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厦门对普通干部关怀备至
2019/10/6 6:30:00 党建网微平台

     点击上面“党建网微平台”六个字,轻松关注

    

     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先后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他领导制定了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厦门3年,习近平同志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勤于调研,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展现出对大势的科学把握和远见卓识。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党建网微平台和您一起了解习近平在厦门与普通干部交往的点滴故事,深切感悟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采访对象:苏永卯,1941年8月生,福建厦门同安人。1973年12月任福建省委组织部干事、秘书。1994年4月任厦门市委办公厅巡视员、厦门市接待办党组书记、副主任,厦门宾馆总经理、机关党委书记。

     一看见近平同志,就觉得这个人特别平易近人

     采访组:苏总经理您好!您是习近平同志到福建后见到的第一位同事,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苏永卯:来厦门工作之前,我一直在福建省委组织部工作。1985年6月2日一上班,省委组织部部长就打电话把我叫过去说:“中组部选派习近平同志到福建来工作,你今天上午去接待他。”我那时候并不知道他是谁,部长就跟我说他是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是习仲勋同志的儿子。习仲勋同志是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而且在“文革”中一直遭受迫害,我很敬重他。简单几句话的交代,我就马上去落实具体事务。

     距离飞机到达时间很近了,我抓紧时间到机场接机。当时,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我就拿了一张《福建日报》,把“福建”两个字露出来,站着等他。我们彼此好像都有一点默契,他出来时,我跟他招手,他也跟我招手。

     他一米八多的瘦高个子,随身背了个小挎包,穿着很朴实,上身是白衬衫,下身是深色裤子。他自己一个人来,也没有别人陪,一点领导干部的架子都没有。当时还是在义序机场(在福州郊区,高盖山南侧),我们开着7人座的中巴车,回到了温泉宾馆。

     以前我这人思想有点偏见,想着高干子弟会怎样怎样。但我一看见近平同志,就觉得这个人特别平易近人。他和我第一次见面就叫我“老苏”,后来还跟别人说:“我到福建,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老苏。”

     近平同志的意志力非常强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有没有跟您聊过他来福建之前的事情?

     苏永卯:他给我说起过他在梁家河当知青的事情。他说:“我不到16岁就去梁家河插队,当时也没有带什么东西,除了日常用品以外就带了整箱的书,劳动休息的时候我就看书,晚上也看书。”我也曾下放过,但我那时候就没有心思看书,可见近平同志的意志力非常强。

     他还说起当时在梁家河插队要“过五关”,就是: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其中过跳蚤关尤为难熬。我想到我下放的时候,虽然也不是很好,跟以前的生活有落差,听他一讲,我下放地的条件算是很好的,吃住都不错,劳动任务也不是特别重。当时他讲的这些话,对我是一种启发和教育。

     近平同志这个人重感情,很念旧,很有人情味,越是基层的人,他越记得牢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离开厦门后,您和他还有交往吗?

     苏永卯:近平同志离开厦门赴宁德之前,我拿过去一些草绳、袋子,跟他一起整理东西。他生活很简朴,行李也很简单,只有一些衣服、一台小冰箱、一台小电视机,其他都是书和文字资料。

     2002年10月近平同志从福建调任浙江省主要领导。临行前,已经退休的我专门前往福州送行。此时,他刚来福建时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恍如昨天。

     2004年8月,我到杭州去拜访他。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浙江省委书记,但还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接见我,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非常关心。浙江的杭州、普陀山我都没去过,那次去本来想多待几天,稍微转一转,但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发现近平同志眼睛红红的,有血丝。我就问他的秘书:“书记的眼睛怎么了?”秘书说:“书记每天都忙到下半夜,眼睛哪能不红?”我一听,觉得不应该再麻烦他,很快就回厦门了。

     近平同志这个人重感情,很念旧,很有人情味,越是基层的人,他越记得牢。后来他到北京工作,成为中央领导人,厦门的同志几次上北京拜访他,他都会问到我:“老苏现在退休以后生活怎么样?”我知道以后,感到很温馨,非常感念他对我的关怀。

     2010年9月6日,省委办公厅通知我,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到厦门考察,要见见我一家,叫我到海悦山庄去。那次他是到厦门出席98投洽会,还要调研考察一些地方,事情多得很。尽管如此,那天晚上8点,他接见了我们一家人,我们很激动。

     近平同志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很多人

     采访组:您跟习近平同志交往这些年,能不能给我们谈谈您对他的整体印象?

     苏永卯:到你们采访的今天,可以说我跟近平同志认识整整32年了。我很庆幸自己在32年前,有机会成为他到福建后第一个见到他的人。之后这些年与他的接触和交往,又让我深深感受到他那种朴实平和的品质,感受到他心思细腻、体恤周全的性格。他为人很有亲和力,对老干部、老同志非常关心,为人处世和谈吐都非常有分寸。对普通群众、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非常关心,像我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工作人员,他都那么关怀鼓励,让我感触很多,而且深深影响着我日后的为人处世、工作态度、工作追求。

     他和人讲话都很客气,但都有一定的分量,不像有些领导,用很生硬的口气命令人,而是用很通俗的、像交谈一样的语气来做大家的工作,让人感觉是一种平等、平和的交流。他还经常会讲出一些新话,比如“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俭身自省”等等,对我们很有启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几年,我们国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这些反映和评价在基层都能听到,可以说是有口皆碑。近平同志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很多人。我们一些退休的老同志经常在一起聊天,都很挂念他的身体,有时候看到他很辛苦,都很心疼,但是党和国家需要他,没他不行。有他领航掌舵,是人民的福气。

     我为我这辈子能够有机会与党的总书记像老朋友一样交往感到万分荣幸。我们是在不经意当中结下了友谊,我这辈子都很感念他,我衷心祝愿他保重身体,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中国梦!

     (摘编自2019年7月29日《学习时报》 原标题为《“近平同志对普通干部关怀备至”——习近平在厦门(七)》 学习时报采访组:沈凌 路也 胥晴 本文有删节)

     监制/慈爱民 责编/刘文韬 编辑/冯静 制作/王高林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党建网微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