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也是一种中医流派?
2018/3/15 蚂蚁中医

文/李晓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每当大型购物节的风潮过去,朋友们都会自我调侃:“这下要吃土了。”如今,“吃土”是“经济拮据,没钱吃饭”的意思。

但中医上真有这么一个流派——补土派,专注于如何“吃土”。土为五行的元素之一,脾胃属土,所以中医的“吃土”即是补脾胃。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贯穿着“保胃气”的重要原则和治法方药。但是此前诸家都没有对脾胃进行系统论述,也没有把脾胃提升到中医学里应有的地位。
到了金元时代,“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上,认为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活了七十多岁,在古代算是比较长寿了,也从侧面看出脾胃的重要性。)
他重视脾胃,认为一切外感、内伤的因素都可以损伤脾胃,脾胃损伤也是一切外感、内伤病的根源。创立了脾胃学说。由于脾胃属于五行学说中的土,所以后世尊其流派为“补土派”。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人得以生存之根本。元气虽然来源于先天父母所赐,一旦出生,则依赖后天水谷之气的滋养。而水谷的运化主要靠脾胃。因此,脾胃至关重要,是元气之本。脾胃健壮则可保障元气持续充盛,生命活动长久不衰。
一旦脾胃受伤,水谷之气不能正常运化,就会导致元气虚损,必然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导致疾病滋生。因此,李东垣特别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虚损是百病发生之源,这一点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经验。
编辑 I 曼曼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8年3月刊
如需转载 I 须获授权 I 并注明出处

点击右上角,一键分享给身边的人

往期精选
视力变差、腹胀便秘、血压升高......这些都可能是颈椎病的征兆!
春季养肝正当时,奉上日常小食方,愿君满面春风桃花开
别让饮食生冷“要了命”:肿瘤细胞在体温低时繁殖迅速
崴了脚,12天后竟然死亡!这些崴脚后的处理误区你中招几个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商城,快速订购杂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蚂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