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镛:书法是文化中的艺术,要站在艺术的立场创作书法 | 大米艺术
2019/1/3 20:51:36用艺术定义未来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1403字 · 建议阅读2分钟 ]
文 / 王镛
再提艺术书法,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在倡导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尤为必要。很多人认为,继承、借鉴、模仿,就是发展书法艺术。持此种观念的人,显然没明白艺术的关键是什么。王镛先生则告诉我们,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力,才是延展书法艺术生命的关键所在。
——施晗

王镛
“艺术书法”绝不是文字游戏。艺术的概念明显比书法大得多,而“书法艺术”这个词组颠倒了从属关系,忽视了书法的艺术属性,容易被误解为“书法技艺”。
而“艺术书法”强调的则是书法的艺术本质,有别于“实用书法”。在今天,我认为这个提法依然有着特别的意义。

王镛 汉吉祥万岁瓦当
书法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但书法更是文化中的艺术。不能把书法的本质弄模糊了,或者把它破坏了。许多人善于从书写的内容上去评判书法,从文学的角度作为评判书法的立场,那就坏了。
书坛一些人物,常常从自己的“出身”或一点“优势”出发,对书法的本质随意解释,无意中否定书法的艺术性。其表现为:首先不是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审视、创作和评价书法作品。

王镛 汉长乐宫行灯
常见的是站在“文学的”立场来观照书法。典型的 “理论”是要当书法家先要当文学家、诗人。引申下来是,要写自己的文学作品,照着这个理论发展下去,就是书法的视觉形式风格,要服从文字内容的情感,比如文字内容是“豪情满怀”一类,书法也要雄强狂放等。
典型的古代杰作据说是颜真卿的《祭侄稿》,许多理论家从中看出了悲愤之状。颜真卿肯定也有七情六欲,难道他会写出十三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持此种观念的人,显然是把书法沦为文学的附庸。

王镛 秦金文笔记(一)
更严重的是,至今众多的理论家是站在“技术”的立场来审视书法的。典型的观念是,技术在书法中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因素。“技术第一”论者,肯定把技术的标准定位在前人已经确立的技术规范之上,而绝对不敢以发展的眼光来建立新的技术模式,其结果就是一味模仿。
“艺术书法”以审美为目的,与实用无关。与其他学问有间接关系。“艺术书法”,就是要站在艺术的立场上来审视书法,就是要以艺术第一的理念来判断书法作品,就是要以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来创作书法。

王镛 秦金文笔记(二)
艺术修养是从事一切艺术创作的第一基本功,艺术修养包括对古今艺术史论的了解与判析,艺术的审美及评价能力,艺术形式的感知能力和构成能力,艺术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的想像能力,技巧的把握能力和突破能力……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所以“艺术书法”最为关注的是创造力。继承、借鉴、模仿都是手段,而惟有创造能达到发展书法的目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就显得更为重要。

王镛 秦金文笔记(三)
作品的风格、个性都与创造力息息相关。创造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植根于传统。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开拓新的审美图式上,还要表现在作品的完整性和较高的技术质量上。
创造过程难免失误,但远比固守成法,模仿前人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倡导的“艺术书法”。
————
王镛,山西太原人,现居北京。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等职。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 特别推荐 |
艺术·美学·品鉴
▼
邵大箴书法订制 | 曾翔吉语订制
玄一朱墨书法订制 | 李晖篆刻订制
肖文飞书法订制 | 刘彦湖三言联订制
石开书法订制 | 李妙染书法订制
董玮书法订制 | 冷柏青书房联订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米艺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