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骨肉①【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2017/1/17 子曰师说

    

     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分骨肉①

    

     《红楼梦》插曲《分骨肉》

     曲 作者:王立平

     琵琶 弹奏: 杨 青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

     国乐中心主任

     撰写/讲述: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

     青年文化学者

    

     雅欣读红楼梦曲

     一枝独艳,三春失色

     ——有一种风骨是为难自己

     风骨内藏

     在《红楼梦》里,描写探春远嫁的一首《分骨肉》,与其他女子的歌咏格调极为不同。在《分骨肉》里,似乎始终酝酿着一股将出未出的力道,一种与命运对决的遒劲风骨。仿佛是一个气韵充沛的女子站在江边,迎着风的方向,虽眼含热泪,却无所畏惧。

     所以《分骨肉》与其他感时伤身的哀音不同,它所传达的不是悲切,而是悲壮。曲同人心,探春这朵带刺的玫瑰,就正是这般地风骨十足,不让须眉。

     在金陵十二钗里,除了探春,王熙凤与史湘云也都有爽朗刚强的男儿心性。但要论真正的须眉风骨,还属探春独一无二。凤姐是泼辣不扭捏,湘云是娇憨不计较,而探春,是精干不让贤,是铁骨不折弯,是凛然不可侵。

     因此在这首《分骨肉》所描写的、在探春即将远嫁外藩的江边码头上,她面对着戚戚送行的一家老小,她虽知前方启程就是“一帆风雨路三千”,知道孤身嫁往异国、余生无援无助,知道“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然而在此时告别的话里,她还是没有一句语吐露自己的软弱,依旧是不改镇定地说着,“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双眉不改英气,赤胆不诉衷肠。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明明知道一去不回头,知道永生难再见,然而探春留给家人最后的身姿,只有她义无反顾的从容,和绝不拖泥带水的坚强。虽说是生离,实则是死别,探春明白,以后在望不到彼此的天空下,相互之间再多的牵肠挂肚也是徒劳无功,莫不如各自为安。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哀戚,此时的贾府已是将倾,她远在他乡亦是自身难保,所以要积蓄的所有力量,都只留与那三千里路的风雨作战。

     “奴去也,莫牵连”,在《分骨肉》结尾处,如此口语化而个性彰显的话语,仿佛就刚刚出于探春的口中,然后她紧一紧握着的拳头,又松开,终于头也不回地登船而去。

     探春远嫁这部分情节,没能写在曹雪芹《红楼梦》的原作中,而是体现在续书里,续书也正是延续了第五回太虚幻境中探春判词里的命运暗示所说的:“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提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由于《红楼梦》后半部原稿的迷失,让我们不能确定探春的远嫁,是否作为政治联姻,与挽救贾府岌岌可危的颓势有关,是否受到了贾府急转直下的形势牵连,但是,不得不作别故土乡亲、披上嫁衣远赴外藩、孑然一身面对未知人生,却是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里早就写定了的、她必然会踏上的命途,也是作为贾府的女儿、家族的女儿,她将必须付出的牺牲。

     此一番去也,千万遍呼唤,也终不回。莫再牵连,让我们的这朵玫瑰花去也去得潇洒吧!当贾府把自己的女儿远嫁海外的时候,去国怀乡踏上不归路的探春,就很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所以她不说哀伤,只说“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探春勇往直前的磊落令三春失色,抛闪家园的洒脱气壮山河!

     “奴去也,莫牵连”,《分骨肉》结尾处这连续的短句,正是代表了探春心里的干脆利落。骨肉虽分,风骨犹存,身如飘零,才却清明!

     系列阅读

     紫菱洲歌①【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紫菱洲歌②【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紫菱洲歌③【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紫菱洲歌④【雅音欣文·雅欣读红楼梦曲】

     微信号:子曰师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