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处世哲学
2019/4/15 10:25:39子曰师说整理 子曰师说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句话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

     《菜根谭》全书都是这样近乎白话的名言警句,由此可见,他不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他是明朝后期久居山林的还初道人(洪应明,字自诚),对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

     该书出现在明朝后期是有历史原因的。那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菜根谭》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释家的出世,这是该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该书倡导积极入世的思想,如: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全句语重心长地说:珍惜自己生的机会,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要享受生命的乐趣,更不能没有虚度此生的忧虑。

     可见,《菜根谭》不是消极厌世的道德说教,它劝导人们建功立业,积极入世、乐观进取。但是,他的积极入世思想是有限度的,他要求人们坚持一种道德标准,符合时可以积极入世,反之,则宁可“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这种讲究道德,不盲目积极入世的原则立场,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借鉴意义。

     《菜根谭》全书分四个部分: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分别讨论了不同主题的处世哲学。

     它看似平常的话语,滋润着我们生命的菜根,根壮实了,味道就香了。

     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的品位,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

     细品此书,一来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菜根谭》与《金瓶梅》都是明朝后期的作品,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却截然不同。

     《金瓶梅》以文艺小说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令人触目惊心而深省;《菜根谭》则以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如何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超脱。

     《金瓶梅》以其恢宏的构筑、细腻描绘社会现实而成为文学珍品,广泛流传至今。《菜根谭》却只能以其孤高清雅流传于僧舍道观、文人墨客之间,几百年间,时隐时现,险些失传。

     可是,《菜根谭》在其他东方国家,却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珍视。事业上成功的人爱读它,失意者亦爱读它;企业界、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士也爱读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