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医案》—鲁兆麟是这样评价的
2016/7/7 神黄中医

     导读:“中医各家学说”领军人鲁兆麟点评《丁甘仁医案》,并归纳总结出了其四大学术特点,相信对大家深入理解和研究这部医案著作有一定帮助。

    

     《丁甘仁医案》全书共8卷,乃丁氏毕生临床经验之总结,颇能反映丁氏的医学理念和治疗特点。其中,卷1~6为内科杂病、时病医案,卷7为妇科医案,卷8为外科医案,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60多种病证,收载病案400余例,方案600余则。其中,颇多险症重病。《丁甘仁医案》不仅记述详尽,而且夹叙夹议,经常一边录案,一边援引经旨以阐明治疗机理,颇有利于后学。此外,丁氏的许多宝贵经验亦蕴藏于医案当中。比如,治疗疟疾经常要用到柴胡、草果、青蒿这三味药物,但是,何时用柴胡,何时用草果,何时用青蒿?仔细阅读和分析,就会发现,一般情况下,少阳枢机不利多选用柴胡,中焦湿邪偏胜多选用草果,湿郁热蒸神倦多选用青蒿。再比如,丁氏治疗不寐证时,经常使用化痰开胃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堆砌养心安神的药物。原来,不寐多责之心肾不交,而心肾不交又责之中焦斡旋功能不畅,使用化痰开胃的方法正好起到恢复中焦气机升降的作用,脾胃气机恢复,中焦升降正常,心肾自然相交。由此可见,丁氏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无论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还是对疾病辨治的不落俗套,都值得后学揣摩与效法。因此,该书刊行后颇得后世学者青睐。除上述已经提及者之外,概略而言,《丁甘仁医案》尚具有如下学术特点。?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丁甘仁医案》

     1.善用经方,辨治伤寒杂病

     丁氏重视经典,于仲景学说情有独钟。正如其门弟子、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为该书作序所言:“……于海上得丁师甘仁,师于黄帝、岐伯、越人、元化之书,既多心得,而尤致力于仲景古训。尝谓医有二大法门,一为伤寒之六经病,一为金匮之杂病,皆学理之精要,治疗之准则。”丁氏早年于上海行医之时,曾受安徽婺源籍名医汪莲石指点,对舒驰远《伤寒集注》用功颇多,在伤寒六经辨证及治法等方面获益匪浅。因此,丁氏不仅于外感疾病辨治时尽量选用经方化裁,且于杂病辨治方面,亦多使用经方。近代著名经方家曹颖甫在为该书作序时曾言:“每当诊治,规定六经纲要,辄思求合于古,故其医案,胸痹用瓜蒌薤白,水气用麻黄附子甘草,血证见黑色则用附子理中,寒湿下利则用桃花汤,湿热则用白头翁汤,阳明腑气不实则用白虎汤,胃家实则用调胃承气,于黄疸则用栀子柏皮,阴黄则用附子”。足见丁氏于经方运用之娴熟。

     从《丁甘仁医案》所载的16则伤寒病案中,可以看出,全部医案均采用六经辨证,以经方加减治疗。或以麻黄汤加减散太阳肌表之寒邪,或以大青龙汤加减疏外邪而清胃热,或以栀子豉汤加减疏达伏邪而化痰滞,或以桂枝白虎汤加减解太阳、阳明两经之邪……由于丁氏居处南方,湿邪偏胜,因此,在运用经方时很少使用原方,都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以适应当时治疗之需要,如经常配伍具有燥湿化痰作用的二陈、平胃等方剂。至于杂病论治,除上述曹颖甫氏已经提及者之外,在《丁甘仁医案》中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为后世效法,如用小建中汤化裁治疗虚寒胃痛,用桂枝汤化裁治疗产后汗出,用四逆汤化裁治疗寒湿肿胀,用温经汤化裁治疗月经闭止……其辨治思路和用药之法颇具经方家风范,无怪乎有学者认为“丁氏亦可称为经方家”。

     2.重视六经,倡导寒温融合

     自清代温病学说发展成熟之后,伤寒、温病成为医界辨治外感疾病的两大法门。对于伤寒,多宗仲景之六经辨证;对于温病,多宗叶桂之卫气营血辨证。丁氏经过多年的临证实践,认为在外感热病的辨治方面,应该打破伤寒和温病的对立局面,将二家之说融会贯通,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如伤寒化热伤津之时,配合使用增液汤养阴清热;风温肺胃蕴热之时,主以麻杏石甘汤宣散透邪。其寒温融合、灵活变通的思路,究其机理,正如其孙济万所言:“盖人之禀赋各异,病之虚实寒热不一,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化寒,皆随六经之气化而定”。?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伤寒论》

     如《丁甘仁医案·湿温》中记载:“朱孩,湿温已延月余,身热不退,腹痛便泄,大腹膨胀,面浮体肿,舌苔灰黄,脉象濡数,纹色青紫,已逾气关。某专科投以银、翘、芩、连、滑石、通草、楂、曲、鸡金、苓、术等,意谓疮积成矣。惟按脉论证,此三阳之邪,已传入三阴。在太阴则大腹胀满,在少阴则泄泻体肿,在厥阴则腹痛肢冷。卫阳不入于阴则发热,水湿泛滥横溢则遍体浮肿。小孩稚阳,病情若此,犹小舟之重载,覆沉可虑!今拟真武、理中、小柴胡复方图治,冀挽回于什一。熟附片八分,炒干姜五分,炒白术一钱五分,连皮苓三钱,陈皮一钱,炒潞党一钱,软柴胡五分,清炙草五分,川椒目十粒,砂仁八分,大腹皮二钱,六神曲三钱。”对于此例湿温病患者,于氏从六经角度予以辨治,所用方药亦为经方加减,其重视六经、融合寒温的思想一览无余。

     3.用药清灵,主张和缓醇正

     用药清灵、和法缓治为孟河医派的遣方用药特色。丁甘仁为孟河医派的代表医家,除受师承因素的影响之外,其对和缓用药更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尝谓:“夫交浅言深,取信良难,况在死生存亡之顷,欲求速效,授以猛剂,则病家畏;素不相习,漫推心腹,则病家疑;疑与畏交相阻,虽有上工良剂,终以弃置不用……闻古之善医者,曰和曰缓,和则无猛峻之剂,缓则无急切之功。凡所以免人疑畏而坚人信心者,于是乎在,此和缓之所以名,即和缓之所以为术乎”!纵观《丁甘仁医案》中每味药物的使用剂量,大多集中在三分至三钱之间,鲜有超出上述剂量范围者。至于药物的选择,亦多轻清灵动之品,如透散祛邪多选用淡豆豉、荆芥穗、薄荷叶、净蝉衣,芳香化湿多选用鲜藿香、鲜佩兰、白蔻仁、鲜藿梗,清利湿热多选用清水豆卷、茯苓皮、生苡仁、飞滑石,化滞调中多选用紫苏梗、六神曲、炒枳壳、炒谷芽……“轻可去实”之风格显而易见。

     试举《丁甘仁医案·风温》中一案:“张童,风自外来,温从内发,风性属阳,温易化热,热盛生痰,风善上升,风温痰热,互蕴肺胃。发热旬余,口干欲饮,咳嗽气粗,胁肋牵痛。热痰蒙蔽清窍,灵机堵窒,心主神明之所,变为云雾之乡,神识模糊,谵语妄言,起坐如狂。前医叠投犀羚不应,其邪在气,不在营也。况按胸腹之间,似觉闷胀,内夹宿食,又可知也。舌尖红,苔薄腻黄,唇焦,脉滑数。《伤寒大白》云:唇焦属食积,腑行溏薄,不得径用下达明矣。脉证参合,痉厥之险,不可不虑。姑拟辛凉清疏以解伏气,温胆涤痰而通神明,苟能神清热减,自有转机。薄荷一钱,朱茯神三钱,广郁金一钱五分,天竺黄二钱,荸荠汁(冲,一酒杯),银花四钱,枳实一钱五分,象贝母三钱,鲜石菖蒲五分,保和丸(包,三钱),连翘二钱,竹茹一钱五分,活芦根(去节,一尺),冬瓜子三钱。一剂神清,二剂热减,三剂热退而愈。”如此风温重证,仅用三剂轻灵之药即获痊愈,其临证心法可见一斑。?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伤寒大白》

     4.辨治喉痧,着重分清气营

     丁氏业医之季,曾数度经历喉痧流行。他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喉痧的病机是“风温疫疠之邪,引动肝胆之火,酝袭肺胃两经,发为喉痧”。因此,在治疗上,明确提出“时疫喉痧初起,则不可不速表,故先用汗法,次用清法,或用下法,须分初、中、末三层,在气在营,在气分多,或营分多”,治疗原则总以“得畅汗为第一要义”。观其诊治喉痧医案,皆从温病卫气营血着手辨证。丁氏总结出治疗喉痧的八首自拟方剂,其中,解肌透痧汤、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减升麻葛根汤偏于疏表;加减黑膏汤、凉营清气汤、加减滋阴清肺汤偏于凉营;败毒汤偏于清透;加减竹叶石膏汤偏于清化。丁氏辨治喉痧的宝贵经验,为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如丁氏曾治一王姓喉痧患者:“年二十岁,本丹阳人,客居沪上。患烂喉丹痧甚重,丹痧虽布,壮热不退,烦躁不寐,汤饮难咽,且是新婚之后,阴液早伤,疫火充斥。合家老幼,焦灼万分,延余诊治。病已七天,诊脉弦洪而数,舌红绛起刺。余曰:此温疫之邪,化火入营,伤阴劫津,内风欲动,势将痰涌气喘,危在旦夕间矣。随用犀角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加陈金汁、竹沥、珠黄散等药,数日而痊。”从临床表现来看,本例患者“丹痧虽布,壮热不退,烦躁不寐,汤饮难咽……脉弦洪而数,舌红绛起刺”,一派邪热稽留、伤津劫液、内内欲动、病势危急之象,丁氏治以凉营清气、泻火解毒之法,使患者快速转危为安。从其用药思路来看,既除其病生之本,又防其将生之变,丁氏不愧为治疗喉痧的高手。

     来源:丁甘仁医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查看:当代中医人,月薪过万的秘诀!

     点击图片,阅读近期精彩好文

    

    

    

    

     请先关注微信公众号:zk120

     回复“应用”:下载App,古籍1800本、医案4万、方剂30万回复“伤寒论”:微信读古籍,启蒙六经辨证回复“神农本草经”:微信读古籍,最早中药专著回复“素问”:微信读古籍,中医始祖之作回复“病历夹”:在线管理病历,你的病人你做主回复“诊疗”:针对疾病和症状,推荐权威可靠的治疗方案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得神黄中医智库VIP特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神黄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