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敲钟”医生?不是医术不够用,而是现有医术没发挥好
2023/4/24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上周我们分享了蔡校长光喊口号,振兴不了中医这篇文章,转发至书友会时,有位医生同行留言说“真正医术好的中医,因为吃几副药就好了,所以没患者”——点赞认同的还不少,真的是这样么?
行医中,这类限制我们门诊量的认知陷阱并不少,对此林志欣老师在《行医诀窍》的课程中有专门讲解,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一个案例~
本文总计3386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作者丨林志欣 编辑丨个个
很多医生认为,我只要医术好,有一颗好心,就可以做好一个医生。但实际,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行医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医学之外的困难和挑战,而最大的挑战,源自于我们的行医认知误区。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行医的能力要求——仁心是有智慧和手段的慈悲。
01丨敲钟医生,在自认为的正确中轮回
我们在中医业内经常能看到这种医生:
从医十余年,实际医术也不错,完全可以胜任一些常见病的诊治,但门诊量就是不高。三年前每天5个病人,如今依然还是日诊5个病人。
如果从门诊量上来看,这个医生三年里几乎没有成长,中医慢慢沉淀的道理似乎在这个医生身上失效了。
我把类似的医生称之为“敲钟”医生——做一天医生,撞一天“钟”,在自己以为正确的习惯中不断轮回。
在他的认知里,做中医就是:看医书+看病。闲余时间,时常感慨一下自己医术好而病人不识货。顺带抨击一下那些门诊量高、知名度高的医生,医术还不如自己。
他坚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就是从来不去反思,为什么自己这个金子的光这么微弱?
爱因斯坦曾说,疯狂就是一再重复相同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个医生已经困在“敲钟”的日常习惯中,在自以为正确的方向上,进行着错误的轮回。如果他没有大的认知改变,我们几乎可以预见,未来5年,他的门诊量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02丨患者选择医生,只看医术么
你可能把“敲钟”医生当作一个故事来听。但这个故事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困在自己固有的认知中而不自知。我经常说:没有人会做自己认为错的事情,每个人都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我们所有人,都被困在自己的认知误区之中。所以,突破自己,首先要突破认知。很多医生都认为——只要我医术足够高,能看别人看不好的病;或者别人能治,但我的疗效更好,病人量自然就多了。真的是这样么?患者选择医生,只看“医术”这一个维度么?我之前有个医生同事,陈医生,大学毕业13年,取得医师资格11年多,主要是内科方药,一直非常推崇《伤寒》经方。他来我医馆坐诊10个月左右,每日患者大概2-5个,病人流失率达到60.3%。这个流失率是什么概念呢?假设他一个月有10个新患者,那么,只有不到4个人会回来复诊。这个数据不是太理想。正常良性循环的医生,复诊率应该在55%以上的。为力求数据精确,当时我是按三个月为一个维度计算的。
我原以为是陈医生的医术有瑕疵、疗效不好。所以,我特地安排同事对陈医生的30个病人进行回访,复诊病人与流失病人各占一半。令人意外的是,60%以上的患者对疗效是相对满意的。于是我又去了解陈医生平时是如何看诊的,整个诊疗的交付流程是怎样的。了解清楚后,我找了个时间,约陈医生喝茶,一起探讨复诊率的问题。陈医生告诉我,他认为复诊率低的原因:首先,肯定是医术水平不够,有一些疾病的疗效不太好,其二,也有一部分病人不需要复诊啊,很多病人治一次就好了。其三,还有一部分病人可能觉得他比较年轻,不是老中医,所以,不太信任。当然,综合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自己的医术需要提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陈医生特地强调:如果他能治疗别人治不好的病,或者别人能治,但我治完好的更快。那病人自然就会来找我,我也不会缺病人。所以关键原因,还是医术不够高。但前面我说了,经过一对一的沟通和回访,患者实际上对疗效是基本满意,但依然流失了,说明这绝不仅仅是医术问题。所以尽管陈医生努力看病,学习,10个月门诊量依然没有起色。他,被困在了“医术不够高”这个单点上。
03丨医术不够用?还是没发挥好?
对于陈医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我和他分享了我的看法:第一个问题:你说自己医术水平不够,部分疾病治疗效果不太好。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医术水平,最好是能够治疗别人治不好的疾病。首先,我非常欣赏你对医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但是,医术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无限复杂的生命和疾病而言,我们永远面临医术水平不够的问题。那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水平才是医术好?我认为:一个医生在临床中能够妥善处治患者疾病,让患者满意,即是医术好。陈医生你现在的医术水平,治疗常见病是完全能够胜任的。通常来说,能把常见病看好,病人就会多的看不完,不会缺患者。所以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根本不是医术不够用,而是现有的医术没发挥好。因为你现在看的疾病,多数都不是非你不可的疾病,也不是迫在眉睫的疾病,而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你又没办法提供很好的医疗交付体验。病人的获得感不强,诊疗体验一般,所以即使病好了,也不认你,这才是你复诊率低的主要原因。?04丨诊断开方只是起点,不是终点第二个问题:你认为有的病人不来复诊的原因,是因为一次看好了。这也说明你的医术是可以的啊。但这绝不是复诊率低的原因,因为疗效好,应该口碑更好,复诊率和转介绍都更高啊。那么,除了治愈了不需要复诊的,有多少人是疗效不佳的你知道吗?那些疗效不佳或有改善但没完全治好的病人的患者,为什么没有来复诊呢?对于类似的病人,你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没有,病人如果不复诊,你永远不会主动去了解病人的治疗疗效。但作为医者,对那些疗效不佳的患者我们更要高度重视。你以为只要认真辨证,开出处方,整个诊疗活动就结束了?根本不是这样的,诊断开方只是一次诊疗的起点,不是终点,在病人没有完全康复之前,只要病人没有放弃,诊疗就没有结束,所以,诊疗过程管理非常重要。但我发现,你在诊疗过程中,眼中只有治病。当你心中没有病人,感受不到处于疾病状态的“人”,无法感受病人的痛苦、烦恼、恐惧与忧虑时,你是无法与病人共情,更无法达成共识,建立信任关系的。一个病人如果无法在医生身上得到心理的依赖、安全感、对疗效的目标和预期,他一定会离你而去的。病人没有复诊的本质原因,不是看好了就不来了,而是你没办法给病人再来复诊的信心。我建议,你的诊疗交付模式要重新设计,关键点在构建医患信任与诊疗过程的管理。?05丨患者找的不是老中医,而是好中医第三个问题,你说病人只相信老中医、主任、专家、教授。这句话里,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酸味。我们真的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病人偏爱老中医吗? 当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病人选择老中医,是因为病人的认知中,老中医=好中医。病人实际不是为了找老中医,而是为了找好中医,靠谱的中医,值得信任托付的中医。选择老中医,是多数病人长期的就医决策中总结出来的群体经验和普遍共识。当我们明白了病人是为了找好中医时,我们就知道——如何改变病人认知才是最关键的点。我们要让病人感知到:你=好中医,那么病人的就医选择就不仅仅是老中医了,对不对?而能否让患者快速到你的专业能力、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与你建立起信任,这取决于你的诊疗交付能力,这也是你除了医术外,急需提升的。
你看,我们中医业内,有非常多青年中医成为了一方“明”医,门诊量甚至是一些老中医的3-5倍。所以,病人不选你,不是因为老中医不选你,而是因为你在病人的感知中,不等同于好中医。 陈医生,你认同这些观点吗? 陈医生说:我认同,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我说:陈医生,我有办法帮你落地。但我有两个问题想再与你确认一下。第一,你是真的认同以上的观念么?一定不要欺骗自己,诚恳的问问自己。第二,我可以给你具体的方案,也可以协助你落地。但是,我要求,三个月内完全按我说的要求来做,不能半途而废。陈医生说,自己真心认同这些观念,后来也确实做出了改变。三个月后,他的门诊量从原来的2-5人,变为至少10人/天,最高能达到20人/天。
同学们,以上是陈医生的案例,有几个情况和大家说明以下。我简化了其中的很多过程,实际我和陈医生达成认知同步,花了大概一个月时间左右,不可能一次谈话就达成共识了。
认知改变是其中的最大难点。评判认知改变的标准就是是否行为改变。
在我从业的十几年期间,类似的案例非常之多。很多看起来正确、理所当然的认知,实际都是限制我们突破自身瓶颈的认知“陷阱”。
跳出舒适圈,突破自己,这对每一个改变认知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以往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有非常强大的惯性力量,短期没有成效,或遇到困难时,一不小心就会走回老路。这也是为什么说:自胜者强,是认知强,精神意志强。
认知误区就像鸡蛋的壳一样,紧紧包围着我们,我们唯有破壳而出,才能迎来新的生命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整理节选自《行医诀窍》第2讲“行医中有哪些认知误区”,主讲人/林志欣,编辑/个个。
推荐阅读
行医课正在火热招生中
↓↓扫码下方海报,了解更多
·直播预告·
主题:门诊量瓶颈的医生,不得不知的6个关键——没特色、复诊差、流失高、定位模糊、不会定价等等,怎么破?
主讲:林志欣
时间:4月27日19:30-21:00
点击下方卡片预约
↓我们直播间见↓
点阅读原文,了解行医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