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痹证一得:“数次更方,皆不中病”的思考
2023/4/13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48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本文治疗痹症的两个病案,均以芍药甘草汤为主而灵活搭配。医案中,除治疗痹症的方药值得学习外,案一的穷途后的单味药试验,案二的三味药打粉吞服,均是作者临床实践心得,值得借鉴。
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点赞】【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友谊)关系
“数次更方,皆不中病”的思考——治痹一得作者/余国俊简介:余国俊,男,乐山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四川省名中医。擅治肺、胆、胃、妇科疑难证。
著《名师垂教》介绍中医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疑难病证的独到经验,参编医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我的中医之路》介绍了他自己如何在崎岖不平的中医山路上攀登不已、乐此不疲的人生。
余治痹证,恒顾念内因。内因者,正气虚也,首责营卫失和,气血失调。此无他,临证所见如是,古训亦昭然。纵观历代医家之善治痹者,莫不明辨体质,匡扶正气,扶正以祛邪。
而张景岳之议,尤为中肯:
“风痹之证,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唯血气不充,故风寒得以入之;唯阴邪留滞,故经脉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
——《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
故余治痹证,大抵以调和营卫气血为主,祛风除湿散寒为辅,而喜用乌头汤(以熟附子易乌头)。因其方内寓芪附汤之辛甘化阳大补卫气,芍药甘草汤之酸甘化阴滋养营血,洵为调补营卫气血以祛邪外出之佳品。
痹夹热者,用《千金》三黄汤。又余治风痹、血痹,亦喜用桂枝汤加羌独活、黄芪、防风;治寒痹,喜用五积散;治湿痹,喜用防己黄芪汤加苡仁,咸属此意。至若痹证日久,缠绵难愈者,喜用三痹汤,且详察体质,孜孜以补养气血阴阳为务,不言而喻者也。聊举两案:
医案一
周某,女,36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年。现证:双腕、指趾、踝关节肿大,疼痛灼热,右肘关节僵硬,不能屈伸;夜间疼热增剧,五心烦热,舌嫩红无苔,脉细数无力。
询知患病之初,屡服祛风散寒除湿之剂及药酒不效;加服强的松,穴注地塞米松,肿痛可暂缓,但停药即复发,因之常年不离激素,迁延至今,失去治疗信心。
余曰:“热药久服伤阴,湿热稽留亦伤阴,当先救其阴,再议治痹。”遂嘱停用激素,予服大补阴丸(汤)10帖,烦热除,疼痛灼热减轻。
改用柔润祛风、活血通络之剂专治其痹。讵料才服2帖,疼痛灼热复作如前。又数次更方,皆不中病。
为探其底蕴,又投单味药试之:吞服玄胡粉3g,疼痛加重;吞服全蝎粉0.5g,疼痛尤剧。方知活血化瘀及虫类通络药物,均不堪用,然技亦穷矣。
恍悟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效堪夸。乃予服芍药甘草汤(白芍30g,生甘草15g)1帖,果然疼痛稍缓解。
继用散剂:白芍500g,生甘草250g,蛤蚧一对大者,共轧为细末,每次吞服10g,日3次。服至15日,疼痛灼热均止,但全身浮肿。
余知系甘草过多之弊,嘱其停药5日,浮肿渐退。仍用上方,唯生甘草减至125g,服法如前。连服3剂,病情稳定。追踪观察3年,唯偶尔疼痛而已。
医案二
又治王某,患者两年前乘长途火车双足肿胀,步履维艰。用温水洗足后,臀部、双足疼痛,竟按“风湿”治疗,疼痛渐甚,迁延两年。因服热药过多,左眼睑红肿,眼球微突出,视物昏花。双下肢疼痛,夜间加重;出现瘀斑半年;口干苦,大便秘,舌红瘦少津,苔薄黄而干,脉弦涩。
证属热药伤阴,络脉凝瘀,治宜养阴化瘀通络:
白芍60g,生甘草10g,生地15g,首乌20g,丹皮18g,丹参30g,怀牛膝30g,橘络6g,僵蚕15g,地龙15g,白蒺藜20g。
服3帖,疼痛大减,口中和,大便通,眼睑红肿消,又加乳香、没药、三七粉各3g(吞服),继服15帖,疼痛止,瘀斑渐消退,眼球复常,视物清晰。随访一年未复发。
↓点击搜索关键词,查看相关好文↓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我的中医之路·一位当代名医的治学与师承历程》丨作者/余国俊丨荐稿/云冲丨编辑/云冲、思含?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下载【灵兰中医app】免费学习
近200本中医古籍
近7000篇中医好文
戳此下载灵兰中医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