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黑白人生,你怎么看 | 大米艺术
2019/1/4 20:28:31用艺术定义未来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2437字 · 建议阅读4分钟 ]

     文 / 李少艺栈

     董其昌(1555-1636年),

     子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松江华亭(今上海)人,

     虽然身为上海人,却是上海的乡下人,

     出身寒门,而且相当的寒。

    

     董其昌

     据《云间杂识》记载:

     “董思白为诸生时,瘠田仅二十亩”

     土地不多,还很瘠薄,

     糊口之难,可想而知。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董其昌,

     性格倔强,自尊心超强。

     他刻苦奋斗,认真读书,不愿甘于人下。

    

     董其昌 题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7岁,参加松江府会考,

     当时他写了一篇文章,

     自以为准可夺魁,

     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

     原来是阅卷老师嫌他在试卷上写的字太难看,

     文章虽好,却也只能屈居第二。

     此事使自尊心很强的董其昌深受打击。

     从此,他发奋学习书法,

     先学唐楷颜真卿,后追魏、晋,

     临习钟繇、王羲之法帖。

    

     董其昌 乐志论(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他刻苦练习,十年磨一剑

     终于在书法上有了很大进步,

     山水画也渐渐入门。

     所以说,如果没有这次落榜,

     可能就没有一代书画大家董其昌了!

    

     董其昌 乐志论(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

     34岁的董其昌终于考中进士,

     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皇室近臣,

     入翰林院(皇室私家学院)深造,

     曾一度担任明神宗长子朱常洛的老师,

     官场得意,可谓如鱼得水。

     但他深知,当时明朝江山已是岌岌可危,

     不久便称病,回到松江。

    

     董其昌 疏林远岫图 天津博物馆藏

     身兼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

     使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迥异往昔。

     并且此时的董其昌富甲一方,富到流油,

     连本乡另一个比他大三品的宰相都要对他

     “膏腴万顷,游船百艘”

     的家产,自叹不如。

     想想一个告病还乡的臣子

     怎能拥有如此财产?

    

     董其昌 阴符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的书法、绘画,一字一笔

     换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自古至今,玩艺术的而成“家”后,

     马上精神变物质。

     名气越大,来钱越多,

     便很容易成为暴发户。

     像董其昌这样经历过贫苦童年的人,

     如今已是书法绘画超群的艺术大师,

     更是级别相当可观的明朝高官,

     又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地主豪门。

     名气、权威、钱财

     让他得意忘形。

    

     董其昌 阴符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如果说,

     他在京城为官时还有少许的谨慎,

     回到松江华亭,山高皇帝远,

     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为富不仁,便成了董其昌的必然结果。

     现如今还能看到

     《民抄董宦事实》、《黑白传》等,

     记载董其昌恶性的专著,

     一个人能坏到有人专门为他的恶性写书立说,

     可想而知此人坏到了什么地步。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原本一个地方出一位书画家,

     这里的人都会为此感到自豪,觉得脸上添光,

     但是,董其昌的家乡百姓却是个例外。

     董其昌晚年居住老家松江,

     百姓对无恶不作的董其昌恨得咬牙切齿,

     私底下都称其为“恶棍”,

     甚至有人拿着有董其昌书画的扇子上街,

     都会被人莫名其妙的的抓起来揍一顿,

     可见百姓对他的痛恨之深。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之二 上海博物馆藏

     然而,董其昌不知悔改,

     仍欺男霸女,为祸乡里,

     甚至出了人命案。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四邻百姓被逼无奈,群起而攻之,

     与董府家丁大战一场,

     毁其家产,砸其牌匾,

     殴其家人,死伤百人,

     最后火烧董府。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抄董宦”,

     野史流传,江南一带家喻户晓。

    

     董其昌 西升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一个才学兼备的艺术家,

     却使一向逆来顺受的同乡百姓,

     冒着杀头大罪起义造反,

     董其昌的所做所为简直恶劣到了一个level!

     据野史记载:

     董其昌强抢民女,关押府中供其享乐,

     后来此女子有了身孕,

     董其昌便命人将其绑在树桩上,

     脚踹女子腹部,

     甚至让家丁刨开女子腹部,

     取出婴儿,以此为乐。

    

     董其昌 西升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此段记载虽然不知其真假,

     然而历史上关于董其昌好房中术、淫人妻女

     的记载比比皆是。

     这般恶劣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这跟南京大屠杀的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

     “民抄董宦”事件过后,

     董其昌惶然逃难于苏州、吴兴等地,

     直到半年后事件才平息下来。

     1620年,神宗驾崩,

     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

     董其昌作为帝师身份又再次入朝为官,

     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

    

     董其昌 度人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后熹宗即位,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

     董其昌为官一年后又再次隐退。

     1632年,魏忠贤死,

     崇祯即位后,励精图治,政局开始澄清。

     77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为官。

     次年,魏忠贤余党又起争端,

     董其昌又再次请求退归乡里。

     两年之后,1636年10月,

     董其昌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82岁。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之三 上海博物馆藏

     很快明朝灭亡,到了清朝,

     恶行累累的董其昌为何却还能极富盛名?

     大多归清朝几任皇帝对他书画的追捧。

     撰《明史》的张廷玉笔下,这位前朝争议人物

     是如实道来,还是隐恶扬善,

     大概也颇有纠结。

     然而,

     作为老道精明的官僚,

     便只好成众人之美。

    

     董其昌 内景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其一,众意难违。

     董氏书画,在其健在时便名扬千里,

     入清以来更是科举考试、供奉贿赂之极品。

     其二,圣眷甚隆。

     不但有乾隆赞誉备至、朝夕临摹;

     康熙也是十分首肯。

     两位帝王均对董其昌赏识高看,

     撰史的他不能不下笔留“神”,

     何必惹主子不开心呢。

     话也如此,

     董其昌在风头最劲时,

     他谈禅解文、读碑作画、花前题字、月下吟诗,

     可以形容为京师第一忙人。

    

     董其昌 内景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且其饱览鉴赏许多书画真迹,

     书法造诣可说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八法”在其手下无不精通,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其绘画笔致清秀中和,古朴典雅,

     以佛家禅理入画,

     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董其昌学识渊博,精通禅理,

     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为追求境界,

     可以说是一位集大成的书画家,

     并对明末清初书画界影响甚大。

    

     董其昌 丹树碧峰图 嘉德2006年拍品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

     董其昌的盛名一跃再跃,

     古往今来,喜欢董其昌的人也不在少数。

     对于董其昌的两面性之强烈反差,

     终究无法解释,也无据可考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 特别推荐 |

     艺术·美学·品鉴

     ▼

     邵大箴书法订制 | 曾翔吉语订制

     石开书法订制 | 李晖印章订制

     李妙染书法订制 | 刘彦湖三言联订制

     玄一朱墨书法订制 | 肖文飞书法订制

     董玮书法订制 | 冷柏青书房联订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米艺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