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六义”
2021/3/27 10:09:48 子曰师说
《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指的是十五国风,就是当初十五个地区的民间曲调,有周、召、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这就是十五国风,都是地方曲调,就像我们现在的秦腔,河北梆子,东北二人转等等。反应的都是民情民意,在中国古代为了了解民情,每当春末夏初之时,国家就专门安排一些老人,一些盲人,摇着木铎,到乡下去采风,收集民情民意信息,“采风”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采风收集上来的诗,即为风。通过这些诗,可以看出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欢乐。
雅分为两种,大雅、小雅。都是朝廷的正乐,雅就是正。我们常说的“雅正”就源于此。朝廷的正乐,相当于我们一些京剧、歌剧,爱国红歌,一些美声的唱法。

颂是在宗庙祭祖的时候,演唱的非常宏大庄严的歌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歌,或者如黄河大合唱这类的歌。颂在字义上的解释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就是用我们现在的成就,来告慰我们的祖先,在祭祖的时候,所唱颂的这些诗,就是颂。所以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平铺直叙。《诗经》中有一首诗叫《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有这样一个男人,笑嘻嘻的样子,为了表现爱慕之情,去女孩家求爱。先描述贸丝之事,做了许多铺垫,这就是敷陈。后来赋演化成骈体文,成了专门的表达方式赋体。如《长门赋》《前赤壁赋》等。

比就是比喻。“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大意是我的心不是石头,不能随着水流转,石头都是坚若磐石,都不转动,哪怕石头能转,我的心都不转。又说我的心不是席子,不能说卷就能卷起来。这都是比的用法。一有比喻,形象就鲜活了,《诗经》里面多用比喻。

《诗经》还有一种艺术表达叫做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就是先说点和想说的问题好像无关的事,然后引发出要表达的思想。这种无关是表面上不相关,而其中内在的逻辑关联度是非常强的,本来要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要表达君子对女孩美好的向往,但是不直接说,而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雎鸠鸟在河边上“关关”地叫着,成双成对,多美啊!说完之后再转回来说,“窈窕淑女,女子好逑”。说窈窕淑女是君子心中理想的配偶,你看他先说关关雎鸠,再说窈窕淑女,追求爱情就是相同性质的关联。本来是说相聚是一种欢宴,但是不说宴会,先说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再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梅花鹿在野地上吃草的时候,遇到鲜美的水草,就起来招呼同伴,仿佛是一种和谐的分享,宴饮就应该有这样和乐的气氛。这都是先言他物,引起所吟之词。用赋比兴的手法,创作成风雅颂的诗,就叫“六义”。《诗经》就是靠着风、雅、颂,赋、比、兴这样的手法,使得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有了一种诗意的表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