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飞:当代书法千篇一律地抄写唐诗宋词,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 大米艺术
2019/3/6 20:57:39用艺术定义未来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2554字 · 建议阅读5分钟 ]

     文 / 肖文飞

     书法文化的发展环境变了,如果还苛求回到从前,简直是痴人说梦。

     唯有创新,才能使书法传统不被时代淹没。创新不是忘本,它是继承的一种方式。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根植在中国,哪些因素不能“变”,其中的详细原委,听肖文飞老师怎么说。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理儿了。

     ——施晗

    

     在古代,书法属于大众,也属于精英

     传统书法在中国艺术的殿堂里占据独特的中心位置,与文学、绘画相比,书法精英艺术的特质尤为突出,其话语权一直就由上流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所把持,历代书法艺术的参与者无不兼有士大夫、文人、学者的身份。

     实用性:书面沟通,表情达意。在这个层面上用汉字书写来称呼或许更为确切。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汉字书写是书面沟通与交流的惟一方式,所有的典籍、公文、诗词文赋都不得不通过汉字书写来传达。

    

     肖文飞书法作品

     生活性:汉字书写构成了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部分。在古人的生活里,毛笔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对毛笔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字书写的亲切和熟悉程度是当代人无法比拟的,许多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便是这些不经意的日常书写,如信札、文稿等。

     文学性书法与文学相伴而生,完美匹配,高度和谐。许多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观照。同样也是彪炳史册的经典,如《兰亭序》、《寒食诗》等。

    

     苏轼《寒食帖》局部

     人格性:在古代社会里,书法作为文人士大夫人格修炼的手段,并被赋予道德伦理的人格涵义,书法是人格外化的结果。故而诸如“心正则笔正”、“人品即高,书品不得不高”的判断大量充斥于古代书论中。

     在传统书法中,上述四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和谐,实用性和生活性决定了书法(汉字书写)的大众参与,文学性和人格性则是精英们的属性

    

     皇象《文武帖》

     如果说书法是一座金字塔,那么,实用化和生活化则构成了这座金字塔庞大的基石,基石庞大的程度决定了塔尖的高度。

     传统书法特质,在当代被抽空

     在传统人文环境未曾改变之前,书法是一个完满自足的稳定系统,其自在自为的发展并未遇到任何实质性的危机。

    

     肖文飞书法作品

     但是,到了当代社会,由于传统人文环境的日渐丧失,与之息息相关的传统书法的存在环境发生了巨变。

     首先,钢笔和电脑的发明已经让当代人远离了汉字书写,书法已经与日常生活疏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变得不再不可或缺,这导致了现代人对工具材料的生疏,对“物性”的表达,也即对物“理”表达与古人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了。

    

     欧阳询《卜商帖》

     其次,作为传统书法的最主要的参与者——文人士大夫阶层已经不复存在,大多数的社会精英已经不再介入到书法领域而分流到其他领域,书法已从传统社会中的精英艺术转变为现代社会中的大众艺术,由一种生活技能转变为专业艺术

     无形间导致了书法由中心向边缘的逐渐滑落。

    

     陆游《怀成都十韵诗》局部

     再次,书法形式并不适合现代诗文的表达,而选择新的书法形式来表达现代诗文,至今仍未见有成功的范例。当代书法在书写内容上千篇一律地抄写唐诗宋词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在这种意义上,书法介入当代生活的能力已经不可避免地减弱。

    

     肖文飞书法作品

     最后,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已经不是当代社会人格的最高和惟一标准,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

     传统书法的诸多特质在当代被逐一抽空。

    

     杨凝式《韭花帖》

     书法,由他律走向自律

     有得必有失。当不得不卸下书法上的附加物,在缺失掉一份厚重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份难得的轻松。书法由“他律”走向“自律”。

     我们终于可以轻装上阵,把更大的精力投放到书法本体。

    

     肖文飞书法作品

     当代人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书法,如把书法欣赏的最小单元由传统书法的“字”推进到“单元空间(被分割的最小空间)”的感受上;

     如“科学的汉字艺术观”的提出,把传统书法中原本就有的元素加强放大,把原来在传统书法中占第二位的元素提升到第一位,使书法更符合当代审美。

    

     肖文飞书法作品

     当代也已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从单向的纵向线索,即从秦汉晋唐宋元明清这一书法在时间上的流变来考察书法,而是在此之外加上了一条横向线索:书法既然作为当代艺术门类的一部分,它就无法游离于这个范围

     书法必须从绘画、建筑、设计等艺术门类还有中西方艺术观念中,汲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成分,积极参与到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化中去。

    

     肖文飞书法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很多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书法人在尝试各种努力,我把他们归结为两类

     一是外部的突围,把书法中的一些元素作为材料运用到创作中,但其所表达的核心已经不是书法,如“现代书法”、“学院派书法”、“书法主义”等,它离书法的内核如此之远,以致不被书法界的大多数作为书法来看待;

    

     肖文飞书法作品

     另一种是内部的突围,它从书法的内部生长,仍然根植于传统,但它是把传统书法中本就具有的某种元素强化出来,使书法更能契合当代的审美,它的核心仍旧是书法的,但它强调的首先是基于视觉艺术角度下的书法

     注重形式构成是当代书法的趋势,当代书法的最大突破是在它的视觉性上,但我们也应该警惕目前书法界存在的这一现象,即以牺牲书法的时间性,来换取空间性。

    

     王宠《西宛诗》局部

     什么是书法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书法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共生体,二者无法截然分开,它表现了中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认识。

     空间性是书法与其他视觉艺术的共通点,而时间性则是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书法也即书法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肖文飞书法作品

     前述所说书法首先是一门视觉艺术,并不意味着对时间性的放弃。如果过分强调书法的空间性也即它的视觉构成,放弃时间性的同时,也就放弃了书法的核心。

     当代书法有可能在空间上获得突破,从而对当代艺术做出贡献,但这种空间应该是中国特征的,而不能从属于西方绘画中的抽象构成。

    

     肖文飞绘画作品

     西方的抽象绘画艺术完全从视觉出发,它所形成的空间大都是一些简单、机械的几何形。

     而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共生,使得中国书法形成了圆融、有机、丰富的不可名状的美妙空间,它源自于中国人对时空的独特理解,根植于中国文化这棵大树,是中国哲学、美学的具体呈现

     本平台负责订制肖文飞书法作品,敬请关注,欢迎订购。详情请戳:肖文飞书法订制

     ————

     肖文飞,湖南嘉禾人。现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书法工作室导师等。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 特别推荐 |

     艺术·美学·品鉴

     ▼

     邵大箴书法订制 | 曾翔吉语订制

     石开书法订制 | 李晖印章订制

     李妙染书法订制 | 刘彦湖三言联订制

     玄一朱墨书法订制 | 肖文飞书法订制

     邵岩书法订制 | 冷柏青书房联订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米艺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