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智慧的中年人:把孩子当领导,把爱人当同事
2024/4/1 正略书院

    

     来源 | 帆书(ID:readingclub_btfx)

     宫崎骏曾说:“当一个人步入中年,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驰,而是负重登山。”

     人到中年,累是常态,处理完繁忙琐碎的工作,还要打起精神应对无话可说的婚姻,无从管教的孩子。

     很累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中:为什么自己明明己竭尽心力,却仍是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

     其实,经营家庭和事业一样,都需要有正确的理念。

     摆正自己与家人的位置,大事多理解,小事多包容,平时多沟通,才是维持家庭和睦的秘诀。

     01

     把孩子当“领导”

     在知乎看到一个提问,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是种什么体验?

     有个高赞的回答写道:做父母最漫长的“受虐期”,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短短一句话,可谓道尽了无数中年父母的心酸。

     为人父母,我们都知道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却发现自己是如此茫然无助,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

     你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开始变得不愿意再和你交流。

     看到孩子心情不好,你想表达一下关心,得到的都是不耐烦的回应:“你知道什么?别老烦我好吗?”

     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你想给点学习上的建议,结果换来的也都是嘲讽:“你什么都不懂,有什么资格来教我?”

     但其实,亲子关系中最根源的问题就是,你聆听得太少,管得太多。

     东野圭吾在《放学后》一书中写道:“那些青春期的脆弱自尊,轻易不得触碰,那极有可能成为对他或她一生的打扰。”

     身处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无处安放,最痛恨自我领地被侵犯。

     这时如果父母仍是习惯于以“强权”方式进行交流,造成相互对抗和伤害就是必然结果。

     唯有学会把孩子当“领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1. 接纳孩子的改变,建立边界感。

     过去,我们一看到孩子有叛逆行为就急于干涉纠正,现在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学会主动划清和孩子之间的界限。

     把孩子当“领导”,别高高在上地指手划脚。

     2. 放下父母身段,交还自主权。

     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身为“下属”,本就不可以用强制、命令的方式和“领导”交流。

     该做的,是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然后由“领导”自己来做决定。

     3. 保持意见统一,打造信任感。

     当与领导产生意见分歧时,你会怎么做?当然不是立马去否定领导,制造冲突。

     处理亲子矛盾也是如此,要在找到孩子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再考虑如何求同存异。

     有时候,比起追究对错,让孩子知道你愿意给他无条件的支持,才是赢得信任最好的方式。

     02

     把爱人当“同事”

     听过一句话:一个好的爱人,可以减轻一半人间疾苦。

     确实,能够拥有一个知冷知热、同悲同欢的另一半,无疑是人生莫大的幸运。

     然而也恰恰是源于这份过高的期待,反而容易让人对婚姻心生失望。

     工作中遇到烦恼找对方倾诉,本意是想得到安慰,结果换来的却只有几句敷衍式的回应。

     心心念念地等到了纪念日,本以为能收到惊喜,结果等来的却是完全被遗忘的淡漠。

     人生步入中年,责任与日俱增,时间精力也变得越来越有限。

     这个阶段,如果还对另一半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注定会既为难对方,又痛苦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把另一半当成依赖,而是自己最好的搭档,最默契的同事。

     1. 明确责任分工,互不推诿。

     心生委屈不满时,别再急于抱怨,而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思考:这是不是对方的责任?

     根据彼此能力专长做好家庭职责分配,并懂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很多矛盾自会迎刃而解。

     2. 遵循契约精神,并肩作战。

     把爱人当同事,达成合作联盟,是为了共享婚姻的“收益”。

     这样我们在遇到难关时,必然会想办法同舟共济,相互扶持,直到用最小的损失换取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3. 练就肝胆相照的义气,戒掉斤斤计较的脾气。

     学着将对同事的那份客气和尊重拿来和另一半相处,就很难有不和谐的关系。

     况且,人都难免犯错,与其针锋相对,不如适时让步,合理装傻,给对方留余地,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03

     把家庭当“企业”

     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在遭遇亲子或婚姻危机时,便会忍不住生出这样的感慨:这怎么比做事业还难?

     人到中年,大家都知道家庭的重要,但在潜意识深处,却又总是习惯于把家庭排在工作之后。

     我们希望,家能成为自己放松的地方,休憩的港湾。

     我们希望在外奔波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哪怕不发一言,也能得到爱人无条件的支持与包容。

     我们希望养家糊口辛苦工作赚钱,哪怕缺失一点陪伴,孩子也应该对自己心怀理解和感恩。

     可是我们忘了,这些并非理所当然,更非唾手可得。

     事实上,家庭关系之所以难处理,本质上就是源于家中的每个人都习惯了本位主义,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所以,我们何不把家庭当成人生的一项重大项目来对待,像管理公司一样对待它。

     1. 打造共同愿景,相互扶持,一起成长。

     正如公司发展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家庭的经营也离不开一致的努力方向。

     有了这个目标,家庭成员才能拥有共同的使命与责任,建立起彼此协作、互助合作的意识。

     当然,住在一个屋檐下,磕磕碰碰自是难免,所以建立沟通渠道也很重要。

     可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增进彼此的认同,从而让矛盾与隔阂得到及时化解。

     2. 主动降低期待,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懂得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和睦的家庭也一样,需要戒掉过度期望,只注重对不同成员长处的发挥,让彼此都能在关系中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如果你确实希望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最好的方式应该先调整自己而非要求别人。

     你的境界变高了,格局变大了,自会和谁都相处融洽。

     04

     写在最后

     都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九个字: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随着年岁增长,每个人对家的温暖和意义,一定也都有了更深的体会。

     可惜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总是存在巨大差异,期望越大,越容易让我们心生失望。

     但要明白的是,抱怨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制造出更大的麻烦。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就想办法去维护和创造这样的家庭。

     做一个智慧的中年人,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搬开脚下的绊脚石,让幸福如约而至。

     点击名片进入正略书院主页

     右上角设置加星标

     确保收到新文章提示

     -END-

    

    

     好文品读

    

     01 筛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02 一个人焦虑的根源:过度负责

     03 摧毁一个成年人的体面,10块钱就够了

     04 最让人窒息的父母,是让孩子觉得永远亏欠他们

     05 活得通透的人,都放下了三样东西

     编辑:Fat Deer责任编辑:Little J本文授权转载自原作者,如对文章版权归属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ID:zldsh1)

    

     点亮“小花”,让我知道你“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书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