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长度导管的扩皮技巧
2023/3/22 11:00:00 肿瘤科护理

    

    


     【直播预告】如何做好医护一体化(主讲人:张红辉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学科护士长) ,点击下方直接预约↓↓↓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液工具也不断推陈出新,中等长度导管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在中长导管的置入中,扩皮技术的高低又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紧密联系。传统的扩皮方法主要为刀片扩皮法钝性扩皮法。这两种方法存在渗血渗液多、送鞘困难、易送鞘失败等缺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优化,目前环形扩皮法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手术刀扩皮,成为临床趋势。而制定统一规范的扩皮技术,提高中长导管一次送鞘成功率、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感,也成为中长导管应用过程中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环形扩皮法?

     点击视频观看了解更多

     操作步骤

     1、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后送入导丝,拔出超声针;

     2、在穿刺部位皮下注射0.2%利多卡因0.3ml进行局部麻醉,边推药物边退出针头;

     3、使用16号破皮针(导管套件中配备)扩皮,使用前取下针帽,针尖开口端穿入导丝,绷紧患者皮肤;

     4、操作者的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沿导丝方向向下穿刺皮肤扩皮,深度以没过针尖斜面为宜,将扩皮针退出;

     5、扩皮后使用无菌纱块按压穿刺口30s,再将微导入鞘沿导丝送入血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改良扩皮针的刀锋设计是环形结构,避免了向单一面的皮肤进行切开,360°环形扩皮,切开深度约1mm即可达到送鞘的理想切口大小,减少了对浅层血管丛的损伤,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扩皮刀。

    

     置入导管鞘

     扩皮方法比较

     扩皮

     方法

     优点

     缺点

     刀片

     扩皮

     成功率高

     渗血渗液多,增加维护次数,穿刺口愈合慢,易产生较宽的瘢痕,初学者对扩皮深度不易掌握

     钝性

     扩皮

     不易损伤血管,可减少皮下组织及血管的损伤,切口小、易愈合、瘢痕不明显

     受到一定的限制,皮肤角质层厚实的患者成功率低

     环形

     扩皮

     送鞘成功率高,不易损伤血管,切口小、易愈合、瘢痕不明显,渗血渗液少,尤其对初学者容易掌握

     有些产品无配套的扩皮针,需要另外准备

     环形扩皮法的优点

     01

     提升一次性送入导管鞘成功率,操作方法简单,初学者更易掌握02

     破皮针无需另外配置,不会增加患者及医院的经济支出,比较适用于超声针穿刺后渗血较多、肥胖、皮肤松弛的患者03

     针尖与淋巴管平行,不易损伤淋巴管,大大降低非炎性渗液04

     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患者对置管的恐惧感和焦虑 05

     皮肤切口更整齐,减少出血量,降低1周内维护频率

     06

     提高操作者置管满意度

    

     对比传统的扩皮方法,改良扩皮技术不仅能提高一次送入导管鞘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对血管的损伤,减少出血量及维护频率,还能提高操作者的置管满意度,使用简易流畅,易被更多操作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燕,胡洁琴,欧社娣,谢秀中,董芳芳,纪翠红.改良扩皮技术在外周静脉置入中等长度导管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8-6):107-110;

     2、黄晓倩,陈海燕,谢秀中,胡洁琴.穿刺针扩皮法在 B 超引导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4)::71-73

     来源:血管通道学习

     转载已获授权 如需转载本篇文章,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关注: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

     买书:护理书籍,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肿瘤科护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