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事智慧: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2024/4/1 正略书院

    

     来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01

     46岁那年,山西农民张科,一夕之间失去双亲。

     凶手是邻居张平。

     因为宅基地纠纷,张平闯进张科家,质问张科父母,到底答不答应他垒院墙。

     虽然看得出来当时张平很愤怒,但是张科父母也没太当回事。

     毕竟农村里为了土地上的一点破事,吵嘴打架的事情多了去了,谁先服软谁就输了。

     可这一次,他们低估了张平的决心。

     张科父亲拒绝的话语刚落地,张平就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把尖刀,在其身上连续捅刺。

     杀红眼的张平也没有放过张科母亲,同样是数刀毙命。

     张平很快被拘捕,死刑是跑不了了。

     可就在张平受审期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张科突然找到张平的妻儿,一番肢体冲突之中,张科刺伤了张平的妻子,并且连捅张平儿子40多刀。

     然后张科余怒未消,继续追杀张平的妻子,未果,又跑到张平家中,将其90岁的父亲和84岁的母亲杀害。

     彼时,距离张科父母遇害已满7个月。

     前天,法院公示,张科被判死刑,而在前一年的8月13日,张平已经被执行死刑。

     1块宅基地,7条人命,两个家庭被毁。

    

     02

     张科和张平的悲剧,让我想到两年前,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个名字:福建莆田的欧某中。

     如果不是一次危房改建,欧某中还是那个老实本分的农民。

     在四里八乡,他还有拯救落海儿童,不携恩图报的美名。

     2017年,子女成家立业后,辛苦了半辈子的欧某中决定翻盖一下老屋。

     手续很快批复,可欧某中刚拆了旧屋,周围的几户邻居就跑来阻止。

     因为欧某中建房旁边,有几处土地也在规划改造范围。

    

     种种历史原因,这几块地归属权一直纠缠不清,几方也曾找过相关部门调解,可总有人不满意。

     只要欧某中动土,就有邻居抗议,两边人甚至几次动粗。

     新房建不了,家人没地住,欧某中只能在废墟上搭了一个窝棚,自己住里面,母亲和妻子去了亲戚家暂住。

    

     原本以为这只是权宜之计,没曾想一耗就是5年。

     期间,建材涨价,欧某中盖房子的钱不够了。

     他便借钱养海带,恰巧赶上行情不好,不仅没赚到钱,反欠了不少外债。

     之后欧某中只能出海打短工,几年下来劳心劳力,健康也出现了问题。

     不过比起身体上的毛病,更重要的是心病。因为土地纠纷,新房迟迟盖不起来,妻子曾气得要和他离婚。

     后来欧某中准备搁置争议,先在审批好的宅基地上建房,可邻居不依不饶,说什么也要等到解决完土地纠纷才能开工。

     几番调解无果,欧某中只好在网络上曝光一切,企图寻求舆论帮助。

     可还没等来转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落下了。

     2021年10月10日,欧某中的窝棚被一场台风吹得七零八落,其中棚顶的铁皮落到邻居欧某发的菜地里,压坏了一些蔬菜。

    

     风停后,欧某中去拾取。两家本就有矛盾,这一去自然又是一番口角。

     紧接着,欧某中揣着一肚子怨气回到破破烂烂的“家”中。

     没人知道,欧某中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狂风骤雨。

     能看到的只有一个拿着砍柴刀的中年男人,怒气腾腾地走进了不远处的一幢独栋小楼。

     然后,邻居欧某发一家祖孙四代,2死3伤,最小的受害者只有十岁。

     最后,欧某中潜逃到深山中,8天后自杀身亡。

     上面两件个案件何其相似。

     还是老祖宗说得好:“该放手时就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也尽量不要把别人逼得太狠。

     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一个大老爷们走上极端,只能两败俱伤。

     03

     还记得当年引发全网热议的“火锅店员开水浇女客”事件吗?

     浙江小伙儿小朱,2岁父母离异,被乡下的祖父母抚养长大。

     平时乖巧懂事,17岁那年,他来到温州的一家火锅店打工。

     小朱工作很上进,未来希望从服务员转到管理岗位。

     一天晚上,用餐高峰期。

     一位女顾客让他帮忙加汤,他正在服务另外一桌客人,没有立刻上前。过了一会儿,小朱再去加汤,女顾客很不满,瞪眼抱怨他动作太慢。

     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又感觉到对方的不尊重,小朱也忍不住回了一句:“不要把你的情绪带到我的工作状态中来。”

     女顾客当时就急了,让他喊经理过来,还在微博上公开投诉,并艾特了餐厅的一位知名股东。

     看到投诉,这名股东打电话到餐厅询问情况,并且训斥了小朱。

     之后,小朱去找女顾客,想要私下协商,希望能删除微博。女顾客不予理睬。

     小朱撂下一句“你出事后,别怪我”,就走开了。

     接着,让人心惊的一幕发生了。

     小朱端着一盆热汤,对着女顾客当头浇下。

     这还没完,可能是觉得因为对方,自己得罪了老板,想要在职场更进一步的希望没了,气头上的小朱一把将对方掀翻在地,扑上去一顿拳打脚踢……

    

     结果女顾客重伤入院,全身42%面积被烫伤。

     当然,小朱的麻烦更大,坐牢赔偿一样跑不掉。

     这场冲突里,两个人都在逞一时之快。

     期间,但凡有一个人能退一步,就不可能闹出什么大乱子。

     所以说,做人别太过,做事别太绝。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老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04

     作家雾满拦江,提出过一个概念:恶性博弈者和善意博弈者。

     恶性博弈者,喜欢从自身利益出发,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

     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个善意博弈者,说白了就是愿意退让的好人,那么大概率会得逞。

     但是,这个世界存在绝对的好人吗?

     是人就有底线,触及底线,恶意就会显化,这时候恶性博弈者,必将被反噬。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你见过的狠人有多绝?

     一个高赞回答@西门搓雪 让人印象深刻。

     网友所在的小区,有一对夫妻,3年前生了孩子,后来孩子会爬了,平日里会闹出一些动静。

     他们楼底下也住着一对夫妻,天天嚷着扰民。

     楼上的夫妻是讲理的人,想了各种办法减少“噪音”:地板上铺满垫子,给孩子带护膝,然后每天晚上九点准时把孩子哄睡觉……

     可楼底下那家还是不满意,只要有一丁点声音,就要上门“理论”。

     疫情期间,小区封控,楼下又控诉楼上扰民,各种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理由是他们要睡午觉。

     后面小区一解封,楼上的小夫妻就搬了出去,楼下的邻居以为他们赢了。

     岂料,没过多久楼上就开始装修。

     施工队就一个人,天天拿个电镐在那哒哒哒,把非承重墙哒哒完了,然后砌起来,过阵子再哒哒哒。

     这时候,是个人都明白楼上在报复。

     最难受的是楼下的那对夫妻,有一个晚上还经常上夜班。楼下去投诉,可人家合法合理,还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装修,谁来说情也不买账,楼下有气也只能憋着。

     我们这一生,都在和人打交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恩怨。

     山水有相逢,焉知别人逮着机会,不会和你秋后算账?

     说话做事太过决绝,其实也是断了自己的后路。

     05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中提到过一桩往事。

     俞敏洪刚刚发迹的那段时间,遭遇过一次绑架。

     歹徒拿了钱以后,本想撕票。没想到,绑匪头子最后饶了他一命。

     当时他听到对方说了一句:“俞敏洪还是个不错的人,钱够我们花一阵子了,就留他一条命吧。”

     那一刻俞敏洪只觉得自己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但是更让他后怕的是,事后他才知道这伙劫匪连他在内前后一共绑了7个人,只有他活了下来。

     而活下来的原因,还要从绑匪头子的另外一个身份,度假村老板说起。

     那年,俞敏洪的新东方要开暑期培训班,去度假村租赁教学用地,提前付了20万租金。

     说好了结束后多退少补,可对方欠了他3万块钱迟迟不还。

     期间,度假村老板打电话给俞敏洪,希望能延迟还款。

     俞敏洪虽然觉得不妥,但是也不想逼得太紧,就说:“实在没有就算了,明年再用度假村再谈。”

     没想到正是这一念之仁救了他的命。

     还是老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当然,这里的“留一线”不是指在人和事上无原则地退让,而是不要咄咄逼人。

     只要你别把一个人逼到绝境,大概率也不会让自己置身险境。

     参考资料:1. 都市现场:《双双死刑!双亲因宅基地纠纷被邻居杀害,男子“反杀”邻居父母及儿子!》2. 新京报:《莆田2死3伤重大刑案,官方回应土地纠纷始末》3. 中国新闻周刊:《莆田刑案致2死3伤:农村土地纠纷何以至此?》4. 浙江在线:《火锅店员工“开水浇头”前发生了什么?》5.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

     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工作最好的状态,是人事分离

     02 记住,永远不要掉进“自证陷阱”

     03 有人讨厌你,证明你活得不错

     04 筛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05 真正厉害的人:说话软,做事硬,做人稳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本文图片基于CC0协议引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