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银针,国医大师石学敏治高血压经验分享(上)
2016/8/25 神黄中医

     导读:石学敏院士结合自己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创了以“活血散风,疏肝健脾”为治疗原则的针刺降压法,该方法具有显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被业内专家所关注。

    

     传统医学无高血压的病名,但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可散见于“头”、“眩晕”等,其病机多归于肝、肾、痰浊等。而石学敏院士首次提出,气海失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石老指出:“膻中为气海,位近心肺,为宗气所聚之处”。

     《灵枢·邪客》篇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故有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石老认为:“宗气可以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是血压形成的基础,而气海失司,宗气失乖,则可以导致血压失常”。

     《灵枢·海论》也有相关论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所以石老认为,气海理论是中医学认识、分析及治疗高血压病的根本理论基础。

     石学敏院士以中医学的“气海”理论为基础,结合“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所伤者无非气血”(《气血合脉说》)及“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确立了高血压病以“活血散风,调和肝脾”为主的治疗原则,创立了以人迎穴为主穴,有明确的、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的针刺手法,从而将针灸治疗学剂量化,临床治疗理论科学化,治疗刺激量精确化,为针灸治疗学奠定了科学化的基础。同时着重强调“重治神”的学术思想——崇尚治神,以神统针、以针驭神。石学敏院士对于神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主要总结了四点:

     神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心藏神;

     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过程;

     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

     神之所治—凡针之法,必先调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

     他认为治神包括两方面含义:首先要求医者全神贯注,定精会神,定神气于指端,同时,医者观察患者神态,待患者精神状态安定,心平气和,然后下针。针刺时医者“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幕,如待贵人”。石学敏院士认为,医者能做到如处于“旁若无人”之境医治患者,才是取得良效的前提。

     欲知石院士针刺降压的组方及操作手法,请关注下期内容!

     来源:针刺治疗高血压临证经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查看:当代中医人,月薪过万的秘诀!

    

    微信:神黄中医智库

    只属于中医医生的微信公众号求关注啦!欢迎来这里聊中医,学中医,用中医! 一键申请,尊享30日神黄VIP服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神黄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