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我的学渣儿子”,青岛爸爸这段发言火了
2024/4/1 正略书院

作者 | 脆皮先生
来源 | 脆皮先生(ID:cpxs2009)
01
你平时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最近,很多人在一段火爆全网的家长会视频里,看到了近乎满分的答案。
山东青岛,一个差生的父亲,被要求在家长会上发言。
这位父亲上来先道了个歉:“我的儿子是个学渣,给班里拖了后腿,我深表歉意。”

随后话锋一转,开始了长长的一段“夸夸”。
学习这么差,换别的家长不羞愧就不错了,还有什么要夸的呢?
这位父亲说,首先要夸我的儿子心理特别强大。
学习成绩都这么差了,依然能吃能玩能喝能睡,比我的心理素质都高。
台下顿时笑声一片。
仔细想想也没错,一般孩子考不好,不是担心被父母责怪,就是垂头丧气,难过灰心。
这个孩子却压根不往心里去,这心理可不是强大么?
紧接着,孩子父亲又说了:“在老师们的关怀下,我发现孩子竟然有时候也能考及格了,我看到了他一天天在进步。”
虽然孩子学习不好,但是他也知道努力和进取。做父母的还有什么不欣慰的呢?
最后他总结道,出于这两点,我相信我的孩子会有美好的未来,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短短几句话,又有情商又有格局,却看得我又笑又泪。
笑的,是他的幽默和心大;而让我眼眶湿润的,是自觉惭愧。
扪心自问,如果站在台上的是我,即便不尴尬,我可能也做不到如此坦然。坦然地接受孩子的缺点,接受他并不符合世俗对于“好孩子”的检验标准。
望子成龙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可若是他只是一块“废柴”,又有多少父母,能像这个父亲一样,欣然接受呢?
就像网友所评论的那样:很多父母一生都不会明白,对孩子而言,这几句话比什么教育都管用。
真正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无条件的接纳。
哪怕孩子远远低于我们的期望,你也可以做到完全信任他、支持他。
赞美他的优点,也要尊重他的缺点,而不是一味地逼着他完美,逼着他完成我们的期待。
父母不内耗,孩子才能有出路。
02
很多父母,能接受自己失败,却看不得孩子失败。
综艺《少年说》里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声泪俱下地控诉父母的打压让自己有多受伤。
语文考了100分,但因为数学不及格,就要被父母骂不思进取。
运动会上跑800米为班级挣得荣誉,父母却阴阳怪气:什么时候能在学习上也这么努力?
甚至有一次,她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连老师都表扬了她的进步,可父母看不到也听不到,一句鼓励的夸奖都没有。
孩子被父母伤透了心。
她明明语文优异,跑步很快,进取努力。可在父母眼里,却只有偏科严重,四肢发达,不够刻苦。
有些父母,不止接纳不了孩子的缺点,就连她的优点也视而不见。
只要达不到他们的标准,就是“不够好”。
可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就各不相同,必定要经历不同的成长过程。
教育孩子又不是工厂上的流水线,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生产模式。
真正的接纳,是要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
孩子内向,就不要逼他社交;孩子文静,就不要逼他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才艺;孩子喜欢奥特曼,就不要逼她喜欢芭比娃娃,逼她更“女孩”。
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追求标准。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我不管短板,我只要做好我的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凑起来,我就是一个高桶。”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长板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哪怕微不足道。
与其逼迫他们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不如解放他们的天性,寻找人生中的那块“长板”,肆意生长。
让孩子明白:即便你不那么完美,但丝毫不影响你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
03
《地球上的星星》里说:你不用所有事都做得和别人一样好,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
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的宇宙里发着光的星星。
你看到,他便加倍闪耀。你忽视,他就黯淡无光。
清华教授龙平曾说过自己小女儿的故事。
他有三个孩子,前两个都是个顶个的优秀,只有小女儿有点棘手。
因为他的女儿,是个“数学白痴”。别的孩子一分钟能算4、5道算术题,他女儿算一道都有点费劲。
气得老师打电话告状:你这个女儿,严重拖后腿!
哪知龙平却说,她未来可能比其他两个孩子更有出息。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过他的观察,小女儿虽然数学不好,在其他地方却胜过哥哥姐姐。
第一是外向,无论是保安还是园丁,才上小学的她见到谁都能上去攀谈两句。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也毫不怕生,上去就问。
不仅如此,别看她小小年纪,为人处事却有一套。
一次迟到,被关在校门外的她想让保安给自己开门,便拿出了早早准备好的糖果。
哄着人家说:叔叔你等我这么久不容易,快吃块糖吧,迟到是我不对,下不为例!保安大叔便乐呵呵地给她走了“后门”。
第二就是心态稳,乐天又自信。
有次放学,她回家开心地和爸爸说:哥哥今天作为学生代表上去升旗啦!
龙平没忍住说:你什么时候能上去升个旗?
没想到女儿不仅不伤心,反而毫不在乎:咱们家有一个代表就够了。逗得龙平开怀大笑。
这样的孩子,未来你还担心她什么呢?
没错,她或许成绩不会太好,也可能没办法上什么好大学,但她机敏勇敢,不怵和任何人打交道。
她大方自信,不会因为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黯淡。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唤醒人的价值感吗?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是父母的态度,给予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
愉快地去接纳孩子的真实面,好也罢,坏也罢。都要允许他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在自己的时区里从容长大。
04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圆”的故事。
有一个圆,不小心弄丢了一个角,所以不再圆了。
为了寻找丢失的一角,它踏上了旅程。但是因为不够圆,一路上它走得很慢很慢,欣赏了很多沿途的美景。
直到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那个角。它变得完整,却也因此不受控制地向前滚去。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再也无法看清路上的风光。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孩子,都是那个不完整的“圆”。
他们或许棱角锋利,或许走得很慢,却也因此才让他有了更独特的体验。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认可他的“不完整”,并且给孩子足够的情绪价值。
因为你如何定义孩子,孩子大概率就会如何定义自己。
网上曾有一个很火的视频。
孩子在买烤地瓜的路上问妈妈:“如果我以后考上清华北大了,会怎么样?”
妈妈答:“我会为你骄傲。”
“那要是烤上了地瓜呢?”
“如果你能把地瓜烤的又香又甜,我也会为你骄傲。”
“那我以后想成为一个烤地瓜老板。”
“那妈妈恭喜你有了新的梦想。”
人生不是考试,没有正确答案可抄。
但人的幸福,却有唯一的标准:那就是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陈丹青曾说:孩子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父母发自内心的接纳,是孩子遵循内心,释放自己的最大底气。
在爱和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又怎么会轻易脆弱?
最后,我想用画家几米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当我变得和你的期待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就是最好的教育。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
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不要小看一个话少的人
02 狄更斯:人生只有一次,不妨活得大胆一点
03 迷茫时读书,焦虑时运动,独处时蓄力
04 苏格拉底:要照顾好你的身体,也要照顾好你的灵魂
05 暗示的力量太可怕,有的话不要轻易对孩子说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本文图片基于CC0协议引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