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在乎什么,什么就越折磨你
2024/4/1 正略书院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有句老话这样说:“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意思是说,事情做得过度了,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对一个人太好,他可能会远离你;做一件事太用力,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到了一定年纪会明白,很多事情,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的。

     顺其自然,别太用力,反而会水到渠成,取得想要的结果。

     01

     太用力的人生

     往往疲惫不堪

     历史上,苏轼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人人称颂的“心态大师”。

     即使屡遭贬谪,也不耽误他在所到之处“吃喝玩乐”。

     跟其他文人墨客一样,苏轼爱爬山。

     登山时,每次他都有个习惯是,必须要一口气登到山顶,同行的人纷纷赞不绝口:体力甚佳,常人不及。

     这个习惯在身强力壮之时,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一旦上了年纪,依旧坚持这样,身体就会吃不消。

     有次他被贬惠州,闲时与友人相约爬山,爬山过程中,他依旧健步如飞,即使身体明显不舒服也没有停下来,最后因疲劳过度导致当场昏倒。

     他这才明白,自己的身体早已大不如前。

     如果再坚持以前爬山的习惯,一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他当机立断,调整自己的爬山方式。再次跟友人登山的时候,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不强求自己,也不为难自己,沿途的风景其实也很美好。

     如果你在一条路上用力过猛,屡屡碰壁,其实就是在提醒你,当下的状态不好,不要过于莽撞求成。

     凡事太用力,只会让人不堪其累。

     姿态优雅,淡定从容,调整好自己的节奏,最好的结果自然会奔你而来。

     02

     凡事都太用力可能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曾做过一个试验。

     他组织了一群人,分为3组,这些人需要徒步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走到东北部的缅因州,完成这段被称为“美国大陆最长的距离”的路程。

     这段路程全长3000英里,地貌复杂,天气恶劣。

     试验开始,3组成员分别制定了行走方案。

     第一组成员计划天气好时,快速行进40~50英里,天气坏时休息。

     第二组成员对自己挺狠,他们预计每天行进50~60英里,计划3个月到达终点。

     第三组成员则是无论天气好坏,每天坚持行进20英里。

     5个月后,只有第三组人走完了全程。

     急于求成,太过用力,容易失去动力,坚持不到最后。

     只有有条不紊,坚持走、慢慢来,最终才能到达终点。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穿针心理”。

     在穿针引线的时候,你越是神情紧张、越是用力,线头越是很难穿过针眼;当你松弛、不以为意时,线头反而能轻轻松松穿过去。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

     当我们太在乎一件事的结果,就会表现得过于用力,总是想要得到,并不愿意失去。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顺遂人意。

     有得到,就有失去,我们无法掌控努力的结果如何,我们唯一能决定的就是做事的心境。

     放下得失心,别焦虑,放轻松,得失随缘,自在随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3

     人生建议,别太用力

     人到中年,生活里总会涌现各种不如意。

     夫妻关系逐渐冷淡,彼此已然不复当初的热情和爱意;孩子不听话,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惟父母命是从;工作进入迷茫期、瓶颈期,不知道未来清晰的方向在哪里。

     面对这些烦恼,有人焦虑、痛苦,奋起与之对抗,却毫无效果,其实这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你要明白,婚姻中的感情总是会由爱情转为亲情,孩子随着成长总会离你远去,工作中的迷茫是任何人都有的。

     面对这些烦恼,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静下心、厘清思路,别跟自己过不去。

     日本有一位90岁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她从事心理行业70年,发现人们之所以活得痛苦,是因为想要的太多,活得太用力,不懂得温柔地对待自己。

     很多人以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恒子的人生应该很顺遂吧。

     事实上,中村恒子并没有过得很容易,相反,她度过了饱经磨难的一生。

     27岁那一年,恒子正式进入婚姻生活,婚后的生活却与她的想象大相径庭。

     丈夫虽然人不坏,但是喜欢酗酒。他会把全部的工资花在请客吃饭上,完全不顾家里的吃穿用度。恒子为此跟他争吵不休,自己每天痛苦不堪,丈夫烦忧不已,家里鸡犬不宁。

     终于有一天,恒子忽然想清楚,如果无法改变,那就不再抱怨,一切都靠自己吧。

     “改变不了别人,我就不跟他较劲了,而是努力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开心起来。”

     与其费力改变别人,不如掉转头改变自己;与其费心焦虑不已,不如沉下心认真做事。

     人活一辈子,本不必太用力,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卸下心中的枷锁,才能轻松自己的人生。

     04

     写在最后

     听过一句话:“保持快乐的秘诀:凡事不要太认真,凡事不要太用力。”

     生活的真相是:越在乎什么,什么就越折磨你;越纠结什么,什么就越困扰你。

     太用力的人生,不仅疲惫不堪,很难走远,结果往往也不甚满意。

     保持一点松驰感,焦虑的生活里,才能得到喘息;保持一点淡然感,守护内心的从容,不必事事都焦虑。

     人生无完满,缺憾亦是美,优雅的人生,是阅尽世事的坦然,是沧桑饱尝的睿智,是过尽千帆的淡泊。

     放下紧绷生活,享受松弛人生。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人生建议:不要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

     02 中年以后最正确的活法,懂得“有效休息”

     03 越是善良的人,到最后越无情

     04 生活刁难每一个人,你却可以决定它是喜剧还是悲剧

     05 我们的就业,怎么突然就变难了?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