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经,先辨虚实
2016/8/5 神黄中医

     导读: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年为多见。治疗痛经,需先辨虚实,而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治疗。辨虚实有哪些技巧呢?

    

     张景岳曾指出:“实痛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多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

     但临床上往往有异常情况,就以痛在经前属实、经后属虚,痛而拒按属实、喜按属虚来说,对某些不典型的病例,就不能以此作为绝对依据。

     痛经的原因,大多系经血排出困难,不通则痛,多为实证。然而有部分病例,经量虽多,依然腹痛,有时下瘀块后痛势略缓,少顷又剧,反复发作,甚至经血愈多腹痛愈甚,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上述症状似乎出现于经血排出以后,但不能作为经后痛属虚论。缘此症系宿瘀内结,凝滞胞宫,是以经血虽下,疼痛不减,故即使经行过多如注,在治法上仍当活血化瘀,从实证论治。

     如果按常规辨证处理,用止血定痛之剂,则宿瘀未消,瘀血留滞,非但达不到止痛目的,相反出血也越止越多,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归经。这是痛在经前经后、属虚属实异常辨证之一。

     喜按属虚、拒按属实,也并不尽然。临床上有不少病例,尽管是经来不畅的瘀滞实证,往往也喜按、喜揉、喜暖,而拒按的患者,大多系瘀滞较严重的实证,腹部胀硬,甚则灼热,一触即痛。按、挤、揉使瘀血流畅地排出,特别是寒凝挟瘀,得暖较舒,血得热则行,通则不痛。

     因此辨别虚实,不能一概以喜按、拒按定论,通常对这类病例的辨证,除参考舌脉以外,尚须注意经血排出后或下瘀块后腹痛是否轻减以别虚实。

     如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致经来不畅,血滞作痛,偶而出现拒按现象,这是属于挟虚挟实的类型。更有部分患者,往往既喜按又拒按。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轻按较舒,重按即痛;另一种是轻按即痛,按重反舒。前者每多兼寒兼瘀,寒轻瘀重;后者则属挟瘀挟虚,瘀少虚甚。这类病例临床上也常可遇见。

     至于痛经的虚实比例,张景岳曰:“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即此言确有至理。但据临床观察,也可以这样说:全实者果然不多,而挟实者也确属不少。

     按痛经系慢性疾病,由于经血排出困难,致每行腹痛,经净以后,体质尚未复原,而下次经水又至,月复一月,禀体难免不足,或平素体弱,气血本虚,经血无力排出,致瘀滞作痛。

     凡此种种,都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以说挟实者多。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作者蔡小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查看:当代中医人,月薪过万的秘诀!

    

    微信:神黄中医智库

    只属于中医医生的微信公众号求关注啦!欢迎来这里聊中医,学中医,用中医! 参与活动,尊享60日神黄VIP服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神黄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