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那些被命运打垮的人
2017/3/14 21:54:50 会飞的王动

     点击上方蓝色字“止于至善”,关注更多原创作品

     ..................................................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让人无法看过就放下的电影。我都有点后悔看了它。

     第一次我只看了几个镜头就放弃了。原因是,不酷。这些年我们被好莱坞商业电影娇惯出浮躁而夸张的趣味,画面要漂亮,镜头要炫酷。比如商业大片最常用的开头,对大都市的远景航拍,镜头一路推进,摇滚乐起,你就知道要出现有趣的故事了。或者从第一个镜头就进入故事,电影前五分钟就丢下一个大悬念,让你欲罢不能。而《海》的开篇毫无此类噱头。只有冷清的海港和一艘行进中的游艇,配乐是一群圣诗班女声在高音区无词的吟唱,接着是远景镜头中,游艇上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内容无聊的对话。影片这种貌似随意的影像风格透出一种对故事的自信,也预示着即将打开一个严肃的主题。而我,最讨厌严肃了。

     附庸风雅总是有代价的。在《海》拿下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之后,我严肃地看完了它。代价是这些天我常常想起这个电影,我觉得我必须写点什么,才能放下它。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主人公李原本是个热情开朗的青年,有着相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儿女。在一次酒后,李忘了关上壁炉的防火栏,结果大火夺去了三个孩子的生命。命运不经意地伸出小指头,就轻轻碾碎了一个人的一生。李离开海边的曼彻斯特小镇,来到波士顿做了一个勤杂工,变得潦倒、封闭、暴戾。谁能够拯救这颗沉沦的灵魂呢。

     影片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讲述了李回到家乡曼彻斯特小镇为哥哥操办后事,处置侄子抚养问题的过程。其实是把他重新置于创伤之地,以此来探讨对悲剧人生的救赎。但影片的救赎主题处置得相当隐晦,因而也更具有真实感。毕竟有些悲伤不可治愈,有些罪孽不可宽恕。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别人的宽恕,而是自己放过自己。当人生背负了太沉重的苦难,所谓放下,谈何容易。

     影片在冷静克制的叙事中,不断地点亮一些戏剧性的小火花,企图引导李走出黑暗,同时也诱导观众善良的期待。比如女房客和侄子女友之母对李的好感,比如朋友的包容,比如前妻的旧情复燃,再就是侄子的青春活力对他的沉默封闭的映照,按我们庸俗的观影习惯,这些都可以成为李重获生命意义的火花,但影片近乎无情地一次次揿灭了它。好像在提醒观众,他们无意讲述一个温情治愈的故事,而是在观照某一类绝望的人生。电影之外的真实人生的救赎之路,一定是漫长曲折,充满痛苦挣扎的。

    

     救赎是一个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词汇,影片也有意无意地提到了李是个基督徒。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上帝的应许融化不了人世所有的悲苦。这就像余含泪对失去孩子的灾民的劝告一样,什么十几亿人护持,什么往生菩萨,这种低劣的安慰在残酷的现实前显得太轻太轻。宗教这种彼岸式的召唤并不给人抵御痛苦的力量。脆弱的人类该面对的,还要自己去面对。

     《旧约.约伯记》中记载着上帝借撒旦之手对约伯的考验,令他在瞬息之间,儿女丧命,家产殆尽,浑身长满疮疖。约伯始终没有背弃上帝,只是不明白何以自己的虔诚招致如此的惩罚。后来上帝现身了,说,嘿,这是个考验,约伯你干的不赖。然后上帝又给了他更多的财富,并让他又生了十几个儿女。可问题是,这考验并非凡人所能承受。即便有神祗庇佑的灵魂也会被疼痛撕碎。如果一种信仰需要献祭亲人的生命,那这种信仰的意义何在呢?《旧约》成书时代久远,上帝他老人家一身奴隶主式的臭毛病,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对比《旧约》和《新约》,你很难相信耶稣和上帝是一家的,乃至一体的。

     无论上帝是不可证明的绝对理念,还是可认识的观念升华,甚或是时不时跳到你面前指导你如何吃喝拉撒的怪脾气真神,他都没有给人类留下完美的救赎方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更愿意相信所谓的天定、渡劫、轮回等说辞,它至少给出了一个解释,哪怕苍白如纸。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红楼梦》中的色空思想,忽然对佛教宣扬的套路心生反感。像我们这种在红尘中沉溺太久的俗人,怎么能理解佛氏所谓“诸相皆空”呢。甄士隐女儿走失、家产毁于大火之后才能勘破,如此的彻悟与自欺何异,不过是给苟延残喘的人生一个借口罢了。王阳明说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便是这个道理。尽绝事物,观心如幻,削足适履苟且于命运,倒不如拼一个荡气回肠粉身碎骨。佛氏的救赎更像是懦夫的托辞。网络有戏言:我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事实上,有时活着更需要勇气,因为死是可以选择的可能,活着是没有选择的当下。

     年轻时看余华写的《活着》,看完并无特别感受。后来又看张艺谋根据小说拍成的电影,却把我感动到哭。再后来我才慢慢醒悟,原来电影歪曲了小说的本意。余华的《活着》既不想煽情,也没有批判的野心。他只是讲述了一个活着的故事。活着就是活着。活着本身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画成最美的图画,也有可能被玷污、揉烂、撕碎,碎成纸屑,但纸屑的活着,与美丽图画的活着,本质上并无区别。

     影片的结尾隐约透露了一抹亮色,仿佛是观众一厢情愿的希冀。每一颗灵魂都残缺不全,而且永远不要奢望有人来替你修补。西谚云:上帝救自救者。背负着痛苦继续走下去,才是真实的人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会飞的王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