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新专栏 | 神奇的真武汤
2016/7/14 神黄中医
导读:今天为大家奉上的是我们的老朋友,同时也是中医智库的特约撰稿人李玉新医生发来的一篇关于真武汤的文章,请大家一同品读。
作者简介 李玉新,湖北省荆门市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新疆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专业,2003年获得新疆医科大学在职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学位后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至荆门工作。曾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得“荆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荣誉称号。目前主要从事肿瘤放化疗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真武汤不仅在治疗爸爸的糖尿病、高血压和眩晕过程中立了大功,而且治愈了我酒醉后次日眩晕不能起床的毛病,在临床上真武汤屡建奇功,现在成了我的拿手宝贝,真武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又名玄武汤,为回阳去水之重剂,具有温阳化气行水之功,是少阴经的主方。
《伤寒论》中真武汤的条文有: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中只有五味药,剂量配比为:茯苓、白芍、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根据考古已有定论的研究结果,汉代一两约合现代15g,那么真武汤的组成应为:茯苓45g,白芍45g,生姜45g,白术30g,制附片的用量我常规使用是30g,先煎半个小时,至今未见一例不良反应。本证是由肾阳虚导致脾阳虚,水湿不运内聚而生;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水湿内停是标。
我在临床应用真武汤证的时候主要抓住了三个主证:头重脚轻、眩晕、心悸。只要具备其中的两个就可以使用,而且效果非常好,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我在临床上见到的真武汤证多是常年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血脂药以及抗凝药的中老年病人,分析原因:一是中老年患者肾阳渐虚;再就是通过他们长期服用药物后出现的反应反推出这些药物属于寒凉药物,服用久了伤了肾阳,阳虚水泛而出现真武汤证。这样的病人服用真武汤后见效非常快,一般三五付就有明显好转,说明上述长期服用的西药导致的肾阳虚可以通过真武汤逆转。

真武汤的临床实践提醒我,在这个无法拒绝西医西药的社会,有更多的“神农”尝“百草”,只是此“草”非彼“草”,一个是天然药物,一个是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中医的思维去了解人工合成化学药物的药性,通过临床上吃西药病人的症状反推这些药物的药性,然后随证治之。
我曾用真武汤治愈了女儿同学爷爷的房颤。女儿同学的爷爷几年前曾经因为冠心病装了两个支架,近一年频发房颤,头晕、双下肢无力、心悸不适,是典型的真武汤证,刚开始爷爷不相信中医,因为西医的心内科专家给爷爷说中医对于房颤是无效的。爷爷因为女儿的另一个同学被我治愈了皮肤病,那位同学的妈妈跟爷爷说起我,建议他找我开中药试试。我给爷爷开了五付真武汤,并给他说如果我开两次方子没有改善,就另请高明。这是我的习惯做法,只给自己两次机会,如果两次没有效果,就不能耽误病人的时间,也不能再浪费金钱,应该建议患者换医生。爷爷把药抓回家,本不太想吃,也没有报什么希望(因为我也心里没底,只是说试试、尽力之类的话),但想想钱已经花了,吃着试试吧,没想到吃到第三付药的时候,心慌的症状就好转了,虽然感觉有房颤发作,但发作时没有以前那么难受了。这让爷爷有了信心,坚持在我这吃了三个月的中药,不过爷爷的中药是自作主张两天吃一付,我知道后也没有强求,慢慢来吧。
现在爷爷已经成了我的活广告,亲戚朋友有什么病都介绍来找我,说来也奇怪,正如爷爷说的,他给我介绍的近十个病人,吃中药的效果都很好。让我更奇怪的是,他连续介绍的几个冠心病患者,都是青一色的真武汤证,而且效果很好,见效后,基本把长期口服的西药都停了,病人各方面的感觉都非常不错。唯独有一位见效后,不敢按照我的思路慢慢撤西药,被我婉转谢绝,只能说他和中医没有缘分了。
爷爷之所以由不信中医,到抱着试试的态度,直到最后成为我的中医铁粉,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疗效让爷爷心服口服。所以说,疗效是硬道理。
爷爷现在精神饮食睡眠和体力都非常好,虽然七十多了,精神气非常足,关键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信心,而且知道了康复的秘诀不仅仅在中医药的调理,还需要配合饮食调理。开中药的同时,我给爷爷推荐了一本书《饮食革命》,这本书的作者做了多年的外科医生,名叫小考德威尔·埃塞斯廷,作者通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植物性饮食不但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甚至能够逆转病情。爷爷非常认真地看了这本书,现在他常挂在嘴边的是书中的这么一句话:任何有鼻子有眼、有兄弟姐妹、会跑会跳、会游泳、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东西一概不吃。他真的做到了,从此找回了健康,找回了信心。这才是医生应该帮助病人做到的,让病人从此不再需要医生这个拐杖,用自己的双腿走路。因此我理解的好医生应该把病人往外推,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健康,不再需要医生,这是作为医生最理想的境界。
在给爷爷治疗的过程中最成功的是让他成功地撤掉了长期口服的几种西药,只有一种和支架相关的抗凝药物我没有敢让他撤,因为在经典里找不到这样的先例,为了安全起见,我没敢撤这种药!
作为中医人,我个人的理解是通过真实的疗效,让患者信服中医,转变对中医的观念,从而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对中医的看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尽一己之力,做中医的传播者。
声明:文章原作者李玉新授权于zk120发布,未经同意请勿转载。请先关注微信公众号:zk120
回复“VIP”:一键申请,尊享30日神黄VIP服务回复“应用”:下载App,古籍1800本、医案4万、方剂30万回复“伤寒论”:微信读古籍,启蒙六经辨证回复“神农本草经”:微信读古籍,最早中药专著回复“素问”:微信读古籍,中医始祖之作回复“病历夹”:在线管理病历,你的病人你做主回复“诊疗”:针对疾病和症状,推荐权威可靠的治疗方案

一键申请,尊享30日神黄VIP服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神黄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