医的方法和诀窍,就是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诊疗交付的能力!
因为在实际的医疗场景中,对病人而言最巅峰的体验和感受,来自医生看诊的短短10-30分钟,诊疗交付做的超级好的,专业安全感给足,病人甚至还没吃药,就已经预约下次的看诊时间了。
实际上,很多患者是否复诊,在第一次看诊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有答案了。
所以,对于我们口碑公式的第二个关键词,专业能力,我要再次强调——医生的实际水平,不等于患者感知到的专业性。
对于一个不了解你的初诊患者,想要有好口碑,我们一定要有能力让对方在诊疗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本文内容节选自林志欣老师主讲的口碑讲座:《如何成为有口皆碑的好医生》。除了口碑的底层逻辑,林老师还在课程中分享了很多生动的口碑案例、以及建立口碑、提升口碑传播效率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课程原价¥99,限时1折起
扫码火速学习完整内容
林志欣老师主讲的『行医诀窍』
?也在火热招生中?
推荐阅读
点点阅读原文,了解『行医诀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