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晗对话徐忠平:活在当下,人类需要重新找到丢失已久的本真(下)| 大米艺术
2018/12/26 20:45:00用艺术定义未来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5305字 · 建议阅读10分钟 ]

     主持人 / 施晗 对话嘉宾 / 徐忠平

     施晗:有人说:文化人认为人生最重要又高尚的是热爱艺术和有宗教的归宿,而世俗之人认为人生最重要又高尚的是有足够的金钱和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希望自己属于哪种人呢?

     徐忠平:小时候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富贵于我如浮云”。颜回:“一瓢饮一箪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志”。加之看诸多书籍中传达给我的大量信息是古代文人志士都是孤高避世,两袖清风,甚至潦倒也不肯就俗,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自甘清贫的穷画家,可后来又听孔子说过:“崇高莫大乎富贵”。

    

     施晗(右一)与徐忠平

     细想,人是该富贵,富贵可以养出崇高,尤其是可以表现在外面的崇高,可当今的中国只能处处见到富贵,却见不到一丝丝的崇高,所以,还是君子守贫吧。

     我最喜欢清代某画家写的四句话:“清如水碧,洁如霜露,轻贱世俗、独立高步”,回想自己在十五岁的时候,也写过四句打油诗:“自古人称竹清高,节节向上不躬腰,世人皆被利禄醉,唯我独枝永不凋”。所以说好像我那么小,就已经把艺术的追求当成了信仰,当成了宗教了。

     施晗:艺术应该与赚钱无关,所以,不少艺术家最后都饿死了?

     徐忠平:是的,艺术应该与赚钱无关,这是我多年坚持的一种观点,最好是贵族做艺术,确实,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出身贵族,至少是衣食无忧的保障下,使其艺术走向巅峰的。

    

     徐忠平

     还有一些是开始贫困,但其艺术才华很快就被社会接受并热捧,比如法国十九世纪的罗丹、毕加索。但更多的追求纯粹艺术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像梵高,就是个典型,他们因为发现了艺术中的巨大魅力与真理,所以,一直坚持画下去,直到饿死,但他们留下了伟大的令后人感动的艺术作品,所以,是很值的。

     施晗:当越来越多诱惑开始左右当下人们生活,艺术和艺术家也在面临着一场大贬值!有物欲的,也有精神的;这里面最让您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徐忠平:我前几年就说过,过多的艺术家生产出了过多的艺术作品,就像一个结满果子的大果园,来不及吃掉的果子掉落在地上,很快腐烂掉,当今的艺术家会不会来这样一场大贬值?现在无论在网上还是艺术园区,到处看到泛滥成灾的各类“艺术作品”,真为画家们画这样低级、媚俗的画而丢脸。

    

     徐忠平书法作品

     又觉得整个社会的审美力、鉴赏力如此低下深感无望。鉴于此,反倒更增加我追求高品格艺术的决心,并且怀着一颗救世的心,在救赎自己的同时,也力争救赎一些有艺术良知的人,如果这样的人多起来,还能挽救一下整体溃败的社会。要说珍惜,就是珍惜当初为艺术而献身的发心,——“心事浩茫连广宇,我以我血荐轩辕”……

     施晗:你最近老爱说的一句话是:“书法不是书法、绘画不是绘画!是背后那个人……”您想表达的这个“人”是什么?

     徐忠平:我过去就常说:人比作品重要,在面对荆浩、董源、李成、范宽、石涛、八大的作品时,感动之余,更想见到他们这个人,与他们饮酒,吃茶,论道,似乎更有意思。你想,李白若在你身边出现,他举手投足都宛若仙人,他定是秀骨清像、风姿飘然,那多么迷人……

    

     冬日 徐忠平

     之所以最近常说:书法不是书法,绘画不是绘画,而是背后那个人,因为我们都知道,测字先生可以通过你随便写一个什么字,就测出你的性格、命运等等,而作为任何一幅绘画、书法作品,不是能透露出更多作者的人品、修养高低的信息吗?

     我们观看弘一法师的书法原作,会让你的心神被收摄进去,会久久放不下,忘不掉。即便用现代最先进的仪器也测不出那薄薄的宣纸里有多少含量,但我们可以感知到接受到字里行间闪射出来的气场,这无形的能量是那么巨大,扣人心弦,如果用通灵的说法,这笔划里面可以储存书写者的人格修炼何种程度,包括审美程度,功夫程度,等等等等,人们都可以接收到。

    

     徐忠平书法作品

     为什么近百年来只有这么几个人的书法有这么大的魅力,那么,再来查查这几个人的人格、品质、才华、悟性,确实是非常人能及的。

     再比如,你的心包容了宇宙万物,你做人仁慈、宽厚,或者你是个精明过人、才华过人,就是心性不够高级,那么,两种书法的气场呈现立刻判然有别,“清者自清浊者必浊”,所以历来有“功夫在诗外”的说法,论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真正的诗人在气格、在精神、在风骨、在高尚、在不俗、在融会贯通,在曲高和寡,在品操坚贞,在志向高远。

    

     石磊磊兮葛蔓蔓 徐忠平

     施晗:一个在当世独立高步的人,一个在艺术道路上能够独守操品的人,势必注定了他心性的高古,其实这也是古之士大夫精神的追求之一,你觉得今日之中国这样的士大夫有吗?在哪里?

     徐忠平:我想肯定有,在民族危亡之际,肯定还会有方孝孺这样的仕人出现!但绝对不会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等占据各种协会山头称王称霸的人中。而且我认为这些权霸们出于低俗的利益所驱使,欺瞒不懂艺术的行政上级部门,以搞重大题材为名,敛大笔钱财,扶持二流、三流艺术,并且搞各种名头的展览活动,把中国艺术拉回倒退了不止一百年,他们对一个民族犯下的罪孽真是令人发指啊。

    

     徐忠平书法作品

     施晗:就我对您的了解,与书法和国画相对应的,好像您对自己的荒草素描颇为满意,请谈谈这里面的东西。

     徐忠平:画荒草是我无奈的选择,如果我从小生活在南方,肯定我也会选择画梅兰竹菊,近些年常常到南方,看到那么优雅的兰草,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真是好羡慕南方人有这样的佳卉相伴。

     我从小生长的环境在大东北的荒寒寂寥的地方,放眼望去,一年四季荒草连天,加之自身悲苦的命运,与荒草结缘,似乎是找到了一个终生可以倾诉的知己。久而久之,愈发发现了荒草的迷人动人之处,故而,画荒草我似乎已成为放不下、丢不开的每日生活了。

     关于我画出的荒草,自己觉得还远远没有表达出荒凉,孤寂与人类相通的情怀,也还没有画出荒草坚韧的生命力与蓬勃的顽强精神,当然,还包含艺术上的图式问题,都还没有达到。

    

     秋兰兮青青之一 徐忠平

     我相信,再努力画十年、二十年,会像一颗大树一样,我画的荒草会成长起来。

     施晗:作为从西方引进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保守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画艺术家,可能对素描还是有所排斥的,您将如何来协调这中间的矛盾。

     徐忠平:我注意到了你这句话,保守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画家。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谁还是保守的、传统样式格局的,那就一定是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在古代,由于交通信息交流的阻隔,东西方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了伟大艺术的创造,当今的世界,所有的科技、文化、娱乐,几乎都是可以共享的,西方油画、水彩等等艺术形式引进中国一百多年了,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巨大,如果对此视而不见,那无疑等于盲人行夜路。

    

     徐忠平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中国的水墨、书画,与西方的油画、素描、雕塑的不同,只是高山与大海与平原的区别,各有景致,感受不同,但都是宇宙天空下的自然造化,不可厚此薄彼,这里要解释的是大家印象中我是画水墨,写书法的人,为什么突然提到我画起了水彩、素描、甚至油画?

     我们考察一些近百年的大画家的作画方式,就可以得出答案:关良、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甚至弘一法师,都是基于油画、国画、书法与一身,用其终生之力做两种文化的融汇,互相吸收,互相补充,随后渐渐做出新的时代,符合这个时代的融会贯通的作品。

     如果急功近利的话,只操刀一个品种,精进十年,便可成名,但若要成大器,我认为非得像一棵大树一样,慢慢生长,并且要涉及古今中外一切精英文化的养分,酿百花而成蜜,汇百川而成洋。

    

     秋兰兮青青之二 徐忠平

     施晗:您坚持“不入会、不参展、不社交”,与天为徒,与古为师;这种绝对化的与世俗拉开距离的初衷,我觉得,理想是好的,但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有时候是无能为力的,您永远无法预料下一个路口,有什么在那里等待着您!

     徐忠平:风吹柳絮成狂客,雪逼梅花做冷人。我选择这种几乎与世隔绝,与江湖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确实是家族与遗传下来的骨鲠,不善交际,不会逢迎。另一方面是体弱多病,不能饮酒不能熬夜,不能长坐,只好退居独处,自行调节身体,将养身心。

     这些年过惯了孤寂、无人理会的生活,失去了许多成名赚钱的机会,但也成就了我。让我静静地修炼着、体悟着,不为任何展而作画,不为任何获奖而写字,渐渐地画成了自己的东西,写成了自己的书法。至于说人生的下一个路口,有什么在等着,那就是死亡吧。

    

     徐忠平书法作品

     近些年,一个人静静的修习书画、读书,同时也参透了宇宙人生:一切都得化为虚空,一切都带不走,一切都转瞬即逝。佛祖,高僧早就参透了宇宙真相,为什么还不放弃众生,我终于有一天明白了,他们的大慈悲,是让众生醒悟,放下执着、功利、生死,注重当下的解脱与喜悦,才是人生的真相。

     再说,头上三尺必有神明,只要你发心向善,不为一己私利营营苟苟,神明、护法都会帮助你不至于饿着、冻着,而真正若明了生命的真相,一袈裟,一只钵,一双行脚,足矣。

    

     春兰兮秋菊 徐忠平

     施晗:我曾在您的一个文章中看到,你崇尚的艺术状态就是永远把作画当做快乐和消遣,拒绝声名、地位、财富,尤为不可以此来换取生活的费用;但我发现近期有一些平台开始在公开售卖您的作品。这是否在挑战你曾经的话语权。

     徐忠平:我对外面的自我介绍常常说自己是画家,可几十年来我着力最多,下功夫最深的却是书法,我从没有要做一个书法家的要求,不知是何原因,身体里住着一个书法的精灵,常常在不可自持的状态中,鬼使神差的沉迷写字之中,经常几天几个月,这么多年不能自控。

    

     徐忠平书法作品

     理性经常通知我,该下功夫画画了,但由于没有参展,卖画的预订,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把画画的事拖了无期限。

     感性,或者说直觉的冲动,有一股暗流控制了我,几十年就这样不停顿的写了下来,现在终于明白了,缘由何在?书法是我吾族灵魂的庙堂,是不成明文的宗教,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把快乐、幸福、喜悦甚至痛苦、悲伤都放进去,可以陶醉,可以快乐,可以养生,可以养性,他是一个民族可以进入一个沉静、安宁的内在秩序,中国书法,成了这个民族隐在内心的“真相”。

     书法的天地里可以发掘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生命,可以说,这么多年,我在书法上是灵魂出了窍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做过拿书法获取声名、地位、财富,更不会主动推销卖出书法作品,统计一下,这些年单纯就书法来说,我还没有卖出过一万元,当然,我不是中国书协会员,那就是说,虽然有些好商品,但是没有营业执照,哪里会有人花钱买没有名头的人的字呢。

    

     蕙兮深藏众芳 徐忠平

     这次从南方乌镇途经青岛,到学生处小住几日,学生姜平林开了个微拍店,让我拿书法试一试,我一看,这么直接,不用社交、周旋,不用巴结谁,并且我不想骗人,又想破一下这些大腕们动辄上万一平尺的阵!天地众生养育了我,我有此小技,正可以就此回馈社会,让更多人用非常便宜的价格拿到好东西,收藏送人都值,不欺不瞒,各得其乐,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里要更正一句话,我不是拒绝财富,我是讨厌把书法当做盗取名声财富的方式,钱多不是坏事,我可以因为条件改善从而更安心、更顺畅的写字画画。

    

     徐忠平书法作品

     施晗: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有伟大情怀的人;回望当代艺术,具备这种情怀的人应该拥有哪些构成因素?

     徐忠平:这是我近一二个月感悟最深的问题,我们纵观古今中外的伟大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几乎无一不是宽广仁厚、善良慈悲的人。

     中国传统讲: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现在是真真明白了,能够走得远的艺术家,都是有高贵品质、超人才华的人,做人品质推动着艺术的前行,德行不好的大才子多得是,在几经成功的荣誉各种诱惑下,便沉沙折戟纷纷落马了。

    

     徐忠平书法作品(局部)

     这些人没有勇气衰年变法,没有勇气在成功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完成人格上的转换、升华。其实哪里是江郎才尽,是这个人的心性堵塞了,精神不能一次次蜕变,艺术怎么可能一次次向上登攀。

     前几天开车从北京向东北的路上,车上放波切利与莎拉布莱曼合唱的影像,在高潮处,我突然接收到了他俩身上发出的极致的对人类的大爱、大仁慈,全部气场与能量。

    

     徐忠平书法作品

     我一下子开悟了,什么是大艺术家?这歌声传达的情感告诉我们,宽恕一切敌人,化解一切怨恨,无条件的爱人类,爱自然,就可以与众多的伟大人物的灵魂交集,你便可以成为“无限”,你便可以成为永恒。

     施晗:当代艺术界最大的问题不是艺术问题,而是人的心往哪儿放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一切的艺术都是徒有其表。

     徐忠平:古人说:“指即明月,心安为家”,现在人心为何总无处安放,说来悲哀,中国人的福似乎都叫古人享完了。

    

     徐忠平书法作品

     近百年来,中国饱受战争、饥饿、贫寒的折磨,穷怕了,饿坏了,落下病根,贪吃,贪财,再好吃的似乎也永远填不饱肚子,再多的钱也觉得自己是乞丐。中国人从贫穷到现在温饱,又开始追逐奢华,奢华似乎也很快厌倦,那么心往何处放呢?

     存在变得愈来愈衰弱,几乎所有阶层的人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伤害。人类文化的金字塔消失了,艺术界、书法界更是狼狈不堪,如果仅就当代书法来说,已经失去了仕大夫与有高尚思想政治地位的人来支撑,当代书法的权力构成荒诞不经,高官贵戚完全外行,在野者品质不够,令人感叹不已。

    

    

    

     徐忠平书法作品(局部)

     我们可以从朴实无华的原生艺术里看到一个可以安放心的去处,在原生艺术里,人们可以重新找到丢失已久的人类的本真、朴实与真诚,可以由此再到生活,比如喝到纯净的水,吃到自然生态的食物,呼吸清新的空气与品味和谐无争的安宁,才是最后人类美好的家园,但这些似乎都离我们愈来愈远,似乎上帝已经抛弃了我们,他正用万能的力量惩罚作恶的人类了。

     唯有在此时此刻,让艺术与爱,才可以动太阳而移群星!

     ————

     徐忠平,别署子徐,号简公,黑龙江伊春人,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等。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 特别推荐 |

     艺术·美学·品鉴

     ▼

     邵大箴书法订制 | 曾翔吉语订制

     玄一朱墨书法订制 | 李晖篆刻订制

     肖文飞书法订制 | 刘彦湖三言联订制

     石开书法订制 | 李妙染书法订制

     董玮书法订制 | 冷柏青书房联订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米艺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