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最有前途
2022/9/19 6:30:00 中医思维十

    

    

     中医老苗说

     我和大熊每周直播带领中医爱好者系统学习中医。周二内容为内养外调实践课,周三内容为五运六气。欢迎大家扫码关注“大熊敦敏”公众号,进入公益学习群。

    

     适合中医爱好者入门和健康从业者提升基础理论的《中医基础入门》训练营已经上线,中医老苗主讲,赠送大熊《中医入门学习笔记》6册和学习进度手册,用190天构筑中医基础,真正入门中医(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作者简介:韩德强,经济学博士,从非中医非西医的第三方角度发出这样的声音,反响特别强烈。虽言辞较为激烈,然颇有道理,望中西医都能理性深思!

    

     学中医最有前途

     去年11月下旬我在桂林讲课时,连续接到两个电话,都是告诉我,杨德明老师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能不能想想办法。我的第一反映是找一位好中医。回到北京后,杨老师仍在北大医院接受化疗。一个多月的化疗下来,钱花了6万多,人瘦得皮包骨头。据医生说,化疗延缓了病情的发展,不过最多还有三、五个月时间。好在杨老师头脑还很清醒,我强烈建议杨老师接受中医治疗,杨老师欣然同意。但是,北大医院拒绝接受中医进场治疗,杨老师一时有些犹豫。

     后来,科技部中医战略课题组的朋友推荐了王文奎医师,终于决定转出北大医院,单独接受中医治疗。一个多月后,我在家接到杨老师的一个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最新一次胸腔积水化验结果发现,积水中的癌细胞已经消失了,而原来在北大医院化验时,积水中癌细胞密度很高。现在,饭吃得下了,睡觉也有改善,精神状态好多了。这个好消息在朋友们中间立刻传开了,一位朋友说,看来,接受中医治疗是一个战略转折点。

     我为什么对中医情有独钟呢?起因是5年前我母亲得胃癌去世。她的胃癌发现得很晚,多次做胃镜以为只是一般性的胃炎,最后一次从绍兴到北京来做胃镜,才发现癌细胞。北京肿瘤医院的一位大夫认为可以动手术切除,但一打开发现已经广泛扩散,只好合上等死。这期间,我目睹了母亲的痛苦万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西医一定要找到癌细胞才能确诊病情?在没有胃镜的时代,西医怎么诊断癌症?不能诊断,又怎么治疗?西方古代和近代的人得了病怎么办?

     这样,我逐渐发现,20世纪西方医学界的进步首先是在诊断手段上。然而,严格地说,这种诊断手段的进步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的进步。例如,小肠镜是一粒类似感冒胶囊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架自带光源的微型摄像机,能够把小肠内部的情况拍摄下来,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身体外的接收器上,再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这是医学的进步吗?还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大医院最先进的诊断设备,如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等,全都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当然,光机电技术不仅应用于诊断,还应用于治疗。

     我有一位搞计算机的朋友,发明了一种电化学治癌仪。当时我很惊讶,一个根本不懂医学的人,怎么可能发明治疗癌症的仪器呢?现在明白了,治疗癌症的人并不需要懂得癌症的发病原因,亦即不需要懂得医学,只要能找到某种杀死癌细胞的技术手段就可以了。发明X光、CT、肠镜、胃镜的人,我相信都不懂得人体的复杂性,都只把人体看成一架由无数零部件构成的机器。用X光照射人体,就像海关用超声波探测集装箱里的走私货物一样。

     西医第二大给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外科手术。20世纪的外科对于人体的骨胳、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体观念上,仍然是19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是一架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则完全缺乏了解。

     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忧郁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打开人体,外科技术能够发现这种联系吗?外科医生只能看到人体某一时刻的状态,严格地说,甚至某时刻都看不到。由于人体被打开,人体内部的各种状态就发生了重要变化。

     打个比方说,人体是一条奇妙的不停运动的河流,外科医生甚至一次都不能踏进这条河流。非要踏进去,则河流必将发生改变。所以,外科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只能解决骨折等瞬间性、局部性的疾病。有人可能以为,对于那些长期积累形成的器质性病变,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脏搭桥,比如肾脏移植。

     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理,中断甚至逆转这一进程,为什么要开刀呢?要知道,开刀并不能消除导致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这部分胃切除了,可能下一部分的胃又出问题了。这个肾换了,另一个肾又坏了。外科技术如此滥用,这究竟是病人的福音,还是病人的祸根?正如杨老师的肺癌,如果有药物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为什么要开刀,为什么要化疗、放疗?究竟是只能靠开刀算医学,还是能够诊断病因、病机,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中医算医学?

     西医给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大成就是抗生素。现在通过肠镜、胃镜、CT、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出来了,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例如,结肠部分发现了一处炎症。为什么会发炎呢?按照中医理论,炎症只是一个结果,是人体内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只要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

     问题表现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结肠,但原因可能在脾胃。这是对病情因果关系的一种整体论观点。但是按照西医的原子论观点,结肠发炎肯定是由于某种细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细菌的某种抗生素,炎症就会消失。正是按照这种理论,西医在20世纪发明了无数种抗生素、消炎药。现在医院药费收入中各类抗生素的销售额大约占40%--50%。

     怎么知道某种药物能够杀死某种细菌呢?化学合成药物,在小白鼠身上做动物实验。因为人和小白鼠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杀死小白鼠身上的细菌,就能够杀死人身上的细菌。如果找不到某种特定的化学药物呢?病人就只好等待最新实验成果了。

     事实上,据我所知,西医至今就没有找到治疗结肠炎的特定抗生素。靠一些广谱抗生素,服药时好了,药一停又犯。进一步,就算找到了某种特效抗生素,还会产生副作用。人体内部是一个百万细菌的生态俱乐部,抗生素杀死某种致病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起正常作用的其他细菌,破坏人体内部的各种微妙的转换和合成机制,产生广泛的副作用。

     更加麻烦的问题是,细菌与抗生素之间还会“博弈”。很多人知道棉铃虫和杀虫剂的故事。一些棉铃虫被杀死了,另一些具有抗杀虫剂能力的棉铃虫生存下来,继续繁衍,需要研制新的杀虫剂。正是这种机制,迫使中国产棉区从华北平原迁移到新疆地区,因为山东一带的棉铃虫具有抗药性,而新疆地区的棉铃虫还不具有抗药性。同样,一些致病细菌被抗生素杀死了,另一些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又产生了,需要研制新的抗生素。

     由此,我以为,这第三大成就即种类繁多的抗生素的研制,实际上是化学的进步,而不是医学。化学的进步还表现在化验技术上,通过对人的各种体液如尿、血液、唾液等的化验分析,统计出人体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综上所述,20世纪西医的成就主要是靠光、机、电、化学、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取得的,在医学观念上,则仍然停留于19世纪的原子论和机械论上,因而对人体内在的整体性、变化性还一无所知,对于解决复杂疾病无能为力。

     相反,在缺乏光、机、电、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的古代,由于在人体哲学上持整体的、变化的观念,中医能够解释病因和病机,并发展出相应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能够治疗复杂疾病。事实上,我自身的结肠炎就是靠中医治好的。究竟什么时候好?靠什么药治好?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再做肠镜,就找不到炎症处了。

     一位朋友听我讲了对中西医的看法后,告诉我一个发生在他夫人身上的故事。10年前,他夫人也得了癌症,西医告诉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位朋友病急乱投医,找到东直门中医院的施汉章大夫。病人已经失去信心,没敢去医院。就凭口述病情,施大夫开了处方。一个多月后,病情明显好转。现在,他夫人还活得好好的。去年春节,我们两家还一起吃了饭。一旦认识到中西医在人体哲学上的不同,我便对中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终生抱憾!母亲生病时,我还不懂比较中西医优劣长短,我还像普通人一样迷信西医。如果西医宣布一个人的死刑,那就是科学在宣布一个人的死刑。现在我知道,西医宣布死刑,常常是西医在宣布自己的无能,是西医在宣布自己的人体哲学的错误。

     我甚至认为,西方医学体系在错误的人体哲学支配下,正在从错误走向更深的错误,其具体表现就是从细胞生物学(产生抗生素理念)走向基因生物学(寻找犯罪基因、疾病基因),从基因生物学走向分子生物学。这是西方医学的原子论思维的继续。如果病因不能在细胞层被找到,就到基因层去找;如果基因层找不到,就到蛋白质层次去找。这样,很可能就根本上颠倒了疾病的因果关系。

     现在,医学院的学生都把分子生物学当作未来医学的至高点,甚至一部分中医学院的学生也如此,这是非常值得担心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离单细胞生命越近,而离人体越远。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也有强烈的原子论倾向。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体就是细胞决定整体,基因决定整体,直至分子决定整体,原子决定整体。窃以为,他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运动。在新中国,原子论的思维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

     更让我担忧的是,如此幼稚的原子论、机械论的人体哲学,居然统治了全世界的医学界。西医把自己宣布为唯一的科学,扼杀其他各种整体论、运动论的人体哲学指导下的传统医学,特别是扼杀中医。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病人该死;如果在中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医疗事故。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西医的科学性、必然性的结果;如果在中医的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偶然的、无科学根据的、不可重复的奇迹。

     更加严重的是,即使中医能够按西医的统计标准可重复地治疗疾病,西医还是傲慢地拒绝承认。2003年的SARS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非常明显。到2003年5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5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型医院治疗的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其中有71名病人接受中医介入治疗,仅一例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称“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钟南山领导下的医院里,接受纯西医治疗的46名病人中,有9人死亡。[1]

     同样值得提及的,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没有后遗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则大量出现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症。治疗费用对比也极其明显。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西医治疗调集了亚洲地区各国的呼吸机,每台呼吸机用完后就被焚烧销毁,仅此一项每人花费即达上万元。本来,广州中医治SARS疗效明显,应该可以在北京推广。但是,由于SARS后来被定为传染病,按规定病人只能由传染病院收治,北京各中医院就不敢收治病人了。因为没有哪个中医院的的领导敢保证,中医治疗不死人。西医治死多少人都是允许的,中医治死一个人就是医疗事故。按照西医理论,治疗SARS,需要研制出特效抗生素。然而,在至今仍无特效抗生素的情况下,某些领导机关仍然只允许西医治疗SARS,这就是非常令人奇怪的事了。

     。。。。。。

     昨天,我在电话中向一位朋友推荐王文奎大夫。这位朋友的父亲得了肺炎,也在北大医院接受治疗。肺炎固然有所好转,但其他脏器却出了问题。通话快结束时,我突然意识到,社会上的确普遍存在着西医迷信。如果作为儿女让父母接受中医治疗,父母和亲友都会私下里认为是孩子不孝。可悲啊!可惜啊!

     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

     然而,庸医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这又与中医的西医化培养有关系。中医需要靠师传。因为中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其中有无数层矛盾在发生作用,有主要的(系统级),有次要的(器官级),有二次要的(组织级),有三次要的(细胞级)。每一级矛盾中,有又主要矛盾至次要矛盾多个层次。其中每一对矛盾单独解决都比较容易,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但是不同级别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怎样能够辨证施治呢?单一的原则不行,多个原则在一起相互打架还有原则吗?所以,需要原则间的平衡、协调,需要找到主原则和次原则,理清阳和阴的关系。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即矛盾关系的组织不同。同样的病症,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同样的病因,其表现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培养中医就像培养国家总理,既需要靠临床实践,也需要靠师传。这才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君药攻主要矛盾,臣药加强君药的力量,佐药攻次要矛盾并克制君药的毒副作用,使药调和药性。这就像整顿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但要撤换主要领导人,整顿士气,调整市场战略,开发新产品,加强质量控制,还要循序渐进,防止在整顿期间失序,造成资金流失,客户流失,技术流失,亦即要懂得安抚人心,注意打击一小撮,保护大多数。

     所以,单纯学院式的中医培养只能培养解决单一型问题的科级干部,培养不了总理。这种科级干部,就是那些守着一、二张方子吃一辈子的中医。这种中医守株待兔,碰到病情对他的方子了,他就成“神医”了,对不上,就成庸医了。从外部统计角度看,病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庸医。

     真正的良医用药以变应变,出神入化。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167例脑炎,用了98个不同的处方。然而,西医领导的卫生部居然认为,正因为每个处方解决了不到2个人的问题,所以蒲先生的医术没有统计意义!用西医的这种机械论方法来领导、评价中医的整体论,如同让幼儿评价成人行为一样,可笑复可叹。

     用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的结果是,据估计,解放初全国大约有良医5000名左右,到现在只剩下500名左右。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将得不到营业资格。本文多次提到的王文奎大夫,严格地说,就没有卫生部认可的行医资格。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怎么到了医疗问题上,却成了西医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有资格否定其他医学呢?

     事实上,西医承认的只是原子论、机械论的科学,是牛顿力学时代的科学。遗憾的是,尽管牛顿力学开创了力学新时代,但其影响却过分扩展了。真理往前走一步便是谬误。自从牛顿力学诞生起,西方思想界和医学界便沉迷在牛顿力学中。思想界的洛克、斯密,其中一定程度上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内,都深受牛顿力学影响。

     然而,牛顿力学只适合一个确定的、可逆的、机械的、可分割可孤立(原子论)的宏观物理世界。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事实上很快就超越了牛顿力学世界。热力学、化学、生物进化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现打破了这个确定的、可逆的世界,带给我们一个高度复杂的、不可逆的、偶然性的世界。但是西方医学界完全与自然科学的变化相隔绝,停留在牛顿力学时代。

     所以,从事系统论、控制论工作的大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大意):西医处于幼年时期,再有四五百年才能进入系统论,再发展四五百年才能到中医的整体论。[2]

     然而,尽管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和社会的认识都可能远远领先于西方,但是,近代中国被用牛顿力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打败了。本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完全可能解决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问题,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被慈禧这样的“庸医”所统治,缺乏“中学之体”,在甲午海战中再度失败。全国舆论不分“庸医”“良医”,抛弃了“中学”,掀起全盘西化的浪潮。[3]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中西医难兼采”为由,“决意废弃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南京政府以“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开展”为由,通过“废止旧医案”。这些举措虽然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偃旗息鼓,但是,仍然给中医以巨大打击。解放后,尽管毛泽东倡导中西医结合,但是由于卫生部基本上是西医的一统天下,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西医为主结合了中医,使中医沦为二等公民。80年代后,全盘西化论再度甚嚣尘上,中医从二等公民再退而成为三等公民,甚至面临被灭绝的危险。

     实际上,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医可以防微杜渐,将绝大部分病情消灭在萌芽或成长状态,到病情发展到完全不可逆转的阶段,再用西医的“暴力革命”。至于何种病情为完全不可逆转,则需要取决于中医的治疗水平。对于像王文奎这样的医师来说,肺癌晚期仍然可以逆转。对于技低一筹的中医(也是良医,但医术水平稍低)来说,肺癌早期和中期可以逆转。如此,则可能形成一个以少数杰出良医,多数普通良医形成的中医网络,以远低于西医的成本,覆盖全国城乡。

     同病相怜,猩猩相惜。在医学界,中医是非主流。在经济学界,我也是非主流。非主流的体验是相似的。在经济学界,一个数学出身的经济学博士,尽管他对经济史一窍不通,尽管他对经济和社会的复杂性毫无了解,但他可以玩弄统计数据做模型,可以写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可以凭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名声对经济政策指手划脚,就像一个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医学博士可以对一个病人任意处置一样。经济被搞坏了,病人被治死了,他们却是科学的化身,可以不负任何责任,他们责怪病人不是他们的典型病人。

     呜呼!不如归去学中医。

     [1][2]摘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

     [3]有关论述,可参见我的:《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天涯》杂志2005年1月号。

     【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05期,作者韩德强,经济学博士,原标题为《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后经网友改为《学中医最有前途》之后在网络上大量传播开来。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跟着老苗学中医

     中医老苗开设的6门中医基础入门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腧穴、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方剂,共计190讲。大熊的中医学习笔记可以作为纸质的参考学习资料。

    

     所有课程的详细内容见下:

     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精·津液(第一篇,共49讲)

     第1讲 没有检验仪器,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第2讲 中医里讲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第3讲 从立竿测影绘制太极图看阴阳之间的关系

     第4讲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上)

     第5讲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下)

     第6讲 何为五行?

     第7讲 为什么冬天和肾都属水?

     第8讲 木生火,水克火,肝和心是“母子”关系?

     第9讲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第10讲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第11讲 藏象概述:人体上的皮影戏

     第12讲 “心”可是五脏当中的首领

     第13讲 看脸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第14讲 脑只是工具,心才是神明

     第15讲 养好心才有好神采

     第16讲 出汗也是门学问

     第17讲 肺主宣发: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应该喝冰糖雪梨汤

     第18讲 肺通调水道:提壶揭盖法治疗小便不利

     第19讲 肺朝百脉“朝”在哪儿?

     第20讲 人体湿气重不重,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第21讲 脾主运化:为啥有人喝凉水也长胖

     第22讲 脾主升举:胃下垂的根源在这里

     第23讲 脾主统血:长时间出血为啥先要补脾

     第24讲 肝是大将军,性格很刚烈

     第25讲 肝主疏泄:经常生气,可能是肝出了问题

     第26讲 肝促消化:口苦、黄疸是肝开小差了

     第27讲 肝调水道:身体的水液代谢也离不开它

     第28讲 肝调理生殖:肝不好,生殖系统会亮红灯

     第29讲 肝主藏血:养好肝血就是养命

     第30讲 肾的概述:人体的发动机

     第31讲 肾的生理功能:我命由我也由天!

     第32讲 肾藏精,怎样才能使肾精亏虚的过程来得慢一些?

     第33讲 肾阳:一身阳气之本!

     第34讲 肾阴虚了,小弟弟为啥特别容易勃起?

     第35讲 肾气:肾气虚和肾阳虚不要傻傻分不清

     第36讲 肾主水:一张人体水液精密代谢图

     第37讲 肾主纳气:喘证病位在肺,其根在肾

     第38讲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第39讲 六腑之“七冲门”——消化道的七要塞

     第40讲 六腑:胆、胃、小肠和大肠都是什么“官职”

     第41讲 六腑:膀胱是州都之官,三焦是孤府

     第42讲 何为奇恒之腑?

     第43讲 气:“人活一口气”的气到底源自哪里

     第44讲 人体的“气”究竟有哪些作用?

     第45讲 人体的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必须分清楚

     第46讲 血:人体的血从哪里来?

     第47讲 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很重要

     第48讲 津液:就像润滑油,帮助脏腑和气血运动

     第49讲 气、血、精、津液之间有剪不断,且必须捋清楚的关系

     经络·腧穴(第二篇,共29讲)

     第1讲 经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第2讲 经络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3讲 十二经脉是怎么命名的

     第4讲 十二经脉循行方向和交接的规律

     第5讲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第6讲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和络属关系

     第7讲 学习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就懂得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8讲 带你系统了解穴位

     第9讲 特定穴1:原穴与络穴

     第10讲 特定穴2:五腧穴

     第11讲 特定穴3:郄穴

     第12讲 手太阴肺经

     第13讲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第14讲 足阳明胃经——人体气血最易汇聚的地方

     第15讲 足太阴脾经,调理后天之本的经络

     第16讲 手少阴心经——治疗心脏原发和情志引发的疾病

     第17讲 手太阳小肠经——分别清浊、化生气血

     第18讲 足太阳膀胱经——病从此入,也从此出

     第19讲 足少阴肾经——激活先天之本

     第20讲 手厥阴心包经——“包”治心脑血管疾病

     第21讲 手少阳三焦经——人体健康总指挥

     第22讲 足少阳胆经——缓解你的压力,提高决断能力

     第23讲 足厥阴肝经——疏肝理气不生气

     第24讲 任脉,阴脉之海

     第25讲 督脉,阳脉之海

     第26讲 冲脉:调十二经脉气血;带脉:诸脉皆属于带

     第27讲 十二经筋与经筋病

     第28讲 皮部与梅花针

     第29讲 学会按诊 诊疗合一

     病因病机(第三篇,共23讲)

     第1讲 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第2讲 风邪就是自然界的“风”吗?

     第3讲 寒邪:寒邪最易伤人阳气

     第4讲 暑邪:暑邪是这样入侵人体的!

     第5讲 湿邪:不是想祛就能祛除的

     第6讲 燥邪:温燥和凉燥需要有针对性调理

     第7讲 火(热)邪:可不仅仅是引起“上火”这么简单

     第8讲 疫疬邪气:非六淫之邪的致病外因

     第9讲 七情内伤——中医认识的心理学

     第10讲 饮食失宜——饮食方式和健康状况关系密不可分

     第11讲 劳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也是致病因素

     第12讲 病理产物1: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第13讲 病理产物2:瘀血——血在身体里为啥流着就不畅了呢?

     第14讲 病机——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15讲 基本病机1——邪正盛衰

     第16讲 基本病机2——阴阳失调

     第17讲 基本病机3——气血失常

     第18讲 基本病机4——津液代谢失常

     第19讲 内生“五邪”病机1——风气内动

     第20讲 内生“五邪”病机2——寒从中生

     第21讲 内生“五邪”病机3——湿浊内生

     第22讲 内生“五邪”病机4——津伤化燥

     第23讲 内生“五邪”病机5——火热内生

     诊法和断法(第四篇,共24讲)

     第1讲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中医诊断课开篇

     第2讲 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态

     第3讲 闻诊——听声音的意义

     第4讲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

     第5讲 十问歌: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

     第5讲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第6讲 舌诊——学会看舌质和舌苔

     第7讲 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8讲 血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9讲 血瘀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0讲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1讲 阳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3讲 气郁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4讲 脉诊——不切脉就不算是真正的中医

     第15讲 诊脉方法

     第16讲 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

     第17讲 八纲辨证的八纲是什么?

     第18讲 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第19讲 八纲辨证之寒热辨证

     第20讲 八纲辨证之虚实辨证

     第21讲 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第22讲 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第23讲 外感病辨证之卫气营血辨证

     第24讲 外感病辨证之三焦辨证

     中药入门(第五篇,共33讲)

     第1讲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第2讲 配伍——中药间的爱恨情仇

     第3讲 解表药:彪悍的麻黄与柔和的桂枝

     第4讲 解表药:生姜的传奇

     第5讲 柴胡——万能的感冒药

     第6讲 清热药:黄连的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功效必须分清楚

     第7讲 清虚热药:青蒿——因为治疗疟疾而出名

     第8讲 泻下药大黄只能在便秘时用吗?

     第9讲 祛风湿药:桑寄生——寄生在乔木树上的小灌木

     第10讲 化湿药:苍术的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与健脾祛湿

     第11讲 利湿药: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

     第12讲 温里药:附子——回阳的第一品药

     第13讲 温里药:肉桂——引火归元

     第14讲 行气药:陈皮橘核橘络橘叶橘红都是药

     第15讲 消食药:鸡内金——小时候妈妈常用来给我们消食健脾

     第16讲 山楂——既可以串冰糖葫芦还能用来消食

     第17讲 驱虫药:南瓜子——产后下乳也很有用

     第18讲 止血药:三七——伤科第一圣药

     第19讲 止血药:艾叶——主治下焦虚寒出血

     第20讲 活血化瘀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第21讲 化痰药:必须炮制的半夏和名贵的川贝

     第22讲 止咳平喘药:吃杏仁,会像《甄嬛传》中安陵容那样中毒吗?

     第23讲 安神药:酸枣仁——养心安神方剂中最常用的一味药

     第24讲 平肝潜阳药:用做首饰的珍珠也可入药

     第25讲 息风止痉药: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

     第26讲 开窍药:麝香——雄性麝香囊里的分泌物

     第27讲 补虚药:虽说人参杀人无过,但也不能想补就补

     第28讲 补阳药: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既补肾阳,又益精血

     第29讲 补血药:阿胶——就只是水煮驴皮吗?

     第30讲 可作观赏植物的石斛和血肉有情之品的龟甲都是补阴药

     第31讲 收涩药:乌梅——望梅止渴的“梅”就是乌梅

     第32讲 攻毒杀虫止痒药:硫磺的是与非

     第33讲 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中药里排脓祛腐的专药

     方剂(第六篇,共32讲)

     第1讲 一张中药方子是怎么组成的?——方剂中的君臣佐使

     第2讲 同为外感风寒表证,为啥有人用麻黄汤,有的人用桂枝汤

     第3讲 辛凉解表剂:银翘散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第4讲 败毒散扶正解表,“逆流挽舟”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

     第5讲 泻下剂: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大便通了,相关问题都顺势解决了

     第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与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第7讲 清热剂白虎汤:医圣张仲景创方、张锡纯力荐"清热第一方"

     第8讲 清热剂:实热疮痈症状,用仙方活命饮,这个方子很实用!

     第9讲 祛暑剂:暑天贪凉中寒邪用香薷散;暑热气津两伤了就要选择清暑益气汤

     第10讲 温里剂:四逆汤——回阳救逆第一方!

     第11讲 阳和汤,治疗阴疽名方;当归四逆汤,手脚冰凉救星

     第12讲 补益剂: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第一方

     第13讲 补血剂:妇科圣药四物汤!

     第14讲 补阴剂:补阴圣药六味地黄丸

     第15讲 补阳剂:补肾鼻祖肾气丸

     第16讲 固涩剂:专治五更腹泻的四神丸

     第17讲 固冲汤,张锡纯的固崩止带名方

     第18讲 安神剂:甘麦大枣汤,缓解你的焦虑、失眠、还有点爱哭

     第19讲 开窍剂: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第20讲 理气剂:打开郁结的越鞠丸

     第21讲 理气剂:瓜蒌薤白白酒汤——一个鲜有人知的速效救心丸!

     第22讲 理血剂:血府逐瘀汤,能治疗血瘀气滞引起的好多病

     第23讲 理血剂: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创立的益气活血法之代表方

     第24讲 治风剂:川芎茶调散疏散外风;镇肝熄风汤平息内风

     第25讲 治燥剂:清燥救肺汤轻宣外燥;增液汤滋阴润燥

     第26讲 祛湿剂:家庭常备的燥湿和胃良药——藿香正气散

     第27讲 清热祛湿剂:茵陈蒿汤,只有3味药的退黄疸秘方

     第28讲 利水渗湿剂: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第29讲 祛湿剂:真武汤——功效卓著的温阳利水剂

     第30讲 祛痰剂:温胆汤理气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

     第31讲 消食剂:消食和胃名方保和丸

     第32讲 驱虫剂:乌梅丸功效多了,可别只记得安蛔止痛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把初学中医最重要的知识点串连起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病案,形成中医入门共计约190讲的精彩内容,用半年的时间,帮你建立中医理论架构,概览中医世界。

     参加中医基础入门课程学习的学员,还将获赠《八纲调形中医特色技术学习进度手册》一本。

    

     这本《八纲调形学习进度手册》不仅为八纲调形特色技术学员学习《中医基础入门》、《中医外治基础入门》和《八纲调形中医外治特色技术与实践》三门课程的学习配套工具,也可供中医基础入门的学员学习《中医基础入门》课程使用。

     学员学习完每讲的语音(视频)课和相应的书面教材内容后,扫描手册中对应章节的二维码,即可在线完成作业题,检验学习效果。学员可以把作业题的得分记录在手册中(每题答对得1分),与每章节的作业题数量相比较,即可了解自己该章节作业题完成的正确率。

     学员还可在每章节学习完成后,在手册对应章节的“学习笔记”部分记录本章节的学习疑问、重点知识、学习感悟等内容,并将碰到的各种疑问向助教反馈,中医老苗和大熊将通过每周的直播答疑课与大家互动,为大家答疑解惑。

     中医基础入门学员注册课程后,每日将收到一节课程推送,学员如果能坚持将每日推送内容按要求完成学习,坚持190天,你就能系统掌握中医四大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知识,真正入门中医。

     课程亮点

     1 通俗易懂好接受

     中医理论看似深奥,让好多想学中医的朋友还没入门,就望而却步。中医老苗凭借丰富的临床和中医启蒙教学经验,还原中医的真实起源,并用天文历法的知识,揭示“天人合一”的真实内涵,在此基础上来解释中医的原理、人体的规律、疾病的特点,让阴阳、五行不再生僻难懂、脏腑气血也变得真切可知。

     2 系统学习强筑基

     大熊将跟着中医老苗学中医的读书笔记整理成册,一共有六册,覆盖了中医专业大学本科需要学习的四大基础(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绝大部分知识点。每一讲都为准备入门中医的学员量身定制了学习要求,并配套了相应的作业习题检查学习效果。

    

     3 学以致用是目标

     我们的中医基础入门系列课程,其学习目标是:身体健康时,用中医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预防疾病;若自己和亲朋好友遇到一些小毛病,自己可以应对。

     4 社群直播解疑惑

     我们会建立专属的学习群,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留言板留下问题,中医老苗和大熊会通过每周一次的直播和大家互动,答疑解惑。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还将整理出来,用推文的方式回复。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你只需要花399元购买,就能成为享泰极会员,会员的福利包括有:

     1 以上6门190节中医基础理论课不限时反复学习,助教带领大家190天完成学习,系统入门中医。

     2 获赠全套六册大熊《中医基础入门学习笔记》,以及《八纲调形中医特色技术学习进度手册》。

     3 语音课可不限时反复学习。

     4 享泰极商城的养生好物享受会员价。

     399元购6门190节中医入门基础课早期中医基础入门课程会员仅需花99元获赠全套纸质《中医基础入门学习笔记》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订阅须知

     1 中医基础入门课是中医老苗讲授的190节,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四大中医基础课的知识要点,大熊的《中医基础入门学习笔记》作为辅助学校材料。为了方便学员掌握要点,还附加了每次课程的知识要点和作业题。

     2 六门中医基础入门课程由助教带领大家在会员群里学习,助教汇总大家问题,由中医老苗针对学习内容亲自答疑解惑。

     3 本课程购买后长期有效。

     4 适合谁听

     * 喜欢中医养生,却难以分辨干货和广告的你;* 平日健康小毛病想自己搞定,为家人健康当好参谋的你;* 事情特别多,情绪烦躁,对健康焦虑的你;* 喜欢中医,想系统学习又想轻松学习的你;* 想在中医养生行业创业,施展拳脚的你。

     5 本课程属于虚拟服务内容,一经订阅成功,不支持退款或转让,请您理解。

     6 如果有任何问题,可添加"丸子|享泰极助教"客服微信咨询:hulutcm7

     399元购6门190节中医入门基础课早期中医基础入门课程会员仅需花99元获赠全套纸质《中医基础入门学习笔记》

     系列中医入门课

     +超值赠品

     享泰极社群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思维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