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烂一地西瓜,干卿底事?
2016/6/23 18:45:52 会飞的王动
近日川渝的2000名大学生在某旅游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重达1吨的西瓜。从网上的图片看,场面堪称惨烈,烂西瓜满地都是,大学生表情欢愉。这个“花式减压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且不论,网上却传来一边倒的质疑之声。这个说纯属胡闹,那个说糟蹋东西,甚至还有人指责不尊重瓜农劳动成果。无独有偶,去年某商家为促销搞的番茄大战,同样受到了类似的批评。可见这种围观者的自作多情颇具代表性,而且还俨然以正能量自居。究其根底,不过还是“浪费可耻,节约光荣”那套理论在作祟。
在我们的日常中,充斥着这种莫名其妙的观念,比如“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这个观念背后还有个“大BOSS”,即“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都商品社会多少年了,还有很多人你辨不清浪费和消费的界限。对于商品来说,付钱就是最大的尊重,只要你付了钱,就是尊重了商品,尊重了劳动果实,就不算浪费。譬如你如小岳岳说的那样,去饭店点了“一本”,然后你像皇帝用膳一样吃了几口就走了还未打包,只要你付清饭钱,就是正常消费。那么这种举动算不算“浪费”呢?你首先要明白一点,浪费或节俭都属于私域概念,就是浪费或节俭的标准完全由消费者个人裁定,别人无权干涉,也毫无干涉的必要。当然大约还是有人会干涉,但他们只能从道德角度去评论,说你“败家子”“没修养”啊之类的,但请相信一点,这些企图干涉你个人权利消费自由的人,基本都是“酸葡萄”心理,也基本都是法盲。我们在建设法治社会,可却极少去厘定个人权利边界,任由各种道德观念侵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如果说别人还可以用或真或伪的道德来绑架你,代表公共权力的公器,绝不该干涉你的浪费或节俭的自由。可事实上呢?“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已经像标语一样刷在我们脑子里了。我们知道,各种社会形态、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都会提倡节俭。但节俭与道德无关,它只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生存技巧,老鼠都懂得如何分配食物来度过冬天。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节俭是人们基于生存考量的无奈选择,对节俭的提倡是一种生存技能的传授。我再说一遍,它无关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来说,你愿意怎么花钱是你的自由,你锱铢必较也好,寅吃卯粮也罢,别人无权干涉,政府更无权干涉。政府的职责建立和监管公共秩序,它没理由跑你家门前刷标语去提醒你该省着点花钱。何况节俭的尺度是没有大众统一标准的,若节俭即美德,夏洛克、葛朗台、阿巴贡这帮吝啬鬼都可算是最美节俭模范了。
如果一个政府在面向公众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往往隐含着两个欲说还羞的意思:一、这个社会法治意义上的保障还很不完善,政府只能进行道德号召来平衡社会资源分配,意即让先富起来的人把节省下来的资源与大家共享。二、掩饰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现实,推卸政府责任,为贫富差距找托词。你咋那么穷?你不节俭!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关于节俭的训诫?这也是多数人错认节俭为传统美德的缘由。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皇权时代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俺家的东西,俺当然有责任提醒你们都给我悠着点。古代帝王也好,士大夫也罢,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所以他们才搞出那么多关于节俭的格言警句。而与皇权时代颇为相似的是,公有制制度就是“共有天下”,“共有”啊,你懂的。“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有更充足的理由。特别是计划经济时代,你分得多我就分得少了,我肯定不答应,最好是你节俭了,把剩下的都给我,我发你一美德奖状。想想看,我们经常在哪里看到“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标语,工厂或食堂里,越是在共有资源集中的地方,越要提倡节俭。据说现在某些饭店也挂出这样标语,用心堪称良苦,若不是为了提醒厨师或服务员,就是为做东买单的人着想,“少点几个菜吧,别浪费!”这话对于请客者简直是天籁之音。
我们观察和反思一种价值观念,一定要将其置于具体的社会形态之下。在法治社会,对公共领域来说,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几乎是毫无必要!因为现今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必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谓的浪费和节俭无从谈起?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了。对于公共资源,民众有没有支配权和决策权才是问题关键,绝不在于浪费或节俭,假如民众缺乏这个权利,讨论浪费和节俭无异于耍流氓。比如我这个人觉悟不高,总惦记侵占公共资源,开公车去三亚旅游啊,在门前空地搞个违章建筑啊,但我做不到,有各种法律法规在约束我。那么你跟我这样一个平民百姓,有探讨公共资源浪费和节俭的意义吗?有在我家门口大墙上刷“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标语的必要吗?
所以浪费和节俭是一个伪问题。如果非要执迷于这个话题,请分清公域和私域。比如我党搞四风建设,那就完全是公权领域的事。你若不是公款消费,真犯不着去饭店吃个土豆丝也打包。你自己想想,你打包个土豆丝除了自己吃,还有什么更高尚的理由吗?你少点两个菜,搞什么光盘行动,你把节约下来的钱送给贫困户了?在一个法治社会,最不需要的就是(还是把名字删掉吧)一样的道德模范,而最需要的,是对法治的尊重,对别人权利边界的尊重。至于高中毕业生砸西瓜,促销小姐砸番茄,那纯粹是正常消费,他们已经为商品付过钱了,怎么消费这个商品跟你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何况他们的购买还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开拓了消费新方式,刺激了商品流通。中国人有种特别诡异的逻辑,有人也许会说,你们可以把买西瓜的钱攒起来去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不该这样白白砸掉。这就是厚颜无耻的道德绑架了。凡是能提出这种神奇问题的人,都该节衣缩食取缔一切娱乐活动省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如我,我都好几天没吃西瓜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会飞的王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