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开盒”,有多恐怖?
2024/4/1 正略书院

    

     作者 | 正解局

     来源 | 正解局(ID:zhengjieclub)

     这段时间,出现一个新名词:人肉开盒。

     真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所谓“人肉开盒”又称“开盒挂人”,是指有人利用非法手段去公开曝光他人隐私和数据信息,但情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

     那些能仅凭一个账户名字就可以获取对方的手机号、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人,又被称为“开盒者” 。

     被“开盒”者则会受到没完没了的电话轰炸、网络谩骂,而且“开盒者”还会召集很多人一起骚扰。

     说白了,“人肉开盒”其实就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代名词。

     前段时间,B站一则关于“人肉开盒”的通报,揪出了这个群体的部分代表,幕后主谋的身份叫人大吃一惊。

     01

     “人肉开盒”有多恐怖?

     前段时间,B站收到多位UP主举报,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

     尤其可恶的是,这些人不仅在线上公开UP主个人信息,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电话私信骚扰,以及各种恶意举报等违法行为。

     B站立即报案,后经公安机关查明,此案涉及18个省市,违法者共计40余人。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案的幕后主谋是两名未成年人……

     根据通报,两名“少年主谋”主动召集多名人员对某些UP主进行“人肉开盒”,只因对方某些言论令其感觉不爽。

     最后,其中一人被行政拘留,“劣迹”永久记录在案,另一人被严厉批评教育。

     有人可能会问,网上谁最容易被他们“开盒”呢?答案是“得罪”他们的人。

     比如此次案件中的一位名叫“川烈”的博主,因为一直在搜集、整理网络上与“人肉开盒”事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得罪了“开盒者”。

     在近三个月内,不仅“川烈”的个人信息被全部公开,他的家人也未能幸免,不断接到谩骂、骚扰的电话、短信等,甚至连他妹夫的爸妈都受到了骚扰。

    

     “川烈”公布被“开盒”后遭遇的电话与短信轰炸

     普通人如此,明星更是“开盒者”热衷的目标。

     他们在某些热点事件中,与“开盒者”观点不一致,就会立即被“开”。

     比如,今年美食博主“杰克辣条”因拍摄虐猫视频遭受舆论谴责,张馨予、赵露思、王一博、杨迪等为此事发声的明星随即被支持虐猫的“开盒者”盯上,个人信息统统被曝光。

     演员杨迪,发文称自己也被“开盒”,总是遭受手机骚扰,最后只能选择更换手机号。

     可换了新的手机号就能摆脱被“开盒”么?

     前面提到的“川烈”,他在被骚扰期间曾补办过身份证,“开盒者”居然立即将新的证件照截屏发给他看。

     要知道,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登记,只要有身份证信息,无论换多少新手机号都没用。

     如果说前面几位被“开盒”勉强算是“事出有因”,更多受害者的遭遇,只能说明躲在网络阴暗角落的“开盒者”行为太卑劣。

     抖音的网红“小倩”,容貌姣好,她是个带货主播,从未在直播时透露自己的真名和身份信息。

     可有一天,某个自称粉丝的人给她深夜打来电话,表示知道她住哪里,什么学校毕业。

     小倩吓得赶紧挂掉电话,随后这位“粉丝”继续打电话骚扰,污言秽语不断,甚至重新更换电话号码打来后,一句话不说,只发出粗重的喘息声……

     在小倩陆续拉黑对方电话后,她很快收到一封邮件,自己的名字、学校、购物记录、出行记录,连同她父母的工作单位等信息都被列成表格,一览无余。

     面对如此详细又让人头皮发麻的“开盒信息”,小倩选择了报警,并关闭了直播间,可无论她怎么更换手机号,始终会有陌生电话来骚扰她。

     某些活跃在网络上的自媒体博主,尤其是女性,她们的遭遇更令人难过。

     她们被“开盒”后,被人放出黑料嘲弄一番只是开始,某些心怀不轨的“开盒者”还会借此求财又求色。

     只要是“人肉开盒”,必定带来无情的网暴,某些受害者往往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走上绝路。

     2018年8月,四川德阳的安医生与13岁少年在泳池内发生碰撞,少年对其辱骂并吐口水,被安医生丈夫看到后,双方发生争吵,并有肢体冲突。

     事发后,男孩家长秦某等人将安医生夫妇的个人信息发到了网上,并发布带有侮辱性标题的帖文和评论,引发无数网民对安医生夫妇进行网暴,2018年8月25日,35岁的安医生在自家车中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身亡。

     2022年7月,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考上研究生后,来到医院将这个喜讯与卧床多年的爷爷分享,并将照片发到社交平台。

    

     没想到,网上一群好事之徒见照片中的她染着粉发、年轻漂亮,故意以“陪酒女”、“妖精”、“红毛怪”等言辞肆意污蔑。

     郑灵华原本是单亲家庭,母亲早逝,父亲在外打工,是爷爷将其拉扯长大,本来就有抑郁症的她实在承受不住这些恶毒的言语,最终选择了自杀。

     毫无疑问,“人肉开盒”带来的一系列网暴行为正在将受害者推进“黑暗深渊”。

     “人肉开盒”者的卑鄙行径令人憎恶,也让人不解:他们是如何获得那么多的个人信息的?

     我们不妨看看现如今的个人信息泄露究竟有多严重。

     02

     触目惊心的信息泄露

     其实,个人信息泄露并不是如今才有。

     前几年,《南方都市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内容是揭秘个人信息买卖黑链条。

     其中,记者展示了他仅花700元,就买到了同事的全部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航班记录、银行卡号、社交账号甚至定位。

     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如今个人信息泄露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2018年,湖北艺术家邓玉峰筹备了一年时间,做了一场名为“私密”的艺术展。

     在他经过模糊处理的屏幕上,滚动展现34.6万武汉人的全部身份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身份证、网购记录等内容。

    

     邓玉峰还将展览信息发给被泄露者希望他们知晓

     虽然很多人对个人信息泄露早已知晓,可三十多万的个人信息就这样毫无保留地“裸奔”在网络,还如此详尽,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重点是,邓玉峰买这些信息花了多少钱呢?仅仅5000元人民币!

     换句话说,平摊到34.6万人头上,意味着平均不到两分钱就能买到一个人的全部信息。

     有人可能好奇,邓玉峰是从哪里买到这么多个人信息的呢?仅仅就是某个神通广大的“开盒者”吗?

     按照邓玉峰的介绍,向他贩卖个人信息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虽然在初期接触的时候,对方很警惕,可随着他买的信息越来越多,给钱也爽快,于是他便毫不费力就获得了这几十万人的信息。

     所有看过该展览的人,心里都无比沉重,谁都清楚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只是沧海一粟。

     即便没有在这次展览中发现自己信息被泄露,可谁也不敢保证个人信息不会在其他地方被贩卖和利用。

     时至今日,在所谓的“黑市”上,除了上述还有些简略的个人信息被出售外,只要给的钱足够,还能“定制需求”,比如航班信息、车辆记录、酒店记录等敏感信息。

     只需要一个电话号码或身份证,此类信息在“开盒者”手中就会“信手拈来”。

     而且这些信息快则“秒出”,慢则1-2天内就能全部提供。

     甚至,在某些社交平台,还有专门的“人肉开盒查询源”,各类个人信息“应有尽有”。

     关键疑问来了,个人信息究竟是如何被“开盒者”或“信息贩子”获取的?

     这得提到早年在暗网红极一时的“社工库”(Social Engineering Database),这是“黑客”炫技的一个平台。

     这个“社工库”,早期是“黑客”们利用各大网站平台的漏洞,攻破系统并获取用户的数据,包括注册信息、登录账号、登录密码、浏览信息等。

     随后,这个“社工库”又加入了大量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数据。

     简单来说,很多有黑客技术的“开盒者”,其实就是从暗网中的“社工库”中进行“人肉搜索”,整理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个人数据甚至都不用“黑客”亲自获取,银行、金融、房地产、外卖和酒店等行业的“内鬼”因贪财,会主动将客户信息打包卖给“渠道商”。

     此外,如果网上实在没有找到目标信息也不要紧,“开盒者”还能通过某些自己编写的“爬虫软件”,通过针对特定的网站或数据库快速进行信息检索。

     更恐怖的是,即便现在的你知道了这些,也未必能躲掉无处不在的“人肉搜索”。

     03

     轻狂无知的开盒者

     在如今这个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防不胜防。

     没办法,我们现在的生活都被网络覆盖,叫过的外卖、坐过的网约车,还有无数需要注册和登记的网站、网上的购物记录,甚至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随时随地都可能“出卖”自己。

     信息泄露的后果,谁都清楚。

     近年越来越猖獗的“电诈”中,骗子们早已可以准确无误地知道对方叫什么,住在哪里……

     推销贷款的人员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买了房,买了车;推销各类培训班的人员,知道对方家有几个孩子,甚至读几年级……

     这些细节,让人厌烦,也让人不寒而栗。

     “人肉开盒”同样的本质也一样,都是“开盒者”获取目标个人信息后,选择不同形式的骚扰。

     最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开盒者”都是未成年人。

    

     可就是这些半大孩子,往往极其盲目又无视法律,且充满了戾气,选择对谁“人肉开盒”也很随意。

     无论是谁,社交平台随便一句话或者评论,就有可能惹得他们不快。

     甚至,仅仅因为看到你的头像觉得土,觉得你的昵称取得不好听,打游戏输了……都会觉得不爽。

     不爽就代表你“惹”我了,那就不好意思了,“开”你没商量,而且“开盒者”还会纠集很多人一起骚扰。

     更多时候,某些掌握了“黑客”技巧的他们,纯粹就是为炫技而去“人肉开盒”他人,无论对方是明星、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统统“一视同仁”。

     毫无疑问,网络肆虐的“人肉开盒”恶行,不仅冲破了道德底线,也逾越了法律红线,只能重拳出击,让网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因此,中央网信办在近期于全国范围内启动“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人肉开盒”等严重问题。

     是该好好管管了!

     此外,负有监管责任的平台任由各类网暴言论满天飞,大量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些才是“人肉开盒”的真正“土壤”和“肥料”。

     除恶务尽,希望这些问题也能得到重视和解决,让网络真正“清朗”起来。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每一个焦虑的人,都应该读读庄子中这5个小故事

     02 一个人焦虑的根源:过度负责

     03 凡让你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的

     04 不论和谁相处,都要学会“间歇性冷漠”

     05 小时候语文课本中的句子,到如今才知其味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本文图片基于CC0协议引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