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统一的店面招牌,缺少点什么 | 大米艺术
2018/12/14 20:33:35发现未知之美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1551字 · 建议阅读3分钟 ]

     文 / 漠然

     本平台前阵子推送了一篇“香港街头手写店招,民国韵味依旧”的文章,让不少读者感慨万千。今天,同样的主题,不一样的地点,对比一下,看看我们的店招到底缺点儿什么?大家有何感想,请在文后畅所欲言吧!

     ——大米艺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原来琳琅满目的店招

     突然变得整齐划一,

     让我一点逛的欲望都没有了。

     没了烟火气,

     也就没了灵魂

    

    

     还想进去吗?

    

    

    

     实际上,浩浩荡荡的“统一店招”运动早已席卷全国。

     我只是从未想过,

     对自己的老街有着强烈文化自信的街区也会加入。

     厦门

    

    

    

     甘肃

    

     昆明

    

     芜湖

    

     憋慌,竟然还有竖版的

     眉山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性的中国社会美学泥石流!我们知道,城市中各自肆意张扬的店招恰恰是这个城市最迷人的部分,是一个城市的“烟火气”最直观的体现。

     真是丑哭了!

     为什么要统一店招呢?

     看了几篇相关新闻报道

     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

     “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

     所以这些“老街”、“古城”

     首当其冲被整改

     不过讲到“美化”、“提升品位”

     这……是认真的吗?

    

    

    

     对于此事,网友们第一个在网上原地爆炸了:

    

     设计师们表示想掀桌

     要知道,VI设计其实最初就源自于店招设计

     现在店招全统一了

     我们还设计个啥?

     店家也有苦难言:——

     虽然统一店招很省事

     但是我的店从此淹没在千店一面中

    

     品牌在某种程度上

     它是在社会中经过历史发展

     而遗留下来的产物

     古代的时候用不同的图腾来做标记

    

     到了现代,

     大家开始慢慢注重品牌了。

     以颜色、图形、字体及

     与之相匹配的符号,

     来展现品牌和品类的独特个性。

    

     现在突然间

     让的品牌们都长成一样了,

     完全没有了这种差异化的美感和特性。

     这就好比同一个国家,

     所有人的脸都长一个样子了,

     你说可不可怕?

    

     但是如果真的要讲城市美化,

     那么必须要提台湾、香港和东京的街道,

     每一家店的店招肆意张扬地“探出头”来,

     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城市标签,

     香港、台湾和日本的

     城市街景世界闻名,

     就是因为那令人着迷的“烟火气”

    

    

    

     仔细看上面的图会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店招都很好看

     很有设计感,

     有的残旧不堪、甚至有的配色一言难尽,

     但其中散发出的烟火气息

     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

     而从店家和设计师的角度来说,

     店招是一家店的“脸面”,

     是一个品牌个性的体现!

    

    

     东京的老街,

     生活的温度像滚烫的炉火,

     仿佛永远都不会被城市的冷漠所吞噬。

    

    

     这几乎是亚洲城市独有的景观,

     是我们的文化瑰宝。

     要知道,几乎所有赛博朋克科幻电影的美术设计

     都从中汲取灵感。

    

     店招文化自人类社会商业诞生起就开始发展了,今天占到设计业半壁江山的“VI设计”就是脱胎于此。

    

    

    

     上图这些店招工艺品出自19世纪下半叶,那时的日本商人就已经非常重视店招的设计。这种传统的广告形式,在当时业已形成行当,商人们雇佣熟练的工匠,被称作看板匠(kanban-shi),他们利用木头、竹子、铁、织物甚至石头来手工制作这些妙趣横生的店招装饰。

    

    

     以上这两张图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商号标志印版

    

    

    

    

     以上这几张图是日本当代街头店招

     “统一店招”,发出反对声音最强烈的就是设计师群体,因为很明显,我们存在意义就是帮助商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粗暴的统一店招是对我们的侮辱。

     海峡的对岸,在我们的台湾省,也对改造店招做出过尝试,但完全是不同的方向。台北市文化局组织了一个活动由一群设计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团队,对台北传统的菜市场进行“再设计”,改变人们对于菜市场“嘈杂、混乱”的印象。

     以下是菜市场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蔬菜店改造前后对比:

    

    

     烧腊店改造前后对比:

    

    

     熟食店改造前后对比:

    

    

     水饺店改造前后对比:

    

    

     糕饼店改造前后对比:

    

    

     猪肉店改造前后对比:

    

    

     看看这些就像是“新概念零售超市”的菜市场,你完全可以直观的体会到设计的力量和价值。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店铺招牌的改造确实有必要,但形式上可以有所改变。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完全统一,虽然快速直接,但其实是对国民审美以及城市街头美感的一种毁灭性打击。

     ————

     附:香港街头手写招牌,民国韵味依旧 | 大米艺术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 特别推荐 |

     艺术·美学·品鉴

     ▼

     邵大箴书法订制 | 曾翔对联订制

     玄一朱墨书法订制 | 李晖篆刻订制

     肖文飞书法订制 | 刘彦湖三言联订制

     石开书法订制 | 李妙染书法订制

     董玮书法订制 | 冷柏青书房联订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米艺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