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插的茱萸,能散寒止呕,是一味名药~
2018/10/17何富乐 姚飞 蚂蚁中医

蚂蚁搬家,点滴成山;
中医科普,积少成多。
“蚂蚁中医”以中医知识科普为目的,
让您的健康养生如有神助!
文/何富乐 浙江中医药大学 教授
姚 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有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和草茱萸之分。那么,重阳节所插的茱萸到底是哪一种呢?
食茱萸的枝干分布有瘤乳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人们不可能把它插在头上或佩戴在身上。
草茱萸没有药用功效,与古代插茱萸“辟邪”、防瘟疫的说法不符合。
山茱萸虽是传统中药,但没有香味,起不到驱虫的作用。

吴茱萸全株有特殊的香气,古人“辟恶气”所佩戴的植物大多有浓烈的气味,如佩兰、艾叶、菖蒲等;又果实味辛辣,叶味辛、苦,性热,它的“燥烈之香”能够避“邪气”,符合“辟邪翁”的特质。因此,古人佩戴的应该是吴茱萸。

山茱萸
因其能温补收敛,所以命门火炽、湿热、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山茱萸。
吴茱萸原名吴萸,因生长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而得名。有一年,吴国向楚国进献吴萸,楚王见了大为不悦,将吴国使臣赶了出去。这时,楚国有一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了过去,从吴国使臣那里留下了吴萸,并把它种在了自家院子里。一日,楚王因受寒而旧疾复发,胃痛难忍,诸药无效,朱大夫就用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之后楚王派人向吴国道歉,并在全国推广种植吴萸,还把吴萸改名为吴茱萸,以感念朱大夫的功劳。

吴茱萸
吴茱萸属于温里药,可以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疏肝,主要用于厥阴头痛、脘腹冷痛、寒疝所致的腹痛、脾肾虚寒导致的久泻和五更泻、寒湿脚气、呕吐吞酸等,外用还能治疗口舌生疮。但因吴茱萸辛热燥烈,有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盗汗、面部潮红等阴虚火旺表现者忌用。
编辑 I曼曼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2018年10月刊
如需转载 I 须获授权 I 并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往期精彩回顾
中医大夫让你伸舌头,是想看什么?(附音频)
大多数人煎煮中药,方法都错了,这里面有你吗。。。
“大夫,我气虚”。。。中医讲的“气”至少有7种,您是哪种虚?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订购杂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蚂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