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医张锡纯:用药很“另类”,效果也响当当
2019/4/13 7:26:00董骞 蚂蚁中医

    

     蚂蚁搬家,点滴成山;

     中医科普,积少成多。

     “蚂蚁中医”以中医知识科普为目的,

     让您的健康养生如有神助!

     民国时期的中医大家张锡纯为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些药物的独特使用方法令人印象深刻,不再局限于水煎等常规用法,虽然“另类”,却是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张锡纯

    

     『白术作饼疗泄泻』

     一妇人年三十许,泄泻半载,百药不效,脉象濡弱,右关尤甚。知其脾胃虚也,俾用生白术轧细焙熟,再用熟枣肉六两,和为小饼,炉上炙干,当点心服之,细细嚼咽,未尽剂而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白术解》

     分析:白术,味苦甘,性温,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效,为“健脾第一要药”。临床入汤剂,常用炒白术以期达到收敛补益之效。张锡纯将生白术轧粉,加入枣肉泥做成小饼,用以治疗脾虚久泻,疗效甚显。正如张锡纯所言,可用生白术100克,打成细粉,根据口感配比加入大枣肉,和成小饼,每餐以干粮食之,效佳。

    

     『山药蒸煮更滋补』

     一妇人年三十许,泄泻数月不止,病势垂危,遣人送信于其父母。其父将往瞻视,询方于愚,言从前屡次延医治疗,百药不效。俾用生山药轧细,煮粥服之,日三次,两日痊愈,又服数日,身亦康健。

     ——《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解》

     分析:山药,色白液浓,味甘归脾,可补肺脾肾阴,久服聪明耳目,但又云:“滑泻者多以煮粥饮之,以其汁黏留恋肠胃收敛之效彰;他病多用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药理研究表明,经过翻炒后山药内有功能的蛋白质被破坏发生了变化,而蒸煮尚可保留功用。故这一常用法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加以使用,切忌因使用不当影响疗效。

    

     『嚼生甘草得“土气”』

     门生李子博言,曾有一孺子患腹痛,用暖脐膏贴之,后其贴处溃烂,医者谓多饮甘草水可愈。复因饮甘草水过多,小便不利,身肿腹胀,再延他医治之,服药无效。其地近火车站,火车恒装卸甘草,其姊携之拾甘草嚼之,日以为常,其肿胀竟由此而消。

     ——《医学衷中参西录?甘草解》

     分析:生食甘草是较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使用方法。甘草,性微温,味甘,“得土气最全”,能解毒,可调和诸药,在允许且可行的范围内被广泛用于各种方剂中。书中记载,患者通过咀嚼生甘草消除自身肿胀。笔者曾口嚼茯苓以祛水湿,甘草味甘,嚼起来口感确实宜人。然笔者试嚼茯苓,如同嚼蜡,难以下咽,粘牙碍咽,故不被人所广泛接受,也是理所当然。然其效佳,不可忽视。口嚼甘草作为“养生”之法,确实有可行之处。但应分清生熟用之分,切勿乱用。

     提醒:以上药物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编辑:曼曼 小志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2月刊

     如需转载 | 须获授权 | 并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回顾

     《老中医》:在手背把脉,这靠谱吗?中医说:“没毛病”!

     中医强调辨证,为啥有的医生只用寒凉药,有的只用滋阴药?

     中医为啥那么重视脾胃?得从古代的一位“高富帅”医生说起

    

     中医健康养生

     官方号

    

     蚂蚁中医

     订阅号

     (权威“养生+科普”,助力国人健康生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蚂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