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西双版纳现场书写,你错过的一场阳光邂逅 | 大米艺术
2019/2/25 20:30:47用艺术定义未来 大米艺术

传统与现代的一次邂逅
墨现场· 妙造自然:李强西双版纳现场书写展
文/大米
这几天书法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莫过于“李强西双版纳现场书写展”了。
以天做展厅,以地做展板,在清新的雨林环境里,利用芭蕉叶、树叶、竹皮、笋壳等自然植物材料来书写,借此模糊艺术与自然的边界,发掘艺术的无限可能。
放在地上的每件作品,都沐浴着阳光,观者因四处走动,可自由选择自己的视角,选择自己的观看方式。每个人的每一次观感都是个人的、独一无二的。这样的艺术体验,你以前有过吗?
虽然整场展览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无疑极其成功。每位观者都表示:耳目一新,激动不已。
我们看到,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在春天阳光下的邂逅,同时,也启发我们,怎样用更开放的思维,重新思考艺术的定义……


学术主持
于光华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展览策划
李宏伟先生(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党委书记)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承办单位
艺旅天下
《青少年书法报》
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
院
渤海画派
中国书画网络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当代青少年书法研究中心
荣宝斋在线
杏坛美术馆
中国书画杂志社
今日鉴藏美术馆
九州美术馆
一耕美术馆
收藏天下
大米艺术
集彦斋画廊
艺数中国
小刀汇艺术中心
朗禾空间
齐长城美术馆
德州书法馆
学术委员(按年龄为序)
周士钢 张晖 黄三枝 郭子良 邢晓林 庄乾梅 王鹤 陈一耕 熊晓东 寂宽 马威
特别感谢
曾来德 曾翔 耿雷 于泳 姚明(日本) 范吉涛 邹涛 张秋石
无人机摄影
祝子洋
现场摄影
齐歌 周毅
现场总协调
陈文有
文字统筹
孙琳 林华
现场工作团队
陈正国 刘宏亮 徐英奎 李洋 牛成选 左金 王家璇 赵海宝 董哲
宣传工作团队
占宇 施晗 文白 周珍珍 赵社秀 一心 王赛 李燃冰 宋思思 婵娟 陈彬 梓源
时间
2019年2月24号下午5点
活动地点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雨林博物馆前绿草地


墨现场 · 妙造自然 前言
文/李强
2015年,我在北京举办过一次墨现场——李强书写状态展。在展厅中将一件一件预先准备的空白展板,现场进行书画创作、悬挂、布展,还原一个艺术家最本真的书写状态,感受现场的书写魅力!所有到场的朋友们目睹着我每一件作品诞生全过程,无不感到我前所未有的原生表达,有着出其不意的新意,当年的这场展览,反响强烈,直接丰富了我自身对艺术创作的另一面认知。
早在十二年前,也就是2007年,我与寂宽、晓东两位兄长,追随于光华老师来版纳写生,每年写生季期间,我们都争取去版纳相聚,在创作了大量作品的同时,也对版纳植物有了很深的了解和感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树一景都非常熟悉和亲切,能否将这种对植物的亲近对话,转化到艺术创作里面来,成为我由久以来的思考;继而,就有了这次活动。
“妙造自然”这次活动,意在将现场书写,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人与艺术等共享,交融、和谐、互动,利用在植物园中的芭蕉叶、树叶、竹皮、笋壳等植物材料来书写,将古老的艺术与自然融合,让笔墨感受阳光大地,道法自然,妙造自然。
这种尝试,其实更多是来自我对自然的认知,或者说是对书写材质的一种有意尝试,也许这种尝试并不受待见,也许又是一次对自我的颠覆,都不重要了,一切任由朋友们批评言说吧!


李强 又名李妙染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中国国家画院李强工作室导师
《青少年书法报》社副社长
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工作部副秘书长
武汉大学博士,全国青少年研学联盟副主任
798书法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委员
今日鉴藏美术馆艺术顾问
大米艺术主编
| 书写现场 |








| 叶片上的部分书法 |

























| 现场互动 |




















| 现场部分花絮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 特别推荐 |
艺术·美学·品鉴
▼
邵大箴书法订制 | 曾翔吉语订制
石开书法订制 | 李晖印章订制
李妙染书法订制 | 刘彦湖三言联订制
玄一朱墨书法订制 | 肖文飞书法订制
邵岩书法订制 | 冷柏青书房联订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米艺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