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懂得“靠边站”
2024/4/1 正略书院

    

     来源 | 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政治家张廷玉曾有一句名言:“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说的是盛气凌人、骄傲自满的人容易发生灾祸,而谦虚的人会恒久地受到福赐。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越成熟的人越谦逊。

     从古至今,越有本事的人,行事作风越低调。遇事往往会“靠边站”,不让自己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靠边站”是处世智慧,更是生存法则。

     01

     保持谦逊,不秀优越

     《河上公章句》中有言:“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为人谦逊礼让,修养品德,才会受到众人的爱戴。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在京剧上造诣很深,而且还是丹青妙手。

     他拜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从不因自己的盛名而自傲。

     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去一户人家做客。

     齐白石先到,但因他身着布衣布鞋,显得寒酸,被其他西装革履的宾客忽略在一边。

     不久,梅兰芳到了,主人起身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

     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

     当他看到被冷落在一旁的齐白石,便推开一只只伸过来等待被握的手,挤出人群恭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

     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也深受感动。

     不得不说,梅兰芳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低调内敛、谦逊守礼。

     有道是:一个人越喜欢炫耀什么,往往就越缺少什么?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向内收敛,能赢得身边人的好感,也能攒下好的人脉。

     谦虚为人,不是让你低头哈腰,放弃尊严,而是有礼有节,不觉得高人一等。

     纵观古今,凡事有所成者,无一不遵循此理,这是做人的智慧,更是成功秘笈。

     02

     保持平和,不与人辨

     马斯克说过一句话:“我已经不再与人争论了,因为每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思考问题。如果有人说2+2=10,我会赞叹他的聪明,说你真是太棒了,你完全正确。”

     与亲朋好友争辩,赢了辩论会输了感情,不划算;与陌生人争辩,输赢都会浪费时间,影响情绪,没必要。

     戴尔·卡耐基曾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一次宴会上,有位男士讲了个很滑稽的故事,其中引用了一句话,并解释这句话出自《圣经》。

     虚荣心作祟,卡耐基指出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某部作品。

     于是,两人各执己见,展开了一场长时间的争论。为此,卡耐基决定求证一位对莎士比亚著作极其熟悉的朋友。

     朋友打断他并严肃地说:“你错了,这句话的确出自《圣经》。”

     卡耐基心生困惑,回去路上朋友解释道:“指出他的错误会让他难堪,而且他没有寻求你的意见。与他争论毫无意义,发生正面冲突更是不明智之举。”

     卡耐基听后,醍醐灌顶,后面更是提出警句:“能够赢得争辩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辩。”

     成年人,需要克制的不仅仅是欲望,还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

     每个人对事物的见解,都与他的成长背景有紧密联系。

     南方的人从小吃甜的豆腐脑,北方的人从小吃咸的豆腐脑。网友常为“豆腐脑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而争论不休。

     争论数年,没有定论,除了浪费时间,加深自己的成见,并无益处。

     英国诗人兰德写过:我与任何人皆不争,与任何人争我皆不屑。

     不争,不是怯懦,也不是藐视,而是人生智慧和格局。

     03

     保持敬畏,懂得示弱

     《菜根谭》有言:“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做人,要懂得进退取舍,要懂得隐藏锋芒。

     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保持敬畏之心,适当的藏拙和示弱,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红楼梦》记载,林黛玉初入贾府时,贾母问她读什么书。林黛玉回答:“读到《四书》了。”

     再追问大观园里姐妹们读什么书,贾母只说“认几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听到贾母的回答,黛玉思索了一下。

     当宝玉再问她可曾过读书时,她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林黛玉看似柔弱,却深谙处世之道,初来乍到,懂得敛其锋芒。

     善于“示弱”的人,懂得把关注和焦点让给别人,给他人表现的机会,对别人是一种尊重,对自己是一种保护。

     示弱不是真的弱,逞强未必真的强。

     作家王媛说过一句话:“扬眉是一种能力,低眉却是一种勇气。”

     真正的强者,永远心怀敬畏,懂得示弱,不争一时之荣光,而是放眼长远的胜利。

     示弱,不是自卑,不是妥协,而是韬光养晦,曲径通幽,是顶级的处世智慧。

     04

     写在最后

     英国作家塞缪尔说:“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东西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

     水润万物而无声,不必炫耀自己,不必成为焦点引人注目,不必贪图一时的风光。

     历经世事,才懂得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靠边站”才是生存之道。

     做人,显摆是肤浅,争辩是好胜,示弱是格局;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低调谦和,从容淡然。

     愿每个人都能找准位置,通透做人,低调做事。

     共勉。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

     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早起,最能看清一个人

     02 为什么唐诗里面酒多,而宋词里面茶多?

     03 导致胃癌的6个高危因素,你避开了吗?

     04 读懂了鲁迅的《故乡》,就读懂了成年人的无奈

     05 我们的就业,怎么突然就变难了?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