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纪念,庆祝一下丨心理杂货铺
2022/6/12 8:00:00 中科院之声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这篇是心理杂货铺的第100篇文章。有什么不同呢?倒也没有。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我在中科院之声公众号的第100篇文章,有些文章并没有记在杂货铺的名下。不过100也算是个“里程碑”,还是可以小小骄傲一下,值得纪念和庆祝。

     纪念是一种提醒,让人们回忆起重要的事情。比如研究发现,用我国民族节日作为启动,人们会更容易想到跟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和情绪。“纪念日现象”就是指在重大事件周年左右出现的情感和回忆。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灾难事件或者负面事件,纪念日“唤醒”了在悲剧发生当下的整个恐惧网络,这包括心理、生理上的一系列感受,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时候。但即便是悲剧的纪念日,也可能有好的方面:给人以重新审视的机会、体会现在的生活、寻找新的方向等等。

     很多人重视“纪念日”,因为所要纪念的事情至今仍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提醒人们“不忘初心”,比如一些夫妻会在纪念日“重宣誓言”,这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承诺。“纪念”给了我们一个契机来进行回顾和展望,也是个(重新)建立联系的好机会。比如今年是PsyCh Journal创刊十周年,十年纪念特别企划的标题就是“拥抱新十年:研究前沿和未来展望”(bracing the new decade: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向重量级学者邀稿,也进行了宣传,联络了“老朋友”也结交了“新朋友”。

     实际上不止是“纪念日”,即便是小小的成就,也值得庆祝。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有庆祝的习俗,庆祝让人们快乐、开心,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气氛,强化了那些对我们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我算是个“有仪式感”的人:比如做完几天的核酸检测值得庆祝、种的植物发芽、开花要mark一下、特殊日子和节日更要“应景一下”。实际上,我能每天都找到些“理由”庆祝一下。我的庆祝也不都是很复杂:给自己买杯咖啡、请自己看场电影,有时候戴个特殊造型的口罩也是一种庆祝。形式不重要,让我开心,这很重要。

     杜拉斯说爱情是她疲倦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这有点可遇而不可求,但拥抱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将关注点放到积极的、开心的事情上,有益于整体的身心健康。每个微小胜利都有力量,标志着自己向着目标在前进。“你做的很好”(不论是别人对我们说还是自己对自己说),让我们充满自信和能量。

     但也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明确目标,就是享受当下。完成一项事情的过程很多时候就让人感到快乐。写科普文章于我,是个挺享受的过程。从准备到写作需要注意力集中,这跟画画有点像,都可以当作一种正念的方式:专注当下,这个过程让人放松。大脑奖赏回路被激活,也会对情绪加工有关的杏仁核产生积极影响。正念还会激活前额叶和扣带回等脑区,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和情绪控制。

     我的选题并没有什么规律,不少是我生活中碰到的事情。这点要特别感谢中科院之声的编辑:时间主题都是我自发的,不是“任务”或“要求”。在我,是种自我分享。分享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研究发现在自我分享的时候,与奖励产生的认知和神经活动是相似的。有时候也是“自洽”的过程:给我“说辞”(“我这么感觉/做有道理”)或者给我“解释”(“事情的发生有原因”)。比如社交网络分享上,我就可以给自己找到这样的科学支持:自恋的人更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发帖互动(我承认自己多少有点自恋),而轻度自恋的人更不容易焦虑和抑郁、社会适应性更好。

     当然如果能够看到成果,人们会更开心、更积极。在一项实验中,即便获得同样的报酬,那些拼完乐高摆出来的人比做完就拆掉的人,做的多三倍。所以作为纪念和庆祝,最后当然是要感谢所有的读者。“里程碑”只是路上的一站,我们来日方长。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