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成功放归13只人工繁育林麝 系全球首次
2017/7/7 17:52:00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来源:凤凰网陕西

    

     仪式现场

     6月29日,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科学院主办的“中国﹒陕西林麝首次野化放归活动”在陕西省宁陕县宁东林业局响潭沟正式启动。陕西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春良等领导参加了此次放归活动。仪式上,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王维胜、陕西省科学院党委书记杨星科做重要讲话,陕西省林业厅李三原厅长活动现场介绍了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和林麝野化放归情况。仪式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赵晓明主持。

     此次放归的林麝是由陕西省林业厅组织科研力量,从林麝人工种群选调优良个体,在陕西省凤县林麝科学研究示范基地进行了健康状况评估、病原体调查及其健康评价、生存技能驯化、天敌驯化、识别人类威胁的驯化、越冬训练、佩戴GPS项圈试验等工作,保证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野外环境并生存。经过一年的驯化,2017年6月15日22时30分,即将放归的13头林麝从凤县启程,经过6小时、300公里的长途跋涉已经安全抵达宁陕县宁东林业局放归地,适应当地环境。这里曾经也是野生林麝的栖息地,森林覆盖率达到94.5%,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而且这里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能够避免人类活动对林麝造成惊扰。

    

     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专访

     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接受了凤凰网陕西频道的专访,他表示:“林麝放归是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陕西林麝人工养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占很大的比重,达13000多只,反哺自然拯救的举动,对促进秦岭地区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今后将继续跟踪放归林麝的生存状况和繁殖状况,我们也呼吁宁陕的群众要爱护林麝,保护林麝,林业系统和森林公安系统将对放归区域进行清山查放。”

     放归后,陕西省林业厅将通过林麝佩戴的GPS项圈定位追踪、自动感应红外相机技术、跟踪观察、样方调查等方法对放归林麝进行放归后的科研监测,主要了解林麝的生境选择、活动规律、繁殖、疾病与寄生虫等方面情况。

    

     林麝佩戴GPS项圈定位追踪

     林麝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金钱豹共称“秦岭六宝”,其雄麝香囊分泌的麝香是传统中药的重要原料,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专控商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乱捕滥猎,林麝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处于濒危状态,形势极其严峻。全国野生林麝分布于四川、陕西、西藏等14省(自治区),数量在19520-36700只左右。其中,陕西野生林麝数量在4000-4500只。

    

     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保国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专访

     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保国表示:“林麝野化放归是随着我们国家人工圈养林麝种类以及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政府提出要恢复野外物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所以在去年我们就做了林麝野化放归的准备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林麝野化放归后面临秦岭里面的野兽如花豹、豺狗等天敌的威胁,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人工食料转换为野生的食物,我们一年多的训练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我们期望放归后林麝能躲避天敌,吃到自己心爱的食物,回归自己的家园。”

    

     放归仪式现场

     为挽救这一珍贵自然资源。近年来,陕西大力实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陕西省建立各类林业自然保护区52处、湿地公园38处,拥有陆栖脊椎动物700余种,植物40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130余种。野外大熊猫种群达到345只,密度、增幅全国第一;野生朱鹮种群由1981年仅存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只,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此外,陕西大力发展林麝人工养殖,加大林麝产业扶持力度,规范审核审批程序,积极引入北京同仁堂、福建片仔癀、四川逢春等全国著名医药企业来陕投资建场,林麝产业步入科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轨道。截至目前,陕西省林麝存栏量超过1.3万只,林麝养殖数量和麝香产量占到全国70%以上。

     “林麝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我们通过放归人工繁育的林麝来支持、恢复、发展野外的资源”,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动管处处长张德辉告诉凤凰网陕西频道:“野生动物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对生态的保护,任何野生动物的减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今天我们开展这个活动,通过人工种群反哺野外资源,这个尝试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野生动物的保护还会强化,通过野外环境的改善来支持野生动物的放归,来促进野生动物的恢复和发展,此次活动对促进野外种群的恢复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动管处处长张德辉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专访

     此次放归是人类历史上人工繁育林麝回归自然的首次尝试,也是陕西省林业厅继朱鹮成功开展野化放飞后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又一个举措,不仅对复壮林麝野外种群,促进秦岭地区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良好效果,而且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来,提高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关爱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微信号:zkyxawx)。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