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瞬间清醒的4个心理学效应,越早知道越好
2024/4/1 正略书院

    

     作者 | 有书杜小肆

     来源 | 有书(ID:youshucc)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停地做跨栏运动。

     有人姿势矫健,遥遥领先;有人动作蹒跚,瞠乎其后。

     年轻气盛的时候,常常不服输,靠着一股莽劲往前冲。

     待路程过半,才恍然发觉: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是更深层次的认知。

     分享4个心理学效应,帮你拓展认知,改变思维,跨越人生每一道栏架。

     01

     富兰克林效应

     懂得麻烦别人,是一种高情商。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遇到困难独自承担一切。

     本来是为他人着想,结果与身边的朋友来往得越来越少。

     永远不麻烦别人,最终只会让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把“让别人帮助你”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任职期间,有一位议员总是反对他的观点,对他充满敌意。

     旁人都以为,为了争取这位议员的支持,他会卑躬屈膝地表示敬意,或者给予一些好处。

     出乎意料的是,富兰克林选择用“麻烦”的方式博得议员的支持与好感。

     他知道对方有一本珍贵的图书,于是表达想借书的请求。

     议员将书借给了他,一段时间后,富兰克林归还书,并写了一封感谢信。

     再次见面的时候,议员开始主动与富兰克林搭话,后来,他们还成为了好朋友。

     富兰克林总结这段经历时说:“帮助过你的人,会比被你帮助过的人更愿为你做其他事。”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被需要的渴望,一旦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的,就会做更多事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感。

     正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所写:“如果想要让交情变得长久,那么你得让别人为你做一点小事,这会让别人有存在感和重要感。”

     好的人际交往,都是从互相帮助开始的。

     没必要为麻烦别人而觉得羞愧,互相麻烦,才有机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02

     飞轮效应

     熬过至暗时刻,才会迎来光明。

     经常跑步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坚持每天跑步,就会越跑越轻松;如果停止了几天或者几周后重新开始跑,会变得更加艰难。

     这就是“飞轮效应”:想要使飞轮转起来,刚开始需要付出很大的力气,但其实每一次用力都没有白费。

     一旦达到一定的临界点,轮子就会轻松转起来。

     所谓“伏久者,飞必高”,那些在某个领域取得成绩的人,背后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与坚持。

     航天员邓清明坚持25年,直到56岁才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

     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扛住了一次又一次落选的沮丧。

     在成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之前,中国首批的14名航天员,只有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仍然在服役的首批飞行员”。

     他从未停止,终于圆梦。

     村上春树曾写道:“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的确,很多事情都需要努力到临界点后,改变才会发生。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瓶颈期,自我放弃,便会留下遗憾;默默地积攒力量,时机来临的时候,就能够迎来曙光。

     03

     罗森塔尔效应

     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经常在社交网站刷到这样的消息:

     “接上这条消息,保佑您和家人身体健康。”

     “今天是好日子,转发财源就会滚滚来。”

     很多人会跟帖转发,在评论里写下:“这竟然是真的,身体好多了、真的走运了……”

     这些神奇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信念会催生出梦想,期望能演变成结果。

     它提醒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的走向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相信。

     演员赵丽颖曾在《星空演讲》中提到,自己是在否定中成长的演员。

     刚入行时她只能演配角,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圆脸不大气,演不了主角。”

     但她坚信,演员的价值绝不应该被脸型定义。

     带着这样的信念,她拼命抓住机会,演活了一个又一个角色,从小荧幕走向大荧屏,成为多部顶级制作的女主角。

     正如心理学家墨菲所说:“我们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预言家。”

     相信幸福,就会拥有美好与温暖;相信敌意,就会看到冒犯与攻击。

     心态决定磁场,你认定什么,就会吸引来与之相匹配的结果。

     04

     巴纳姆效应

     人这一生,最难的是看清自己。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网络上人格测试较准的原因。

     想要减少巴纳姆效应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学会认清自己。

     在生活中,难免会听到很多评价:

     年纪大了还不结婚,女孩子就“贬值”了。

     婚姻生活中,女性没有把所有精力放在家庭,就不是一个好妻子。

     人到中年,没能拥有足够的财富、权力和地位,就是一个“失败者”。

     当用这些外在的评价来审视自己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

     与其在别人的声音中寻找自己,不如将其转化为向内的价值判断。

     不因他人的眼光而否定自己,也不借用他人的安慰而安抚自己。

     在工作中认清自己的能力,勇敢接住挑战的机会;在社交中不妄自菲薄,大方地表达观点;在爱情里不自卑、不讨好,享受幸福……

     接纳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热爱的事,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

     最后,用清醒的头脑构建出健全的人生坐标,方能成全充盈而喜悦的人生。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

     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作者:有书杜小肆,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youshu925。

     -END-

    

    

     好文品读

    

     01 如何评价犹太人?

     02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千刀万剐

     03 读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就明白了无常与命运

     04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相互麻烦,彼此感恩

     05 最好的活法:抬举自己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