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智慧与企业经营之道
2020/9/30 15:47:04 子曰师说
2020年9月22日,博文书院第二届孔子文化节暨儒家文化开班仪式在深圳开启,长春大学网络国学院金海峰教授,受邀讲授专题《儒家智慧与企业经营之道》。

学员们在祭孔仪式上诵读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金海峰教授由此开启了一天的讲座。他认为,为天地立心,就是儒家的世界观;为生民立命,就是儒家的人生观;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儒家的历史观;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儒家的未来观。其实,张载的“四为”正好说出了一个有使命感、有担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也恰恰是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解读。
博文书院第二届孔子文化节礼乐开场,金教授解读了现场“鼓”的作用,鼓作为中国的音乐,是助音的和声,八音克谐。鼓本身的价值就是鼓舞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国文化让钟声敲响沉睡的心灵,让鼓声鼓舞民族的精神,所以,钟鼓之声其实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代表。
最接近孔子思想体系的代表性名言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立志求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人生的真理,客观世界的真谛,它既是客观规律,又是我们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形而上学的理论。领导者明道,管理者强法,执行者精术。金教授从儒家“志于道”说起,强调了儒家的立志养气,儒家文化的三达德“智仁勇”,恰如傅佩荣先生《人的宗教》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生命感悟要深,生命取向要高,生命能量要强”。

仁强调的是爱人,从仁的字形上看,是一个高大的人,照顾着下边的幼小;或者是人与人双向的互动,那么,无论是组织或者是其他企业,社会机构,只要面对的不是没有生命的产品,而是具体的人,这种人伦关系,社会和谐,团队精神,就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去汲取、借鉴,获得灵感。
“道”重客观规律,“德”强调主观修为,所以,今天传统文化的社会传播,要强调“给教育者以教育,给培训者以培训,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德者得也,得之于心又施之于人。中国文化强调对内养德性,对外养德行。青少年立志,中年人立功。老年人立德。“依于仁”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特征,孔子说仁,孟子说义,仁义之道,就是孔孟之道的特色体现。
金教授为企业家解读儒家文化特别强调“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金教授解读什么是土,在过去是指地盘,疆域。传统的社会,国与国之间的边境,没有那样的分明,叫“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得民心者得天下”。农耕社会指的是疆土,而今天经济社会中它就是指市场,人本身就是市场,金教授的解读深得企业家的认同,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既是对当下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导之道,都有着深刻的企业价值。本应该在五点钟结束的课程,金教授讲到了五点半,践行着活要多干一点点的先贤的要求,传递给博文书院的学员们,更多一点儒家思想的智慧和精神。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