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壬寅年五运六气五之气分析,看看会有什么样的运气?
2022/9/10 6:30:00 中医思维十
中医老苗说
适合中医爱好者入门和健康从业者提升基础理论的《中医基础入门》训练营已经上线,中医老苗主讲,赠送大熊《中医入门学习笔记》6册和学习进度手册,用190天构筑中医基础,真正入门中医(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我和中医老苗从2021辛丑年的大寒之日开始给大家直播五运六气课程——运气七篇经文详解,每周一次,已经坚持了1年多,运气七篇讲解的内容也过半,讲到了第六篇《六元正纪大论》,这篇内容主要讨论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的变化规律。
“天道可见,民气可调”。《六元正纪大论》在开篇就告诉我们:要认识、掌握不同年份六气变化的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因为六气产生的太过或不及对人产生的危害,用饮食或药物加以矫正、调整。
如何总结自然气候、物候以及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规律的方法,黄帝向歧伯这样提问:“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
黄帝问得细致而全面,歧伯也回答得精炼到位,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歧伯告诉黄帝,“先立其年”,即先定出当年的具体年份;“以明其气”,即根据不同年份来确定各个年份的气化和物化现象。
那么,如何“先立其年”呢?《六微旨大论》中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这里的“子甲相合,命曰岁立”,就是“先立其年”;“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就是“以明其气”。
也就是说,总结分析自然气候、物候,以及人体疾病发生和治疗规律的方法,首先就是用干支定出具体年份,然后就可以根据天干化五运,地支合三阴三阳六气等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和推算。
如果掌握了上述按干支分析计算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则自然变化规律就可以清清楚楚,人因岁运、岁气而发生的疾病就可以得到矫正和调治,阴阳盛衰也可以为人所掌握,玄远的天道就可以因此而变得近而清楚,不难了解。
2022壬寅年,同天符,厥阴在泉
2022年,按照干支纪年是壬寅年。
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十天干化五运的规则——丁壬化木,壬在十天干中的排位属于奇数,所以2022壬寅年,从岁运(主管全年)来讲是木运太过。
根据地支化六气的规则:寅申少阳相火司天(主管上半年)。少阳之政,即少阳相火司天的年份,其气候、物候以及疾病等特点。“少阳”属于三阴三阳中的“一阳”,按照“一阳”司天,那么“一阴”就会在泉,所以主管下半年的在泉之气就是“一阴”的厥阴风木。
所以,壬寅年一整年都是“风风火火”的一年,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壬寅年为什么被称之为“同天符”之年呢?
在五运六气中,同天符是指逢阳年(阳干),太过的岁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
壬寅年,地支为寅,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中运(也叫大运)为木运太过,壬年为阳年,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在五行属性上相合,都为木,故为同天符。
《六元正纪大论》中总结壬寅同天符之年的特点是“其运风鼓”,意思就是说壬寅年岁木太过,少阳相火司天,运气相互作用,风纵火势,火借风威,因此这一年的气候风比较多,也比较热。
太阳寒水客阳明燥金的五之气
秋分节气一到,就进入到一年之中的五之气。
壬寅年五之气的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
五之气阶段包括四个节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秋分是一个有明确天文标识度的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黄帝内经》云:“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这句话是说冬至夏至前后的气温相差不会太多,基本在同一水平上下波动。春分秋分前后的气温则会升降分明,气候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昨天还很热,今天就会突然很凉,气温可以相差20度,这就是分这个节气的特异之处。
在宋代编撰的《圣济总录》医书中,这么描述壬寅年的五之气:
壬寅岁五之气,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气太阳水,中见木运,水木相和,与金相得,当此一气,寒化早至,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用密。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宜苍,间谷宜稷,则寒不为邪。
壬寅年五之气是从秋分节气开始的,具体日期时段是2022/09/23 3:00-2022/11/22 23:00,一共60天。主气为少商金,客气为太阳寒水,中运为木运,水生木,水木相和,金生水,金水相涵,在这一气里,阳热散去,太阳寒水之气加临,寒气即来,雨就下降,人身的腠理孔窍收敛闭藏,树木很早就凋零,人们应躲避寒邪,所以有医学常识的人,为了适应天时起居很谨慎。
治疗时适宜针对太阳寒水这个客气来治,用苦味之物来补(苦味属火,水火既济以补之),用咸味之物泻(咸味属水,软坚以泻之),用苦味之物来坚硬,用辛味之物来润泽,岁谷(从厥阴风木这个在泉之气来说)宜吃青色的谷物(青色为木之色,补木),间谷(从太阳寒水这个在泉右间气来说)宜吃稷(稷米就是小米,属土,土克水,可制水),这样太阳寒水就不会成为寒邪对人体造成伤害。
针对太阳寒水客阳明燥金的壬寅年五之气,中医老苗给大家出了一个香囊方,大家可以在从秋分到小雪这60天中,随身佩戴,也可以放在枕边,或者办公桌旁,用香囊散发出来的香药的气味,调和“太阳寒水客阳明燥金”的五之气。方子由四组药组成:
苦温御寒:苍术、藁本辛以润之:荆芥、降香、小茴香、山奈温助脾肾:肉豆蔻、益智仁芳香避疫:菖蒲、艾叶
香囊方中,选用苦温的苍术、藁本,目的是为了应对五之气客气为太阳寒水的特点,对抗外界寒邪对人体的影响。
香囊方中还有一组“辛以润之”的药物组合,这个比较难理解,我们重点来解释一下。
“ 辛以润之” 的说法, 最早记载在《素问· 至真要大论》 :“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 后又逐渐演变成一种药性作用——辛润理论。
然而辛味性开散,多含有挥发油,易耗气伤阴,《黄帝内经》为何称“辛以润之” 呢?辛昧无补益的作用,更谈不上滋阴生津,而其开散之性反而损耗阴液,所以“辛以润之”基本上与滋养阴液无关;其润燥的作用机理必然与其基本作用密不可分。
“辛润"的用法不仅适用于津液失布的内燥,同样适用于感染外邪的外燥;通过辛味通阳的作用来化气行水,通过发散外邪的作用来祛除表邪。
就人体的“燥” 而言,可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之“燥"即感受燥邪,而内伤之“燥"又有真假之分。内伤之“燥”中,真燥指人体因火邪伤阴或久病所致的全身津液匮乏,而假燥指滓液失布而引起的局部津液缺乏。张景岳曰“辛勿施于热燥”,如果津液匮乏所引起的真燥,越用辛昧药,津液就越加匮乏,故对真燥而言,辛无润燥之功。但对于外感燥邪和津液失布的假燥,辛味却能发挥有益的作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外感燥邪和津液失布的假燥是常见的,所以香囊方中配置了荆芥、降香、小茴香、山奈,起到“辛以润之”的目的。
第三组药对是肉豆蔻、益智仁,温脾暖肾,用以调和五之气太阳寒水客气引动的寒。
香囊方中还有一组芳香避瘟药对:菖蒲、艾叶,它们起到芳香避疫的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新冠疫情仍在此起彼伏,所以佩戴这个香囊还能有防疫、防流感的作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制作这个配方的香囊比较麻烦,那么你可以购买我们已经手工制作好的壬寅三之气香囊礼盒,还能进入【壬寅年运气生活】训练营,享受以下福利:
1 壬寅年五运六气特点及养生要点分析专题直播课内容不限时免费观看。
2 教大家预防、应对壬寅年六气可能出现疾病的药茶方调理。
进入【壬寅年运气生活】训练营方式:
1 购买壬寅五之气香囊礼盒(49元/盒,含一个黄色锦囊和6个香囊药包,10天用一个,一气60天正好用完)。
2 联系助教进入【壬寅年运气生活】训练营群,大家一边学习五运六气,一边时间“运气生活”。
五之气香囊会在秋分节气前,也就是壬寅年五之气开始前快递到训练营学员手中。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思维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