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土壤日"中国活动主题:土壤污染防治暨"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系列报道(二)
2018/12/6 22:27:02大会新闻组 中科院南土所

     12.06

    

     今天是分会专题的主场,大家有木有像小编一样得了选择恐惧症,只恨自己不能耳听八方呢?虽然小编昨天熬夜奋战,但今天一早还是顶着大大的熊猫眼直奔会场为大家带来会场的更多精彩......(被自己的敬业精神感动到流泪?)

    

     热度持续走高

     精彩现在继续

    

     分会精彩

     分会场报告10大主题:(1)土壤污染过程、效应与源解析;(2)土壤污染调查、监测和评估技术及应用;(3)农用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4)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5)石油和石化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6)矿业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7)复合障碍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8)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标准和法规;(9)城乡空间规划、绿色金融与修复科技创新;(10)土壤修复材料、制剂和装备制造及应用。

    

     上午场

     1

    

     下午场

     2

    

    

    

    

    

    

    

    

    

    

    

     爱学习,爱科研

     提问ing

    

    

    

    

     新势力

     研究生专场

     除了大牛的报告值得期待, 还有很多硕博士研究生也给大家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新一代土壤修复人的精彩报告!

    

    

    

     展厅精彩

    

    

    

    

    

     和我一起到中华厅的展厅走一走,看看模型和展览

    

    

    

    

    

    

    

    

    

    

    

     玩一年,有木有?

     求带走

    

     角落里的液晶屏墙报

     高端大气上档次

    

    

     又到了精彩的采访环节

     都有哪些小可爱出现在这里呢?

    

     Q

     A

     记者团

     徐灵颖 陆访仪

     张艳霞 王信凯

     刘本乐 刘 鹏

     周 怡 刘 珂

    

    

     参会代表

     大会负责人

     大会报告人

     分会召集人

     企业代表...

    

     大会志愿者

    

     Q:请问你主要负责志愿者工作中的哪一块内容?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

     A:我们注册组的工作量总体来说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注册报到前期参会人员材料的准备工作,注册报到过程中参会人员也比较多。之前做过会议志愿者相关工作,所以对这次的工作也算熟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参会报到人员人流分流等问题,希望下次能够做得更好。

     周世伟副教授

     Q:您好,您所提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中,施肥与改良剂联合修复污染农田土壤对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要求吗?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农田土壤修复推广中有什么问题?

     A:一般没什么要求。本研究主要针对铅污染农田土壤。土壤修复技术,特别是一些修复剂和调理剂推广到大面积农田土壤修复过程,往往还很难。一方面,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另一方面,需要降低修复成本及修复技术的风险评估等。

    

     鲁东大学

     李芳柏研究员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Q: 李老师,您好。您报告中提到对稻田中镉和砷分别建立了单因素情景模式,那请问您是否考虑过单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呢?

     A:是的,在农田试验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考虑结果分析的时候是同时考虑的,且砷的存在也会影响镉的阻断效果。

     陈梦舫研究员

     Q:据统计,我国三分之二的化工企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这些化工企业带来的污染形势和潜在风险,您怎么看?

     A:目前,污染较高的企业大都得到了治理,但仍处于风险管控中,随着“土十条”和“污染防治法”的出台,都强调加强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和污染修复,这需要相关修复技术理论的不断更新以及企业工程的不断改良共同达到治理目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汪军 高级工程师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Q:刚才听您详细介绍了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也给我们分析了您的工作经验。您觉得当前我国土壤修复领域在管理上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再重点突破呢?

     A:在管理上,我觉得在土壤修复技术标准上还需进一步细化,在土壤修复的各个环节上还需要加强技术规范的制定与管理,争取从监测,管控,修复以及项目完成后的维护都有明确的技术规定。

     赵方杰教授

     Q: 赵教授,您提出修复技术基因编辑敲除大米中OsNramp5来降低稻米Cd含量,那这有没有问题,会对下一代水稻产生影响吗?

     A:我认为敲除这一段基因降低了水稻中Cd含量,同时也降低了水稻中Mn的含量,目前我认为这是个好事情并不会带来什么缺点,因为我们需要的是降低水稻中的Cd,下一代水稻中不会存在这个基因,不会产生别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

    

    

    

     会议小贴士

     12月7日 上午08:30-12:00 紫金厅

     8:30-09:00场地污染修复:驱动力与科技支撑 李广贺教授

     09:00-09:30土壤污染管控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林玉锁研究员

     09:30-10:00中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魏丽总经理

     (展会+墙报+茶歇)

     10:40-11:30 10个主题总结报告(召集人)

     11:30-12:00 颁奖、总结、闭幕

     2013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5日确定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今年“世界土壤日”的全球主题为 “土壤污染解决方案(Be the solution to soil pollution)”。在2018年世界土壤日庆祝仪式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主席Rattan Lal博士授予了"2018年格林卡世界土壤奖"。该奖项于2016年设立,以具有开拓精神的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D·格林卡的名字命名,颁发给通过领导能力和活动为促进可持续土壤管理和保护土壤资源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小知识

     (整理人:徐灵颖)

     素材:全国土壤修复大会新闻组

     校对:秦江涛 梁林洲 胡文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南土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