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为什么21天是一个周期?
2023/3/29 19:30:00 肿瘤科护理

    

    


     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朋友都会问到:

     化疗需要多长时间?间隔期是多少?可不可以推迟几天去做下一次化疗?……

     甚至有人以「化疗对身体影响太大」为由,自行决定在家「调理」一两个月之后再去做下一次化疗。这样做,合适吗?

     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 化疗周期怎么算?

     2. 为什么一个周期是 21 天?

     3. 两个周期之间,为什么要挺一段时间?

     4. 推迟化疗会造成什么影响?

     5. 如何评估化疗有没有效果?

     6. 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

    

     一、化疗周期怎么算?

     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半衰期以及肿瘤倍增时间来制订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 1 天算起,到 第 21 天或第 28 天,即 3~4 周称为一个周期。

     在一个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疗药,通常是第 1~2 周用药,第 3~4 周休息。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恢复或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使得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理。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这期间摄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营养品。

     但有的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时间较迟,恢复较慢,因此,个别方案需要 6 周算一个周期。

    

     二、为什么一个周期是 21 天?

     目前,化疗周期多数设定为 21 天(3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的。

     通常情况下:

     第1周 一般会用于化疗给药;

     第2周 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会达到顶点,也是最需要我们严密监测的时间段;

     第3周 人体开始对化疗的损伤进行修复和补充。

     而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 1~3 周,约持续 2~4 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发现了骨髓抑制后,为了能按时进行下一次化疗,临床上会为病人打升白针、口服升白药,或者通过食补,为下一次化疗做准备。

     三、两个周期间,为何要暂停?

     化疗期间,重复或相继使用化疗药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间歇期。

     在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常常比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血小板、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疗期间常常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一定的休息时间,可以让正常细胞得到恢复,让身体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能够耐受,增加疗效。

    

     间歇期的长短,应该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

     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的快慢,化疗药物应用的时机,间歇长短对疗效都有明显影响。

     因此,一般对于增长过快的恶性肿瘤细胞,连续用药 1~2 周是一个疗程,间隔 2~3 周后再给予第二个疗程。

     淋巴瘤化疗一般间隔 14~28 天,即 2~4 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化疗效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推迟化疗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任何一种化疗药物,或者几种化疗药物的组合,在每一个疗程中只能消灭固定比例的肿瘤细胞。

     非常通俗的打个比方就是:假设化疗每次能够消灭 50% 的肿瘤细胞,下一次它还是只能消灭 50% 的肿瘤细胞,尽管肿瘤负荷已经因为前一次的化疗而大大下降了。

     那么,在理想状态下,第一个疗程后,肿瘤细胞还剩下 50%,第二个疗程后,还剩下 25%,第三个疗程后 12.5%,第四个,第五个,到最后,剩下的一点肿瘤细胞,要靠自身免疫系统去清除。

    

     但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里,肿瘤细胞在经过化疗药物摧残后,缓过劲来还是会继续增殖。

     也就是说,其实肿瘤细胞是「一边被打,一边在长」,每一次化疗其实是在和时间赛跑,是在和顽固的肿瘤细胞赛跑。

     如果在中途无缘无故停下来休息,将会大大降低打赢这场仗的几率,除非特殊情况,建议尽量坚持!

     那么,只晚几天行不行?

     生活中,的确可能有多种原因会造成化疗的推迟,如疫情影响、白细胞没有恢复、出现感染、没有床位等。

     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化疗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

     化疗间隔期的长短,关键还是看化疗效果。

    

     五、如何评估化疗有没有效果?

     有时由于副作用等情况,医生要修改你的化疗计划。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正确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化疗前后都会反复做血液学、CT 等检查,来评价化疗疗效。

     医生运用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SD)、肿瘤进展(PD)这类的医学用语来总结这段时间的治疗效果。

     对于大多数药物治疗不敏感的肿瘤或晚期肿瘤患者,一味的强调理论上的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是不切实际的。

     治疗肿瘤时,不但要看肿瘤大小的变化,更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的长短。

     很多晚期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长期「带肿瘤生存」,这样的治疗疗效和实际意义,不亚于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的结果。

    

     六、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

     1. 患者应当仔细阅读出院小结

     出院小结会提醒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明下次化疗的日期等。有的患者将出院小结随意丢弃,或者用作报销等用途,不留底稿,这都是不正确的。

     2. 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就诊

     就诊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到化疗所在的医院、科室就诊,因为这是对患者病情最了解的地方;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居住地离化疗所在的医院比较远,则可固定选择附近的一家医院,最好到肿瘤科就诊,并相对固定一个复诊的地点,最好也能固定一个医生。

     复查时,一定要带上出院小结,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简要诊疗经过,可便于医生参考。

     化疗间歇期的复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规、生化检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标的异常,患者本身常常没有感觉,只能通过血液化验来发现,因此,患者务必按期抽血。

     3. 如果出现身体状况的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例如发热、拉肚子、呕吐等。晚间和周末可到医院急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4. 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往往较差

     此时,要注意避免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大量的家务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长途旅行。应以休息为主,适当运动,规律生活。

     建议定期做身体检查,多和主治医生交流确定化疗方案。

     我们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记住下次化疗的时间,坚持完成化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来源:良医汇、若初健康等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关注: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

     买书:护理书籍,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肿瘤科护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