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新讲·儒家篇(二)
2022/3/9 子曰师说
三、榜样力量
在中国历史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夏王朝和商王朝交替之际,商汤王推翻了夏桀,夺取天下。依照顺应时代发展的想法,新政权取代旧王朝,应该是顺天承运,风调雨顺,甚至是龙凤呈祥才对,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残酷。汤建立政权之后,天下大旱三年。旱得商汤王心里也没底了,想着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属于叛逆?触怒了上天的意志,于是就到郊外祷告,《尚书·商书·汤诰》里记载了他的祷告词:“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论语·尧曰》中也有这段内容的引述:“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段的大意是:商汤王向上天祷告:“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老天啊,假如我一个人有罪,你不要把罪责迁怒到百姓身上。对于我一个帝王来讲,别说你三年不下雨,就是三十年不下雨,我也是够吃够喝的,但是百姓受不了啊。就这一句话,你就能看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古圣先贤的思想境界和格局水准。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类似的思想表达,也出现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以公元元年基督诞生时间为准,西方基督教强调“原罪”,因一个人有罪了,天下人就都有罪。《新约·罗马书》5.19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一人悖逆,众生成为罪人”,意思是因为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犯了罪,所以我们人类都有了罪,我们是罪恶的结果,我们一生都在赎罪。
商朝建国要比基督教产生早一千七百多年,商汤王和基督教的逻辑就已经不一样了:一人做事一人担,不迁怒于百姓。但是只有这个境界还不够,商汤王接着又说了一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什么意思啊?如果百姓有罪,你不要降罪给他们,降罪我一人就好了,因为我是他们的首领。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首领,其担当和牺牲精神,多么伟大啊!
你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帝王不仅是权力的顶端,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典范。王朝更迭之际,如何化解风险,处理的方式、思想和语言,都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学习典范,理想人格、精神境界、为官的艺术和政治智慧。
商汤王祈雨,祈求的是的自然之雨,自然之雨浇灌庄稼长出粮食,喂饱的是人的肚子。而儒家思想智慧,要像雨露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田,使得百姓有美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礼记·儒行》中说“儒有澡身而浴德”,用优秀的思想智慧给我们身心洗礼,通过向优秀的榜样学习,通过对优秀的经典学习,就是通过修养洁身自好,廉洁自身而使品德高尚。这都和雨、水,有了或多或少的联系。《易·需卦·大象》中的解释为“君子以饮食宴乐”,即取“需”(濡)之滋养义。所以儒指的是学习先王之道,来浸润身心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