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将像你一样思考
2015/11/25 中科院之声

    

     参观者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与机器人打乒乓球

     为期3天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11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吸引了12个机器人国际组织、58家国内科研机构参与,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就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未来技术路线及人工智能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目前,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德国为273台,日本、韩国则超过300台

     探讨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大会的重要议题。与会专家认为,机器人有助于提升工业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我国制造业正寻求转型与升级,在转向“中国智造”过程中,机器人将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天然认为,我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一个原因是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上升。而企业选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长远看还能够节约成本。

     通常,国际上用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来衡量机器人普及水平。目前,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德国为273台,日本、韩国则超过300台。专家表示,这说明我国机器人还有很大潜力,制造智能化还有很大空间。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机器人又是智能制造的主要技术支撑。”王天然说,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将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也表示,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提升我国工业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从而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约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的1/4。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行业,其他领域应用还比较少,未来机器人将走进更多领域。”王天然说。

     我国正制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根据《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领域的路线图: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

     制造业智能化的趋势,反过来也对工业机器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行业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灵活的制造系统,要求生产线变更所需的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不是现在的几周甚至几个月。” 王天然说,机器人必须提高运动能力和快速编程能力。

     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市场总额的80%,服务机器人是未来热点,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

     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而服务机器人直至90年代才开始出现。当前,全球机器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总额的80%。但与会专家认为,从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的热点。

     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巴隆切里表示,机器人功能愈加丰富,更加智能,使其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居家服务等领域迅速拓展。未来3年,服务机器人将快速增长,全球将有超过1500万台不同类型的服务机器人,带来超过200亿元销售额。

     服务机器人中,养老型机器人的需求增加显著,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高,能够提供助老服务的机器人受到市场关注。此外,以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早教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服务型机器人也正在兴起。

     在大会的机器人博览会上,来自全球的功能多样的服务机器人齐亮相,吸引观众驻足参观。由日本机器人专家石黑浩研发的情感机器人,有着与人相近的面容、肌肤、体态和声音,在程序的控制下,还可以模仿人的动作、表情,甚至可以表达喜怒哀乐。智能客服机器人小i,可以为你出行出主意,购物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它向客服询价。

     曲道奎说,与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型机器人需要机器人有较强的“大脑”。通过深度学习,机器人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产生不同的应变措施,这要求机器人传感器具有认知、感知的能力。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国内外的市场发展都在起步阶段,水平相差不大。

     “日本已经研发出一些用于养老的服务型机器人,但智能化程度并不理想,我国服务型机器人技术水平虽然不高,但相对工业机器人来说,国产机器人在这一领域有更多的机遇,有望‘弯道超车’。” 曲道奎说。他认为,未来10年是智能化的战略窗口期,也是我国加速追赶的时机。

     未来机器人将涵盖众多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后脑”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在未来竞争中具有战略价值,许多国家出台机器人领域相关规划。

     王天然介绍,美国发布了机器人发展路线报告,将机器人与20世纪的互联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欧盟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日本也制定了机器人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战略”中七大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韩国则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并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

     我国高端机器人严重依赖进口。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仅约30%,且主要处于行业的低端。自主知名品牌缺乏,在控制器、高精密减速器、驱动器等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和先进国家还有不少差距。

     “机器人产业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相当于‘大脑’,而在该领域国内基本依赖进口。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也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而目前国内95%的企业集中在这一环节上。” 曲道奎说,国内大大小小数百家企业,在少量的低端市场上同质化扩张。

     根据201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计划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力争在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融合,机器人产业自身也面临变革,机器人产业正步入2.0时代。

     目前,以微软、谷歌、脸书为主的互联网企业,借助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上的优势,正悄悄改变传统机器人的格局。“传统机器人在3至5年内面临转型,新一代机器人可能在未来10年内形成气候,今后主导机器人产业的可能是这批新兴技术企业,未来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高。”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说。

     王天然也认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将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后脑”,提高智能水平。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可以用人造肌肉等组成机器人,制成“软体机器人”,带来机器人领域的革命;与脑科学结合,可以使机器人的一些行为直接受控于人;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将产生类生命机器人。

     “未来机器人将涵盖众多技术,是一个平台终端。”罗军表示。他认为,我国在制定机器人相关发展规划时,要认识到传统机器人向智能机器人转变的大势,提前部署。

     来源:《人民日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