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故意误读“感谢贫穷”?
2018/7/31 12:56:17 会飞的王动

     点击上方蓝色字“会飞的王动”关注公众号

     ....................................

     以707分考入北大的河北寒门女孩王心仪这两天火了,缘于她写的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

     按说此类逆向立意的文章并不出奇,因为写作常常免不了矫情,有人歌颂苦难,有人感恩坎坷,写作者的真正用意往往与字面相反,大约是企图通过自身遭遇来逆证对生命的热爱,对个人奋斗的信心。

     然而,我们不能不说,这种“矫情”是害怕放大的。当你一个人喁喁私语时,你可以尽情的三观不正,可当你立于某个制高点上,你的发言就不仅仅是发言,而是代言,搞不好还是立言。你思想和语言的呈堂证供会受到大众陪审团最严苛的审视和挑剔,最无情的批判和反驳,甚至还会被断章取义,被归谬歪曲。

     王心仪的身上有两大醒目标签,一是寒门学霸,二是北大中文系录取生。在眼下这个录取季,这两个标签都代表着传播价值。王心仪已经不知不觉地被架上了一个关注的焦点,这个十八岁小女孩的文章,经媒体扩散后,就有了代言“〇〇后”的意味。

     这篇《感谢贫穷》的文章是王心仪为“自主招生”写的一篇自荐信式的东西,我大略看了一眼,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文章从立意到叙事都属上乘。她在文中写到:“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

     这话有问题吗?当然没有,不仅没问题,我们还能从字里行间中看到坚强、自信和热爱。然而把这话放在公共语境中,它就一下子显得苍白而幼稚了。我这样说可能还有些含糊,不如我们试想一下,让范冰冰向围攻娱乐圈的网民说这番话,让章文向被侵害的女性们说这番话,让高俊芳向打了失效疫苗的孩子父母说这番话,会是什么效果?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抬杠吗?其实一点也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贫穷,存在于这个社会的贫穷。贫穷如果与被性侵、被打假疫苗同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感谢贫穷就是荒谬的,无耻的,哪怕你曾经是贫穷的一员。除非我们在社会层面上做到了尽可能的公平,贫穷成为纯粹的命运安排,你才有资格将“感谢贫穷”这种抒情话语投放在公共语境中,不过即便那样,也有挨骂的可能。

     不信你现在出门找个在高温下摊铺路面的农民工,和他探讨一下“感谢贫穷”,你能活着回来就算你赢。

     这就是公共语境与个人语境的差别。王心仪小朋友写的是自己对贫穷的感悟,而且是写在自主招生的自我推荐中,并没有对普罗大众演讲的意思。但那些传播者的意图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有些是为此文中的感恩与奋斗精神所感动,有些是愚蠢地将奋斗等同于成功,有些则居心叵测,比如妄图在公共问题的思考中,强插进抒情话语,以此平复社会心理落差。

     从多难兴邦到共克时艰,从上山下乡的青春无悔到北大录取生的感谢贫穷,这个曾被正直语言严重伤害过的社会,依旧免不了萱传口号的覆盖,很多个人话语脱离了具体情境,被装扮成某种正统价值取向,播撒在人群之中,造成大面积的误读。

     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误读总是难以避免的,也并不令人担忧,但前提是让社会保持着一种自由争论的宽松氛围。因为那些看似偏激的观点,往往诞生于对思想和语言的禁锢。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会飞的王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