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新讲·文化篇(三)
2022/3/9 子曰师说
四、优秀文化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积极进取精神、励志养气的情操,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批八字、看风水,讲阴阳宅,搞封建迷信,都是其中的糟粕。虽然我们常说:学习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真的操作起来还很难分开,我常常把传统文化比喻成“红烧肉”,红烧肉里,既有丰富的蛋白质,也有大量的胆固醇,谁能够吃红烧肉只吸收蛋白质,不吸纳胆固醇?想得很好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就不要以红烧肉为问题的焦点,而是要以健康为追求的目的,红烧肉好吃,不能无限量的吃,也不能因为有胆固醇,就因噎废食一口不动,对待传统文化这样的精神食粮也是如此,要做一个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

五、中和文明
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发展方式,尽管在历史上几次受到外族入侵,但并没有被异化,反而把侵略者同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种具有强大包容性、共生性的文明,我们称之为“中和文明”。
“和而不同”的中和式文明是对中华民族发展特征最好的表述,从尧舜禹历代相传的政治心法“允执厥中”,到《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乃至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调和期望的都是中和,即中正平和、和而不同、公允文明。
李学勤先生曾在一次讲座时,援引台湾学者张光直关于文明起源的观点:“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独立存在,绵延未断,历久弥新,中和式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梦的文明特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在海盗式文明和奴役式文明之外,在野蛮和屈辱之外,还有一种值得骄傲和自我证明的发展方式,那是理性激情不断唤醒良知与自信的一种文明,这也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