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新讲·儒家篇(四)
2022/3/9 子曰师说
六、儒家儒教
现代社会有时把儒家、儒教混为一体,将儒家称为儒教,但其实儒家不是儒教。儒家不是宗教。我们试分析一下宗教:
首先,作为一种宗教,要有一个代表人物,基督教的耶稣,伊斯兰教的默罕穆德,佛教的释迦牟尼……当然,这方面要素儒家不缺,它有孔子。
其次,作为一种宗教,要有代表性的经典,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佛教有佛经,像《心经》《坛经》《金刚经》等系列经典,这方面要素儒家也不缺,它有《论语》,有四书五经,有十三经等等。

其三,作为一种宗教,它必须有道场,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徒比丘的寺,比丘尼的庵,道教的道观,我们祭祖的叫庙,当然今天百姓将这些通通叫大庙。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将儒家打造成儒教,也不断地为孔子修文庙、孔庙。
其四,作为一种宗教,它必须有一套宗教仪规,像基督教的洗礼、礼拜、弥撒;佛教剃度、早晚课;伊斯兰教的祷告等等。关于这一点,儒家文庙、孔庙也间或做一些“礼仪”,象孩子成长为成人的“冠礼”;考生考前的祈愿祈福;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的祭孔,但是这不是宗教性的仪规,而是民俗活动。
宗教最关键的要素,是任何一种宗教,都要打造出一种高于人本身的、更伟大的神秘力量。基督教有上帝,伊斯兰教有真主安拉,佛教有诸佛,道教有神仙。但是,儒家就在这最为关键至要的一环,把神坛打碎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人,焉知鬼?”哪怕是参加祭祀活动,孔子也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觉得,鬼神这类现象,看不见摸不着,最好离它远点,“敬鬼神而远之”,没有神灵崇拜,使得儒家永远有别于各类宗教。但是,儒家很关注人生问题,性命问题,生死问题,因而使儒家具有一种宗教式的敬畏情怀,信仰坚定。信宗教的有信仰,不信教的不一定没有信仰,共产党人不信教,但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好的宗教对人有教化作用,傅佩荣在《人的宗教》序言中强调了三点,好的宗教给予人的: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关于这三方面儒家都具备。他强调立志,取向高,养气,能量强,三省吾身,极高明道中庸,体验深。
儒家重视入世,强调为官为政,学而优则仕,“沽之哉,沽之哉”,孔子四门课: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门弟子,鲜有不为官者。
儒家重视历史,孔子以《尚书》中人物教弟子,树榜样,后世为史为儒,相互助益,历代大史学家都是大儒,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史学著作以史实证义理,多是儒家思想在历史事件、人物判断方面的价值体现。
儒家强调为师,孔、曾、孟、董、北宋五子、朱熹、王阳明、曾国藩等,不但自己成为一代大儒,又带出了一大批德行学问皆佳的弟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师的思想。所以儒家是最重视传承的学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