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四肢、胃脘等局部怕冷,谈谈我的治疗和方药
2023/4/25 6:30:00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349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本文列举了7种局部恶寒的情况,每条下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思考治疗方药所得,读之收获颇多。作者实事求是,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坦然列出,供大家讨论,治学严谨,值得我们学习。
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点赞】【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友谊)关系
张海峰医话——局部恶寒
口述/张海峰 整理/张晓萍
简介:张海峰 (1915—1988),江苏镇江人。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著名脾胃病专家,毕业于江西中医专门学校。
张海峰生于世代医家,幼承家学熟读经典。193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先后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从事临床教学。张海峰长于诊治内科疾病,对脾胃学说有较深研究。他治医严谨,又能融会新知,提倡中西医结合,擅长中医内科急慢疑难病的治疗,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的研究造诣颇深,尤其对中医脾胃学说的研究卓有成就。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编写中医教材及专著数十万字。著有《脾胃学说临证心得》,撰有《辨病与辨证》、《五脏辨证施治纲要》等论文。
但寒不热的“恶寒”,是指全身恶寒,是阳虚的特征。“局部恶寒”在表现上与全身恶寒不同,它仅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恶寒。原因也大多和阳虚有关,但治疗则因表现部位不同而各有其特点。
常见的“局部恶寒”有如下几种,谈谈个人在临床上的治疗经验。
一、背恶寒
背恶寒是寒饮射肺或者说是肺有留饮的特征。其表现有时整个背部怕冷,也有时仅背心如掌大如酒杯大的一小块或如线状所在怕冷。部位大致和肺俞穴有关。肺有寒饮则阳气不能充布于背俞,因此有背恶寒现象出现。
个人在临床上认为,背恶寒为寒饮射肺的小青龙汤证的特点,小青龙汤证多出现在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凡有背恶寒者,用之辄效。
方中细辛为消除背恶寒的特效药,其用量多寡,视恶寒轻重而定,一般2~3克即可,有时亦可用6~10克,不可拘泥于细辛不过钱之俗说。随恶寒减轻或消失,则其量亦应递减乃至不用,一般不过2、3剂即能取效。
另外,“背恶寒”亦有出现在热病过程中者,如白虎汤证有时亦可出现背恶寒,但必有壮热,极易鉴别。
二、中脘恶寒中脘属胃,中脘恶寒为胃阳不足,寒饮留中的特征,用苓桂术甘汤效最为显著。有比较典型的一个验案,介绍如下:
孙某,男性,31岁,xx机械厂工人,1972年9月间诊。
患十二指肠溃疡病,经钡餐确诊,已有一年余。虽服西药多种无效,又服中药附子理中汤及丸,亦无效。
其主要症状为中脘部特别怕冷,而疼痛不甚显著,用特制的毛巾包棉花垫子三个迭缚于脘部,还要紧裹棉衣,才觉稍暖。饮食少进,精神不振,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大便溏软,舌苔薄滑,脉弦迟。
证属胃阳不足,寒饮留中。治当温阳化饮,苓桂术甘汤主之。
处方:茯苓30克,肉桂10克,焦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3剂后,中脘恶寒显著减轻,除去一块棉垫,饮食稍有增加,精神见好。
原方再服4剂。再诊时,棉垫已完全除去,但有时仍需将棉衣裹紧,饮食精神趋于正常,脉弦虽除而有弱象。
乃改方用六君子汤加味:黄芪12克,党参12克,焦白术10克,茯苓18克,肉桂5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6克。
7剂后来诊,症状已全消除,原方再服3剂,已上班工作,随访三个月,病未复发。
三、腰部恶寒
腰为肾之府,因此腰部恶寒,多与肾阳不足有关,但恶寒而萎软空虚而痛者,多属肾阳不足,如更有沉重感,所谓“溶溶如坐水中,沉沉如带五千钱”者则不仅肾阳不足,且有寒湿内留。
余治此证,但有恶寒而痛者,仿四神丸意,以下方取效: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肉桂、杜仲。
对寒湿内留者,常用苓姜术甘汤取效。腰冷特甚,可加制附片6~10克先煎;腰痛特甚,可加徐长卿10~15克。徐长卿又名寮刁竹,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用于多种寒湿关节疼痛,对腰痛效更著。
四、四肢恶寒恶寒而四肢厥冷,为四逆汤的特征。若但有四肢恶寒,则多属脾阳不足,因为脾主四肢,此症常见于胃阳虚的胃痛证;或脾阳虚的泄泻病人,可用附子理中汤温其中焦之阳,则四肢自温,方中附片当重用。
一般在12~24克,先煎一小时,附片性燥烈而有毒,但先煎则其性自温和而毒性亦减。
有时无病之青壮年人,亦有常年手足不温甚至如冰者,则不需治疗。曾试治数例,用参芪无效,改用附桂则出现燥象,而手足清冷如故,原因尚待研究。
五、半身恶寒
半身恶寒或恶风,或同时在恶寒的半边身子容易出汗,恶寒的半身皮肤温度摸之亦较健侧为低,身体运动自如。
推测其发生之理可能与《内经》“汗出偏沮,令人偏枯”有关,因而考虑是偏枯的预兆。可用温阳气,行血脉法,以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其量减轻,黄芪改用30克,再加桂枝、木通等,治愈数例,亦有无效者,亦未见有因此而中风偏枯者。病例不多,未敢肯定。
六、龟头恶寒
龟头局部恶寒,也可见于全身恶寒而龟头特别恶寒者,此证多同时有性欲减退或阳痿,多属肾阳不足引起的。曾治多例,以下方取效。
黄芪24克,党参24克,淫羊藿24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仙茅6克,炙远志10克。如阴囊冰冷而且潮湿者,再加蛇床子3~6克。
此方亦常用以治阳痿,但必须是肾阳不足者,方可用之。青年人阳痿,属相火过旺者较多,此方切不可服。
七、身热足寒身体发热而两足厥冷恶寒,摸之寒冷,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湿热病过程中,其发生机理非阳气不足,而属阳气为湿邪阻遏不通,阳气不能下达,故两足厥冷,不可误用温阳法。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讲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一语,是针对本证的治疗原则,小便利则湿除而阳气自通。
余治湿热病有此象者,常于三仁汤中重用通草、薏苡仁,再加黄豆卷、木通,甚则加入北细辛1~2克,其足自温。
再则治湿热病,凡有身热足寒者,先通其阳,再议退热,否则其热缠绵难愈。
↓点击搜索关键词,查看相关好文↓
—版权声明—
文章出处《杏林医选·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丨编者/江西省卫生厅丨作者/张海峰、张晓萍丨荐稿/云冲丨编辑/居业、思含丨校对/安华。?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直播预告·
主题:门诊量瓶颈的医生,不得不知的6个关键——没特色、复诊差、流失高、定位模糊、不会定价等等,怎么破?
主讲:林志欣
时间:4月27日19:30-21:00
点击下方卡片预约
↓我们直播间见↓
戳此下载灵兰中医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