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五行缺“金”就要戴金首饰,我五行缺“水”就得多洗碗吗?
2019/11/15 6:58:00 中医思维十

学中医 慧生活
《中医基础理论》第6讲



大熊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医里的阴阳有所了解。中医的起源,一个是阴阳学说,另一个就是五行理论,今天我们说另一个话题“五行”。
正式学习“五行”之前,我们来听一个段子。
前几天在单位听见两个女同事的聊天。
女同事甲说她今年的运程五行缺金,于是她老公给她买了金戒指金项链,还一个劲的炫耀!于是女同事乙按照她的方法也算了算,哎!乙居然是缺水!晚上吃完晚饭乙和老公聊起这事,老公居然幸灾乐祸的说:“那刚好今天你刷碗。”女同事乙:“啥?老娘现在是五行缺火……”,女同事乙的老公他一溜烟的进了厨房……
上面这个段子反映了一个现象:“五行”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已经深深打上了烙印,但是“五行”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五行”是怎么产生的,“五行”又和中医有什么关系……这一系列问题,很多人就不明白了。
如果说“阴阳”强调宇宙季节循环、昼夜更迭这一气化“圆运动”过程中相反相成的“质变”过程,那么,与阴阳学说相辅相成,五行学说则力图实现对宇宙季节循环、昼夜更迭气化“圆运动”的渐变机制的探索。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概念、特性、生克制化等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用于中医学,可以解释很多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体表与脏腑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五行学说的形成
”
前一部分我们讲阴阳时提到,阴阳学说的形成,起源于古人远观太阳,近看日影,用土圭测一年四季变化日影变化而形成的学说。
五行也是一样,其学说的形成来自于古人观察天象,是古人观星定历的产物,反映了四时季节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特点及其生化特征。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中医更深层次的基础——“五运六气”的内容,老苗给我讲解了很多次,我也听的懵里懵懂。


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天象,总结出天干地支,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听不懂老苗的上面这段话没关系,只要记住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就可以开启五行学说的学习之门了:
五行学说是古人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又认识到与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方说)密切相关的天之五星(木、火、土、金、水,五星说)的运行可能引起五时季节(春、夏、长夏、秋、冬,五时说)的气候变化,进而又产生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物候变化,这些气候和物候现象与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如树木的生发、火苗的炎热、土地的受纳、金属的沉降、水的润下密切相关。最终,用木、火、土、金、水来抽象为代表五大类事物和现象属性的哲学概念。

常识告诉我们,一年分四季,中医里怎么又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了呢?
这也是按照古人根据观天象,总结出五运六气的天文历法知识而推演出来的,我们中医初学者不必要深究,但是需要知道长夏在中医学中的两种定义。
长夏的一种定义是指夏季最后一个月份,即7月7日至8月6日。按照长夏的这个定义,五季对应时间:春季2月4日至5月4日,夏季5月5日至7月6日,长夏7月7日至8月6日,秋季8月7日至11月6日,冬季11月7日至次年2月3日。
长夏的另一种解释是指春夏秋冬换季的最后18天。按照这样计算长夏,4月16日到5月4,7月19日到8月6日,10月19日到11月6日,1月16日到2月3日四个时间段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包含的长夏。
“
五行的含义
”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和变化,“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和现象,“行”是运动和变化。
中国古代天文学尊崇地心说,即以地面某一区域为参照点,太阳围绕地球做自东向西的圆周视运动。早晨太阳自东方升起,阳气初生,为春,为木;中午太阳位于正南方,阳气旺盛,为夏,为火;午后太阳位于中央,阳气由盛向衰转化,为长夏、为土;黄昏太阳西下,阳气下降,为秋、为金;夜半,太阳自北方潜入地下,月亮高照,阳气潜藏,为冬、为水。
太阳辐射能量的生、长、化、收、藏变化就是自然和人类的本源之气——元气。
因此,五行描述的是五季和昼夜阳气生、长、化、收、藏这五种运动状态(或方式),阳气生长为阳,阳气收藏为阴,所以五行是阴阳消长盛衰的渐变方式。
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生、长、化、收、藏这五种运动方式是自然界五大类事物和现象共有的特性,运用不同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生相克),可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弥补了阴阳只分为正负反馈调节的不足。
我们可以总结,“五行是木、火、土、金、水所代表五类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和变化,是自然界元气阴阳消长盛衰的渐变过程”。

中医学对自然界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以“五”为基数来分析的,对于复杂的现象,也用五行中的相生、相克的关系阐明。如春天温暖、夏天炎热,从春的温暖到夏的炎热这个变化过程,中医用“木生火”来解释,因为春温属木,而夏热属火。再比如,春天的温暖可以方式长夏的湿气太过,中医就用“木克土”加以解释。
与阴阳学说一样,五行学说亦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故《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
五行的特性
”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和抽象所形成的理论认识,用于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征的经典概括。
木曰曲直
曲就是弯曲,直就是伸直,曲直所描述的是树木生长的状态。种子发芽、树木生长,都是从曲到直的过程,代表了条达、条畅,这其中蕴含了巨大的力量。因此,将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生生不息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木的派系。比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火曰炎上
炎代表了热,上代表了方向,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点。因此,具有温热、升腾、茂盛作用的事物,都属于火的派系。心主温煦,心可以鼓动气血的运行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以说它属火。
土爰稼穑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是种植粮食、孕育万物、受纳一切事物的地方。稼穑[jiàsè],指耕种收获,泛指农业劳动。穑:收割谷物。
因此,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的事物,都归结于土的派系。脾为后天之根本,那我现在问你树要生长他们根本是什么。土壤对吧,所以说脾它属土,土就是脾的一个主要属性,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
金曰从革
革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是指用刀剥下兽皮,也就是把皮所附着的其他不用的部分清除掉。后来革字直接表示被剥下来的兽皮,皮革以及由革组成的汉字,比如鞭、鞋等都是运用了革的这个意思。而“从革”就是将那些具有清洁、肃降、肃杀作用的事物,都归属于金的派系。肺气主肃降,肺属“金”。有时候我们就像出现咳嗽的问题,这就是肺它的肺气不能肃降导致的。
水曰润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的特点是滋润、向下,而由其引申的寒冷、潮湿、下降、闭藏,也被定为水一类派系。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我们还是来完成几道作业题,看看你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想知道自己答案是否正确,扫描下面二维码加享泰极公益学堂助理微信,拉你进享泰极公益学堂群学习,今晚中医老苗还要对此节课做更深入精彩的的讲解。

扫码立即开启中医学习之旅

“
成为会员,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
每周1、3、5中医思维十公众号头条会推送大熊的48篇《中医基础理论》课学习笔记,当晚的享泰极公益学堂,中医老苗会语音解读。如果您因为工作或者其他事务,没有能及时看到推文,没有来得及听到苗老师在微信群里的语音解读,再返回去找到就需要花很大功夫了。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不管是文字的学习笔记,还是相应的语音解读,都需要反复读和听,才能最终掌握。同时,学习的过程需要交流,有问题的时候,可以找到答疑的老师咨询……
所以,中医思维十团队的伙伴们会将大熊的学习笔记和老苗的解读汇集成专题,方便会员随时学习。
只需要花299元购买《中医基础理论》课,就能成为享泰极会员,会员的福利包括有:
1 48节中医基础理论课不限时反复学习(每周更新三节)
2 专属会员群,配备一名助教,在固定时间答疑,帮助同学解答课程问题及其他相关学习问题
3 免费获得在商城销售很火爆,价值299元的好物——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开发的调理痰湿体质的飞燕饼五盒。
4 我们以后推出的课程,包括中医的病因病机和健康养生、经络及其疏通调理等不断推出的课程,同样加赠福利3的超值赠品,同时享受会员8折优惠。
5 可在成为会员后申请助教,我们帮助你建立学习群,把享泰极学堂更多好的中医课程推广普及,成就自己的事业。
“
适合谁听
”
* 喜欢中医养生,却难以分辨干货和广告的你
* 平日健康小毛病想自己搞定,为家人健康当好参谋的你
* 事情特别多,情绪烦躁,对健康焦虑的你
* 喜欢中医,想系统学习又想轻松学习的你
* 想在中医养生行业创业,施展拳脚的你
长按下图,进入享泰极学堂联系客服购买会员课程。
长按识别

特别提示:由于课程产品特殊性,加上超值赠品,本课程一经订阅概不退款,请付款购买前谨慎思考。

点击“阅读原文”下拉到店铺底部免费听海量中医养生课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思维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