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在多个场合讲这个故事
2018/4/24 7:06:02 党建网微平台

    

    


    

     一是珍惜奋斗历史。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来说,珍惜奋斗历史,往往是保持奋斗精神的开始。毛泽东4月21日在七大预备会议上,充满感情地对大家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尝尽了艰难困苦”,“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我们好不容易取得今天这样的局面,必须对历史负责,而且“历史的教训就是要我们谦虚谨慎”,“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总之,越是胜利在望,越不能松懈,更不能半途而废。

     二是咬定奋斗目标。不断前行的人或政党,总是目标感很强。真正的奋斗者,干到底的人,也善于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召开七大时,共产党的“愚公们”要挖的山,已经不单是日本帝国主义了。在毛泽东心目中,要搬移的山,始终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他在《愚公移山》中明确讲要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以后又加上官僚资本主义这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讲愚公移山,也是着眼于其奋斗目标。比如,1957年10月,他读到山东厉家寨治理穷山恶水,建设新山区的材料,明确提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1958年12月,他写诗说:“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1964年1月,他和斯特朗等人谈话时又说:“中国古时候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大家现在都是挖山的人,挖的是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这几座山,用几代人的时间,总会把它们挖掉的。”1964年3月,他听取陕西、河南、安徽三省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提出,搞绿化不是一两年的事,“先做十年、十五年规划,‘愚公移山’,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再搞”。总之,大到反对帝国主义和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面貌,小到植树造林,但凡明确了目标,都犹如毛泽东心目中要去挖的山。

     三是正视奋斗困难。毛泽东当时提倡愚公精神,一个重要原因是要领导干部对一切可能的困难和曲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延安召开七大的同一时刻,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六大。两个大会,构想着完全不同的目标任务,代表着不同的中国前途和命运,意味着抗战胜利后两大阵营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对这一点,毛泽东在七大上几次讲到。他当时习惯说的话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要主动设想一切困难。在5月31日的讲话中,他列举了今后可能出现的十七种困难,比如外国大骂,国内大骂,内战爆发,延安被国民党占领,党内意见分歧,党员散掉三分之一等等,意在提醒全党高级干部要“准备吃亏”,应付非常不利局面。最后归结为:“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

     四是坚信奋斗胜利。对未来没有信心,对信念缺少执着,自然谈不上奋斗。毛泽东阐发愚公精神,不是抽象地讲要坚定信念和信心,而是揭示“愚公们”的信念和信心,来自充分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在6月11日《愚公移山》的讲话中,他说: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这个比喻,可以说是对愚公精神最深刻的阐发。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陈晋,本文有删节)

    

     监制/慈爱民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慧 制作/唐明涛

    

     觉得不错,请点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党建网微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