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人作逍遥游
2017/3/4 子曰师说

    

     庄子,名周,早年曾做过管漆树园的小官,从此再也没做过官,一生贫困。历史上记载庄子的故里极为简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仅说:“蒙人也。”并未指明何处之蒙,因而关于庄子故乡的争论很多。蒙地在战国时有三处,一在今山东冠县,一在今河南商丘,一在今安徽蒙城。庄子故乡究竟是在哪一处,至今众说不一。

     庄子对战国时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和回避态度,一个人隐居起来,追求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楚威王钦慕庄子的学问,派人带着大量钱财请他做相国,但被拒绝了。他对使者说:“千金、卿相很诱人,但好比祭祀用的乌龟,你们为它披上漂亮的衣裳,但目的是送入太庙当祭品,到那时它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宁愿做只在污泥里摆尾巴的乌龟。”

     但庄子并不真的对一切漠不关心,不然他也不会写《庄子》,不会骂诸侯了,“庄子眼极冷,心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能下手,到底是冷眼望穿。”胡文英的这段话是对庄子的最好诠释。

     《庄子》,因庄子曾受号南华仙人,而又称《南华经》。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今天流传的《庄子》,是公元三世纪郭象重编的。

     《庄子》并不是庄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道家著述的汇编。冯友兰认为《庄子》一书中,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阶段,有些代表第二阶段,有些代表第三阶段,只有第三阶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庄子的哲学。虽然庄子的名字可以当作先秦道家最后的代表,但是他的思想体系,则可能是经过门人之手才最后完成。

     《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的著述。《庄子》中的文章往往以寓言作为说理形式,汪洋恣肆,瑰丽奇绝,因而被金圣叹誉为“天下第一才子书”。古代文人往往在现实的纷争中以孔子自励,失意时就以庄子寄怀,因而,几千年来,《庄子》为文化人提供了心灵安顿的场所,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民族性格。

     “逍遥游”是庄子最推崇的人生境界,他主张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是由于外在物质条件和自身肉体的束缚,也就是他说到“有待”和“有己”。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大鹏飞翔要靠翅膀和风,人走远路要靠干粮,这都是“有所待”,也就是有所凭借,一旦没了外部条件,就什么都做不成了。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连自己的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也就是“无己”。只有那样才能不论外在条件怎样,自己仍能怡然自适地出入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做到绝对自由。

     整理:邬震男

     编辑:锺浅

     微信号:子曰师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