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离婚那些事儿:你坐姿不雅,离婚吧
2024/4/1 正略书院

    

     来源 |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古人的“八卦精神”不亚于现代,许多名人离婚案也一直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古代名人离婚那些事儿。

     01

     孔氏三世出妻

     中国古代被卷进离婚事件最大的名人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在仍存在争论,此事也成了儒家争辩不休、学界争论不已的千年公案。

     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孔子家语》里记载:“(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

     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鲁昭公听说孔子得子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长子,又取字“伯鱼”。

     《礼记·檀弓上》曾记载:“伯鱼之母死”。唐代孔颖达在给这句话作注时,称“时伯鱼母出”,意思是其时孔鲤的母亲已被孔子休了。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来源:孔子博物馆

     孔颖达是首次将孔子离婚事件曝光的人,孔颖达做注的《礼记·檀弓》的这段话原文是:“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按照孔颖达的解释,当时孔鲤的母亲虽被孔子休回娘家,但在她去世后的一周年内,孔鲤作为儿子还可以为她守丧,周年一过,就不应该哭了,孔子听到儿子服丧满后还在哭,便责怪孔鲤“甚也”,就是说太过分了。

     可见孔子与妻子之间确实也没什么感情了。

     至于孔子为什么离婚,则因年代久远而无从考证,据传孔子是嫌其“口多言”。

     不过,林语堂却大开脑洞,主张对于孔子的妻子究竟是被休,还是她自己因为受不了丈夫的种种苛刻要求而自己逃回娘家的,还要推敲。

     他根据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推断,孔太太对丈夫“不得其酱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还是能够忍受的,但有一天,她买不到新鲜食物,不得已叫儿子鲤到店铺去买了些酒和熟食回来,孔子却说:“沽酒市脯不食。”

     在这种情况下,林语堂说:“她除了整一整行李、弃家逃走,还有什么办法呢?”

     然而,也有很多人为孔子辩解,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有记载孔子离婚的事情,直到唐代才出现的这种说法可信度也不高。

     还有学者认为上述史料中的“出母”应该诠释为“生母”,而孔鲤的亲生母亲又不一定是父亲的正妻而很可能是小妾,所以不能说孔子闹过离婚。但是史料中又找不到孔子纳过小妾的记载,这种说法也很难站住脚。

     不仅孔圣人有过离婚传言,儒家的“亚圣”孟子也闹过离婚风波。

     据《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那么孟妻到底做了什么呢?

     据《韩诗外传》记载,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踞坐在地上休息。恰恰在这时,孟子突然回家,看见妻子踞坐于地的样子后,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原来就是因为坐姿不雅,孟子就要提出离婚。

    

     孟子像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踞坐”又叫“箕踞”,就是两腿像八字形一样分开蹲坐于地。幸亏孟子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人,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因为坐姿不雅就要离婚,这个理由还不算特别奇葩。其实,古代离婚的奇葩理由还有很多。

     孔子的弟子曾子则是因为老婆没把梨蒸熟就要离婚。

    

     曾参像

     图源: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老婆反问道:“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离婚的七出条文,没蒸熟梨算哪条呢?

     曾子的回答则是:“蒸不熟而已,何问其故乎?”反正梨蒸不熟就是要离婚,没有什么理由。

     曾子的学生吴起做得更过分,有一次,他递给老婆一条丝带,让她再织一条。吴起的夫人精益求精,织了一条比原来更好的丝带。但因为没有按照要求织得一模一样,还是被吴起给休掉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与蔡姬的离婚更像是一场儿戏。

     蔡姬贵为蔡国公主,被她的哥哥蔡穆侯当作礼物嫁给了齐桓公。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从年龄上看,齐桓公都能做她的父亲了。

     开始的时候,齐桓公对她也是怜爱有加,但有一次,她和齐桓公去划船,划着划着,她就玩起水来,不仅朝齐桓公身上泼水,还晃起船来,齐桓公受到了惊吓,忙喊:“别晃了,别晃了。”

     可能是觉得齐桓公受惊的样子很好玩,蔡姬还接着晃。结果,齐桓公震怒,第二天就把蔡姬打发走,送回了蔡国。

     蔡姬被遣回蔡国后,蔡穆侯很生气,接着又将蔡姬嫁给了楚国的楚成王。楚成王则对蔡姬喜爱有加,还立她为夫人。

     齐桓公可能只是想教训一下蔡姬,并没真的想离婚,结果听说蔡姬另嫁他人,异常恼火,决定讨伐蔡国和楚国,蔡国是小国,不堪一击,但楚国实力并不弱,当齐国大军兵临城下时,楚国便质问你凭什么打我,齐桓公又不好意思说出真实的理由,于是派出管仲与楚国派出的屈完进行了一场骂战。最后,因齐国理屈词穷,觉得“师出无名”而班师回朝。

     白居易做官时,曾判过一个奇葩的离婚案。据《白居易集》记载,一个妻子给在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时,路上遇到饥饿的父亲,便把饭菜给父亲吃。

     丈夫在田里等得饥饿,非常愤怒,执意休妻,妻子不服,于是一纸诉状告到官府。白居易判决时说:“按照妇女的德行标准,妻子理应顺夫,然而报答父亲恩情乃出于天性。所以,应先将饭给父亲吃,丈夫在其后。由于孝亲重于事夫,故丈夫终不可休妻。”

     02

     强拆的“苦命鸳鸯”

     以上各种理由虽然奇葩,但总还算是自己做主。但婚姻有时又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比如古代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父母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夫妻二人可能也会被强制离婚。

     我们熟悉的《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与焦仲卿二人虽情深意笃,刘本人也“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但就因为得不到婆婆的喜欢而被迫离婚。

    

     一对恩爱夫妻被拆散

     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在历史名人中,陆游夫妇就是一对被父母拆散的“苦命鸳鸯”。陆游的原配是表妹唐琬,唐琬从小饱读诗书,聪慧美丽,与陆游青梅竹马,结为伉俪。

     但陆母却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强迫陆游写下一纸休书,并遵母命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族后裔赵士程。

     几年后,陆、唐二人在山阴沈园相遇,非常伤感,陆游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不久,唐琬便郁闷愁怨而死。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幼子,其书法“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后世将他与其父并称书法“二王”,但他的离婚却是一桩悲剧。

     王献之原配是表姐郗道茂,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日久生情,双方父母也顺水推舟,成就了两人的姻缘。

     但是后来,晋孝武帝的妹妹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也看上了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王献之,便央求哥哥孝武帝替她做主,许配给王献之。

     皇帝便找到王献之商量此事,有史料记载王献之“灸足以违诏”,也就是用自残的方式抗拒。

     但皇命终难违,最终他写了一纸休书,将结发妻子扫地出门。娶了新安公主的王献之,自然在仕途上一路看涨,后官至中书令。

     然而,表面风光的背后也掩盖不了他对前妻的亏欠之情。

     晚年一次重病,道士来家给他做法事,道士问他有何过失,王献之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作者:(明)唐寅

     现藏意大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

     与焦仲卿、陆游等的软弱不同,历史上的一些女子更值得人们敬佩。

     王莽的女儿是汉平帝的皇后,当14岁的汉平帝被王莽毒死后,没多久,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于是,汉平帝皇后就成了定安公太后。

     那时“太后”的年龄还不到20岁,王莽想让其女与汉朝皇室断绝关系,“乃更号曰黄皇室主”,还为她找了新女婿。但是,王莽的女儿坚决不肯,王莽也只好作罢。

     同样,隋文帝的大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天元皇帝的皇后,在隋文帝夺取北周江山后,改封为乐平公主,隋文帝“欲夺其志”,让其改嫁,但是,“公主誓不许”,父亲也没有再多干涉。

     03

     女性并不总是弱势群体

     古代的离婚中,也不乏女方主动离婚的案例。

     《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从小就喜欢读书,但结婚多年,家里仍然穷得叮当响,跟妻子靠砍柴糊口度日。妻子不堪忍受便提出离婚,他只好答应。不久,她又跟别人结婚。

     后朱买臣终于发迹了,在他衣锦还乡时,见前妻和她丈夫都在为他到家乡上任做地区长官打扫道路的人群之中,于是下令让他们上车,跟他一同去他的官邸,安顿他们住在自己的官邸里。不久,前妻羞愧不已,上吊自杀。

     其实在汉代,女性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离婚后会受到歧视,譬如汉初的开国大臣陈平的妻子在嫁给陈平之前居然嫁了5次,但陈平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母亲卫媪也有过多次婚姻经历。其他的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是初嫁平阳侯曹时,曹死后再嫁大将军卫青;汉宣帝的女儿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张临,再嫁临平侯赵钦,后又嫁给高阳侯薛宣等等。

     在这些离婚改嫁者中,最牛的就是一个叫王娡的女子了。

     王娡之所以牛,首先是因为她有一个彪悍的母亲。

     她的母亲臧儿是秦末燕王臧荼的孙女,虽是官三代,但当时已经没落了,当她女儿到了及笄之年时,便将其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平民,不久还生了个女儿。

     小两口本来生活得还不错,但有一天臧儿路遇一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你女儿未来贵不可言。

     臧儿听后心花怒放,强迫女儿与金王孙离婚,软禁在家。这时恰好皇子刘启宫中招人,臧儿便买通关系将女儿送了进去。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王娡在宫中居然获得刘启的宠爱。没多久,刘启被立为太子并继承帝位,也就是汉景帝。

     王娡也非常争气,为刘启生下了三女一男共4个孩子。

     这样,一个离婚的平民女子居然改嫁了皇帝,已经够“励志”了,但这还不算,王娡生的孩子还有一个当了皇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也曾主动提出过离婚。

     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改嫁给了张汝舟。等到结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只是为了骗取自己的钱财,张汝舟发现李清照保存在手中的宝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丰富,也颇为后悔。

     两人关系日渐冷淡,张汝舟还经常施以家暴。当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的官职是靠行贿得来的,便将其告发并提出离婚。按照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两年。

     但李清照宁愿坐牢,也坚持去朝廷告发。结果张汝舟与李清照离婚成功,张汝舟也被免职。

     李清照亦被收监关押,但在当地官员的关照下,李清照仅仅坐了9天牢便被无罪释放。

    

     李清照像

     作者:(清)姜纁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在浙江“赘婿天堂”,排队等“出嫁”的男人们

     02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懂得“靠边站”

     03 人生建议:不要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

     04 生活刁难每一个人,你却可以决定它是喜剧还是悲剧

     05 我们的就业,怎么突然就变难了?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本文图片基于CC0协议引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