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医院的肿瘤科疼痛规范化管理模式值得一学~
2023/3/14 12:30:00 肿瘤科护理

    

    


     【直播预告】医疗器械灭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高温灭菌篇 (主讲人:常赛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点击下方直接预约↓↓↓

     疼痛被称为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外科手术及肿瘤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若疼痛得不到控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恢复情况。肿瘤外科为适应加速康复医学模式,针对我科患者疾病及手术特点,通过全面综合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制定止痛方案,让患者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状态,实现科室患者的少疼痛、低风险,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PART 01-建立医护一体疼痛管理模式

     由临床医生、麻醉医生、责任护士组成多学科联合疼痛管理团队。

     -PART 02-构建疼痛动态评估机制及管理流程

     1、入院后由其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在8小时内对患者进行的首次疼痛评估,入院24小时内进行全面评估,住院期间动态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病床旁有疼痛评分脸谱图,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疼痛治疗方案。

     2、手术患者术前1天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对患者情绪、睡眠、活动能力、食欲、日常生活、行走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等进行全面详细的再次评估;

     3、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立即进行动态疼痛评估,根据患者主观感受、面部表情及语言表达等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床尾悬挂疼痛评估记录表;

     4、责任护士对患者术后评估从重度疼痛至无痛持续动态评估;主管医生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跟踪术后疼痛治疗的反应,建立术后疼痛管理的计划和目标。

    

    

     -PART 03-疼痛干预措施

     (一)药物镇痛

     术前由麻醉科护士对每位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自身对疼痛耐受程度的评估及意愿使用止疼泵。未使用止疼泵的患者,术后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其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相关止疼药物。

     (二)非药物镇痛

     1、舒适体位:为术后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清洁卫生护理,帮助其定时变换体位减少压迫,提高疼痛护理的效果;

     2、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采用音乐疗法等分散注意力,提高痛阀。

     3、伤口固定:指导患者正确咳痰的方法,胸前放置抱枕或适当按压伤口,减轻伤口震动引起的疼痛。

     4、中医技术: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贴压等。

     -PART 04-消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按时使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误区二

     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会成瘾。研究表明,规范使用止痛药,可以在理想止痛的同时,使成瘾发生率<1%;

     误区三

     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立即停用,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天后症状多数自行缓解。对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可以减轻或避免其发生。

     肿瘤外科通过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科室:肿瘤外科

     供稿:肖冰

     来源:长安护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731-85054048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关注: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

     买书:护理书籍,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肿瘤科护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