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疑难病:这2个失败病例,值得思索
2023/4/9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478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所谓疑难病症,一是长期未明确诊断,而是长期治疗效果不满意。本文所列举的三则疑难病,除了最后一个得到妥善的治疗,作者记录前两个疑难病失败的过程和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点赞】【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友谊)关系

     疑难病证诊治得失三则

     作者/王锡安

     所谓疑难病证,一是长期未明确诊断;二是长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现笔者例举三则病案,言其得失。

     1、肝脾肿大案

     吉某:女,43岁,小学教师,1970年3月25日初诊。1969年10月自己偶而发现腹部有一肿块而去当地医院就诊,后转至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经B超等检查提示为“肝脾肿大“,疑有肝硬变,由内科保守治疗。适逢笔者在该地而请诊治。

     检查:腹软,肝在肋下2cm,边缘整齐但质地较硬,脾在肋下4cm,质地亦较硬,但无蜘蛛痣及肝掌。患者年轻时有疟疾史,否认有肝炎和血吸虫病接触史。血常规,大小便常规以及肝功能多次检查均属正常,仅面部及皮肤较前稍黑。

     据此,笔者以中医之“症瘕”辨治,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剂,药如大黄、桃仁、穿山甲、赤芍、当归、莪术,三棱、牡蛎、青皮、陈皮、鳖甲、丹参等,西药则用保肝药物,但疗效始终不明显。

     其后,每年患者都要去市级以上医院进行复查诊治,检查结果均为“肝脾肿大,原因待查”,且左侧脾脏有逐渐增大之趋势。时至1973年秋,因多方诊治无结果,面部及皮肤色素沉若加重,而去上海就医。上海某大医院诊断亦同前。但在治疗上,因考虑长期内科治疗无效,而提出行脾切除术。

     术中发现紧贴左肾附近有一大肿块,经病理诊断为“副节细胞瘤”,为一少见病例。该院将这一肿瘤当作标本收存。术后病人亦未有明显好转,于1974年5月病故。

    

     此病实属疑难病,囿于当时医疗诊治水平,在长达5年时间内均误诊为“肝脾肿大”,以致贻误病机。中医辨证虽属合理,但由于该病罕见、难治,故效果也差。因此,对这类疾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或许能延长患者生命。

     2、腹部肿块伴黄疸案

     周某,男,48岁,干部。1983年12月19日因腹泻伴黄疸,被某部队医院以“急性黄疸肝炎”收治入院。入院后,在体查时发现剑突下有一斜长形肿块,因而怀疑有肿瘤之可能,遂于同年12月26日转至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入院时病人精神欠佳,食欲不振,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心率50次/min,血压19.5/17.5kPa,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胆囊区有压痛,剑突下有一约1.5cm×5.5cm之肿块,质地较硬,左锁骨上淋巴结有两处如黄豆大小。

     12月27日肝功能示:Ⅱ80u,TBIL85μmol/L,DBIL7.64μmol/L,ALT 134u,AMS 16u,r-GT80u,ALP 12.5u,HBsAg(-)。以往有高血压史,1年前曾患过脑出血,留有后遗症,发病伊始无发热。

     入院后拟诊:①阻塞性黄疸;②腹部肿块待查;③胰腺癌。

     由于病情复杂,入院后又作了一系列会诊和检查。胃肠钡餐示:胃及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B超示:肝左叶后与腹主动脉之间有一1.5cmX5.5cm实质性结节;胆囊内有多枚结石。因仍不能判断肿块性质。拟行剖腹探查,但遭其家属拒绝,无奈只好先行保守治疗。此后病情加重,黄疸进一步加深,并伴全身皮肤瘙痒,饮食锐诚。

     此时余去探视,凭脉辨证,结合病史,以为阻塞性黄疸为结石所致,遂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之方以投石问路,药如大黄、茵陈、栀子、木通、茯苓、泽泻、柴胡、厚朴等,病人信心不足,7剂药竟服了20天,效果亦不著。

     1984年1月20日再诊,考虑黄疸为肿块所致,遂改投清热利湿,软坚散结之剂,酌加抗癌之品,药如柴胡、郁金、大黄、穿山甲、莪术、三棱、海藻、薏苡仁,泽漆、水蛭、牡蛎、石见穿等,孰料改用此药,效机立见,首先瘙痒停止,继则黄疸日消,诸证悉减。

     1月26日检查示,II 60u,ALT 101u;2月8日II 20u,ALT 84u,肿块已触摸不清。2月14日自动出院继续中药治疗。3月24日再查II 5u,TBIL 0.2μmol/L,ALT 59u。

     其后在长达10年时间内,不仅各方面都恢复正常,且原先因脑出血所致的后遗症也一并康复,并能正常工作。

     然至1993年4月,同一部位又出现肿块,但无黄疸出现。同年9月左锁骨上下均出现肿块,遂取左锁骨下肿块进行病理切片,诊断为:“腺癌转移”。

     余再投前时之方药,无效,其后又多次调整方药,于事无补,1994年7月11日死亡。

    

     此属疑难病亦可成立,因患者拒绝手术探查:在长达10年时间内不知肿块为何。早期中药治疗的疗效是明显、确切的;后期中药治疗无效,是否因肿块恶变之故?或是“邪毒炽盛、正不胜邪”之因,值得思索。

     3、下肢痿软案

     杨某,女,33岁,会计。自1991年9月起,渐感两下肢痿软无力,步履维艰,每行走百余步就需休息。当地医院曾给维生素、地巴唑等治疗无效。

     1991年10月起,病人曾4次去蚌埠、南京、青岛和上海等医院求治,以上海检查最为详细,但各种检查的参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包括血、大小便、肝功能、电解质、抗“O”,RF因子、血沉、肌电、肌红蛋白以及免疫功能等。曾拟诊为重症肌无力,但使用乙酰胆碱类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也无效。

     1992年1月在上海治疗期间开始接受中医治疗,医者按阳痿辨治,用药如杜仲、菟丝子、锁阳、巴戟天,枸杞、鹿角胶、细辛、鹿衔草等,服药长达3个月,不仅无效,反有加重之势。

     1992年8月邀余诊治,笔者亦按“痿证”辨证,方用三妙丸加诚:药如黄柏、苍术、萆薢、泽泻、虎杖、薏苡仁、黄连、木瓜、牛膝、茯苓、山药等。

     5剂后,病情改善,15剂以后行走基本正常,30剂后病人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此病中医属“痿证”明矣,但西医则无法确定病名。“痿证”之治,重在辨证,因湿热酿成者居多,以肝肾不足所致者亦不少。因1991年安徽遇水灾,患者所在地区于淮河下游,水灾达数十天之久,故病与“湿热”有关。经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ruan)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余用清热利湿之剂:是“谨守病机”,故获效。

    

     ↓点击搜索关键词,查看相关好文↓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丨作者/王锡安丨荐稿/张春云丨编辑/居业丨校对/曾慧?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下载【灵兰中医app】免费学习近200本中医古籍近7000篇中医好文

    

    戳此下载灵兰中医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